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当前位置:主页 > 他山之石 >

关于创建特色学校的思考
                           阳泉第十七中学校   高瑞斌
 
      办学特色是近年来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中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一所学校有特色,就会有吸引力,就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特色是衡量一所学校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它决定着学校的身价地位。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创建特色学校是实现教育的内涵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转型对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一、创建特色学校的三个认识误区
      特色学校不是一所学校随意自封的,有它独特的、优质的、稳定的教育风貌。特色学校,就学校来说,是对其具有丰富精神文化内涵的教育生活的整体概括;对公众而言,是在比较的意义上对学校总体水平的一种社会评价;而政府和学校谈的创建特色学校,是对学校发展目标状态的一种描述,也是对学校改革意图和行动性质的说明。在创建特色学校的过程中,由于认识上的不到位,导致了一些误解,使特色学校建设产生了偏离。
(一)认为特色学校就是学校特色或特色项目
      特色学校是办学的独特性和普遍性的统一,是具有特定性和先进性的成功学校。在我国,所有的学校都要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但特色学校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有着合乎教育规律、顺应时代潮流的创新且培养了大批人才,确定了一种优化的办学模式。现在有些学校凭借所谓的特色班、特长培养等实施不平等教育,以牺牲多数学生的成长为代价,把办学逼进了一条死胡同。这种以单一特色代替学校整体特色的观点,使办学者忽略了对全面发展教育思想和基础教育的把握,脱离以全体学生发展为本的轨道,急功近利,丢失了办学的灵魂,办的是伪特色学校。
(二)认为特色学校就是个性化的学校
      特色学校是具有独特性和个性化的学校,是一种在寻求服从一般学校共性基础上竭力创造出具有个性特征的办学风貌的学校。学校个性化是特色建设中必须关注的重点,但不是全部。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中小学学校特色,无不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我国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一些颇具特色的著名中小学无不是鲜明的共性与个性的统一。衡量一所学校是否有特色,不仅要看它特色项目的成绩,而且要看它的整体办学水平,只关注个性而忽视共性会导致办学方向的严重偏离。
(三)认为特色学校就是一种学校文化模式
      特色学校是具有独特办学风格的整体化成功学校,是办学的独特性与稳定性的统一。它注重对学校发展目标的总体描述,更注重对学校教育传统的继承。特色一旦形成就应该相应地稳定下来,一年一年地、一届一届地、一代一代地传下去,成为一种优良传统,一种好的作风。把特色学校等同于学校文化模式容易使学校忙于构筑并以建构一种“新颖”的文化模式来遮掩建构学校的整体特色,忽略对学校传统的提炼。这种没有积淀的所谓特色学校是经不住时间检验的。
二、创建特色学校应具备的四个要点
      创建特色学校要客观上需要当地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以及社区群众学生家长的支持,主观上需要学校管理层的高屋建瓴以及广大师生的革故鼎新。从学校层面上看,创建特色学校至少应具备四个要点。
(一)立足学校实际的目标定位是创建特色学校的基础
      确定建设特色学校的目标是实施特色学校战略的逻辑起点,目标的合理与否在一定意义上关系到创建特色学校的成败。区域文化的背景、学校资源的优势、学校办学的经验、周边学校的特色等都是确定建设目标过程中所要考虑的因素。
      新课程背景下,选择特殊的、有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进行教学改革;开发独特的校本课程;建立教师发展学校,实现教师的校本发展;实施特色化教学管理;在教学形式方面进行有特色的改革等等,都可以作为学校选择创建特色的具体领域。学校只有抓住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个或几个方面,开启创建特色学校的历程,并经过长期的奋斗和文化的积淀,才能从整体上把学校发展为特色学校。
(二)睿智执着的校长是创建特色学校的关键
      陶行知先生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他的校长。”一所富有特色的学校,必然有一位富有特色的校长。在学校工作中,校长作为决策者、组织者和领导者,处于主导地位,学校的办学特色是校长独特的教育思想、管理风格、人格魅力的综合反映,是校长领导力的充分体现。“领导能力就是在领导者和追随者之间的一种影响关系,而处于这种关系的他们都想要能够反映共同目的真正改变。”学校工作之复杂,决定了校长对学校的管理要以管理力为基础,领导力的实现为关键。办学思想成熟的校长能充分认识办学规律,善于发掘和利用学校的资源优势。个性风格显著的校长能摆脱因循守旧的保守思想,更新观念,大胆开创学校工作的新局面。当然,渊博的文化业务知识、独特的思维品质、出众的管理才能、和谐的人际关系等,也是创建特色学校的校长所必须具备的。可见,具有睿智执着精神的校长是创建特色学校的关键。
(三)富有生命力的学校特色项目是创建特色学校的纽带
    特色学校是在学校特色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创建特色学校必须着眼于教育改革全局,重视“思维策略的整体性”,要在整体改革思想的统领下,选准学校特色建设的突破口,凭借学校自身的某些优势,精心策划和运作,丰富和发展学校的特色项目。任何一所学校,不论其历史长短,规模大小、级别高低,总会有闪光点,存在某一方面优势。如有的学校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但校园占地面积大,教学环境好。换一个角度看,这就是一种办学优势,如果得到充分发挥,就能成为学校的特色项目。
