江苏省无锡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由省、市、县三级政府共同投资8500多万元建成。自2001年成立以来,始终遵循“延伸学校教育、衔接社会教育、实践素质教育”的办学理念,确立“经历体验、感受成功、尝试创新”的办学目标,形成“在活动中体验、在实践中磨砺、在创造中收获”的活动文化,累计接待各类学生130万人/天·次,先后协办“全国德育年会”、“全国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现场会”、“全国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负责人观摩研讨会”、“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项目培训会”、“江苏省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座谈会”、“无锡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经验交流会”、江苏省“学党史、唱赞歌、树美德”教育实践活动总决赛、江苏省“七彩的夏日—走进绿色、走近科学”夏令营、江苏—绵竹中小学生“手拉手、同成长”夏令营、“第六届全国中华文化经典诵读优秀节目汇演暨第三届国际经典小状元会考”、“同心同根万里行—港澳青少年制服团体内地行”等大型活动,荣获“全国青少年校外活动示范基地”、“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道德培养实验基地”等荣誉70多项。
一、新理念,凸现三大育人原则
当代学生,特别是城市独生子女存在个人本位突出、社会责任意识不强、心理比较脆弱、自理自主能力较差、缺乏生活常识和艰苦奋斗精神等现象。基地的建设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素质教育营造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为学生的才艺展示、个性张扬、能力拓展构建起一个自由的天空。自创办以来,我们始终秉承公益性原则、教育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体现实践育人、环境育人、阵地育人理念。
1.公益性原则。在收费方面坚持“保本、优惠”的原则,所收费用主要用于维持基地的正常运行,不作为基地唯一的经济来源。认真落实对贫困生的减免政策,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来基地参加实践活动,切实维护教育的公平公正。
2.教育性原则。一是活动内容设计上体现教育性,所有活动项目本着“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生存能力”设计和安排。二是活动过程、组织形式体现教育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让学生学会过集体生活,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3.实践性原则。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基地所有活动都突出实践性的特点,有别于常规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活动的主动参与中、在动脑与动手的结合中独立或合作完成各项活动。通过强化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个体感受、感知、感悟,实施体验教育、情景教育,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新内涵,开发特色育人课程
在课程建设上始终遵循“延伸学校教育、衔接社会教育、实践素质教育”的办学理念,确立“经历体验,感受成功,尝试创新”的办学目标,结合高中新课改对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的要求,通过“行政推动联动开发模式”开发出“生活实践”、“道德实践”、“心理体验”、“科学探究”、“社会考察”、“自然与环境”等六大领域,“素质拓展”、“科学考察”、“实践创作”、“农事劳作”、“文化鉴赏”、“专题教育”、“晚间活动”等七大模块,涵盖“洞”、“竹”、“茶”、“陶”、“社会考察”、“素质拓展”、“心理体验”、“文化游学”、“国防教育”、“人防科普教育”、“法制教育”、“晚间活动”等十二大主题,近百门适合未成年人身心发展和素质培养的活动课程,力求让未成年人“在活动中体验,在实践中磨砺,在创造中收获”。在课程研发中,我们突出三个方面的要求:
1.与高中新课程改革无缝对接。在课程研发中,我们以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纲,以省教育厅颁发的《江苏省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实施意见》为抓手,使基地的课程研发与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无缝对接,高效配合普通高中实施素质教育,更加积极主动地担负起素质教育赋予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任。
2.以强化学生综合素质为主旨。针对当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和能力素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以《江苏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中界定的“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六个方面作为课程的主要目标,构建“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综合素质目标”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体系,使基地的课程建设明确指向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3.以保护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前提。未成年人对呈现在他们面前的新事物会产生好奇,引起进一步的认知冲动,但引发不同年龄段学生产生好奇和兴趣的心理兴奋阀值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在项目选择、内容设置时,我们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层次,设置不同的难度档次,避免因过大的活动量和过高的活动强度引发意外伤害或因为过高的失败率给学生带来挫败感。
三、新方式,在实践中快乐成长