(四)适合学校实际,切合学生发展的办学模式是创建特色学校的要求
      办学模式是对学校办学目标、办学过程中,各要素间的关系及学校管理的动作机制、方法手段等做出的规定,是围绕着办什么样的学校、培养什么样的学生而形成的一整套办学思想的具体体现。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平等主义的教育状况已难以适应今天的改革要求。为了实现学生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学校必须办出自己的特色,这既是目前教育改革的一个基本要求,也是创建特色学校的内在要求,更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必经之路。
三、创建特色学校的五个环节
      创建特色学校没有具体的模式,但有自身的发展规律,除了具备上述的四个要点外,还须把握好以下五个环节。
(一)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是学校魅力和个性的特显,是影响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和支配力量,校园文化的品位直接影响到教育环境的品位,影响到学校所造就人的品位;离开了文化,任何特色都难免流于浅薄单一而不能持久,独特的学校文化会为特色学校提供生长的基础。
      创建特色学校的过程就是建设学校文化的过程,其中包括:校园精神文化环境的营造,如学校的优良传统、校训、校风和学风等;校园制度文化环境的营造,如培养目标、校纪校规、教学及管理制度等;校园物质文化环境的营造,从细微处着眼,将学校特有的无形之精神文化与有形之物质环境有机结合,发挥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任何学校在创建特色过程中,都应该紧紧围绕特色创建主题,提炼学校约定俗成的一些行为习惯,根据时代的发展,将其上升为学校的特色文化。
(二)确定鲜明的学校特色项目
      有些学校今天创建这种特色,明天又换成另一种,“朝令夕改”;也有些学校宣传了几年的特色建设,结果却没有一点起色。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校特色建设上缺乏长期的、整体的规划。任何一项特色的创建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努力和积淀,校长的更迭是不可避免的,但学校特色项目必须持久传承。学校在制定规划时,要实事求是地分析现实状况,制定切合实际的总体发展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并提出实现这些目标的具体策略,从操作层面看,可以制定一个十年的长期规划,并配合三年的中短期规划与之呼应。
(三)发展教师的特长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力量,创建特色学校,必须首先拥有一支与之相适应的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教师自己必须有广泛的兴趣和专长,要创建特色学校,对教师队伍除了要有整体水平和个体能力的要求之外,还必须要注意引导教师发展自己的特长,为此,学校要采取措施善于发现和培养具有独特风格的教师集体,引领教师的特长发展;制订一套行之有效的校本培训行动计划是必不可少的。
(四)建立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
      很多学校在特色建设方面不作为,根由是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高效的运行机制,建立高效的运行机制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1. 按照精干效能原则建立组织机构。无论是纵向层级之间,还是横向部门之间,都要围绕共同的特色建设目标努力。有条件的大规模学校还可以成立长期的特色建设领导办公室,专门负责特色创建活动的组织、督导、协调等工作。打造一支能实施特色项目教育教学的管理人员和教师队伍。
      2. 明确部门职能,健全规章制度,避免各领导、各部门相互推诿和冲突,确保特色建设活动的有序开展,营造特色建设的工作文化氛围。
      3. 建立激励机制,对在特色创建活动中有特殊贡献的人员进行一定的嘉奖。
(五)重视特色展示,不断反思和提高
      在特色建设规划中,学校要注意随时收集、整理资料,不断总结,提炼经验。定期开展汇报活动。这不仅可以展示学校特色办学成果,推动特色建设活动的持续开展;还能加强阶段性特色创建工作的检阅和审视,提升特色建设品位;更能扩大学校特色建设的社会影响。展示活动要精心策划,力求内容充实、形式新颖、成效显著,并可以邀请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电视报刊传媒、学生家长、社会知名人士等参加,争取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和支持。具备一套能反映特色成果的资料使外界能感到这些探索是积极有序的反过来会进一步激发学校自身的原动力,推动特色学校建设发展到更高的境界。

    本网站为非盈利的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系来自实验学校和网络,转载其它网站文章旨在传播更多教育教学信息,以服务于全国各类学校。本网站中的文章及相关资讯内容(包括转贴文章)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网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网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
版权所有:中国学校发展网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010-51945040
京ICP备202003598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