本着以人为本、实践第一的原则,结合高中新课程改革对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的要求,我们采取多种参与方式,摒弃书本化和课堂化的模式,力求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实践中磨砺,在创造中收获。走进基地,可以感受到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学生在集体生活和游戏中,感受合作的快乐;在独立生活和野外生存训练中培养意志和能力;在洗衣做饭中学会感恩;在田间劳作出力流汗中感悟农民的艰辛,受到生活教育。
在军训活动中,不论是在骄阳烈日下,还是在秋风细雨中,同学们总是迈着矫健的步伐,喊着响亮的口号,唱着嘹亮的军歌,在汗水中锤炼钢铁般的意志,精益求精地做好每一个动作,经受住了身体和心理的考验。在茶艺茶道活动中,学生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悟到“道”的深奥。考察梁祝文化,对中国传统爱情的认识得到深化。制作陶瓷作品,领略了自由创造的乐趣。篝火晚会上的才艺大比拼,使个性特长得到尽情的展示。基地真正成为了让学生生动活泼、健康成长的第二课堂,在这里留下了终身难忘的美好记忆。
四、新机制,整合多方育人资源
注重德育资源的高效整合,通过“行政推动联动开发模式”,让包括政府部门和社会力量在内的育人资源更多更好地纳入基地的课程建设。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关心、扶持下,我们较早建立了“行政推动联动开发模式”,先后与市消防大队、人武部、民防局、科协、司法局、文广新局等合作完成了市“消防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人防科普教育基地”、“法制教育乐园”、大型青春锡剧歌舞剧《花季谣》等项目,累计投入2000万元,开发出“消防教育”、“国防教育”、“人防科普教育”、“法制教育”、“文化鉴赏”等五大类主题课程。
同时,将善卷洞、龙池山、云湖、竹海、市陶博馆、宜兴监狱、祝陵村、善卷村等八家单位作为基地的“联动营地”,共同开展“社会考察”、“农事劳作”、“法制教育”、“文化鉴赏”等四大类主题课程。
五、新征程,抢占理论研究制高点
十二五以来,我们围绕“全国一流、江苏示范、无锡窗口”的发展目标,在原有良好工作局面的基础上,全面地分析了基地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明确了“文化引领、理论创新”发展思路,确立了“文化立校、科研兴校、人才强校、特色弘校”的新一轮发展规划,全面推进“实践活动”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和“特色课程、精品课程”为重点的新一轮课程建设,完成了理念和形象设别系统设计、“选择性课程序列”设计定型、“特色课程、精品课程”资源库基础建设、“发展性学生评价体系”建构等一系列基础工作,承担了江苏省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实践基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发与实施策略研究》,取得了一批重要的自主理论成果,在《综合实践活动研究》、《生活教育》等省级和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了15篇研究成果。
2012年4月,在“全国中小学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观摩研讨会上,基地作题为《社会实践基地实践活动课程的研发实施策略》的主题报告,重点推介我们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上的理论成果,得到了教育部基教一司校外教育处张东燕处长和省教育厅基教处徐泰来处长的肯定与好评。会后,受教育部邀请,参与起草《全国中小学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开展实践活动的指导意见》。6月,应全国校外联办邀请,担任全国“未成年人校外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优秀成果”评审会评审专家。10月,应教育部邀请,担任“2012—2013年度校外教育课题研讨会”《全国中小学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开展实践活动的指导意见》评审专家。
2013年3月,基地应邀到深圳参加“全国县区级校外活动场所典型经验交流推广会”,作课程开发主题报告。4月,应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组邀请,到张家港参加“全国首届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课程建设研讨会”,作题为《综合社会实践基地定位思考和课程开发》的主题报告。8月,应连云港教育局邀请,为全市综合实践活动教师作课程建设讲座。2015年1月,应省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协作会和上海华东青少年教育研究与发展中心邀请,在“江苏省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协作会一届五次会员大会”和“基于儿童幸福成长目标的校外教育课程建设研究会”上做交流发言。
2012年4月承担教育部“全国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项目”培训;2013年11月,承担教育部财政部“全国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两期共150家国家级示范基地的国家培训活动。
2011年12月,《加强课程化建设,推进校外实践教育》获“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优秀案例”;2012年12月,《托起明天的太阳》获“全国未成年人校外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013年2月,《新课程背景下综合社会实践活动研究》获首届江苏省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一等奖;2014年11月,《综合实践基地实践活动实施策略研究》获全国综合实践活动优秀课程资源评选二等奖。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实践基地的育人工程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影响力和辐射作用进一步显现,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得到了来自全省及国内外师生的广泛好评,也得到了省市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在全社会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今天,我们将抓住机遇,“立足本地,面向全省、辐射华东”,按照把基地建成“全国一流、省内示范、无锡窗口”的总目标,不断加快基地的建设和发展,以更丰富的课程设置,更人性化的育人服务,努力为广大成年人精心打造校外教育的新天地,让他们在自然和社会的怀抱里放飞身心,在实践锻炼中全面发展,用自己的双手去描绘五彩缤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