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优质论文 >

                                                                                        西宁市水井巷小学:梁海蛟
道德是引导人们追求至善的良师。它教导人们正确地认识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从而正确地选择自己的行为和生活道路。
近现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过“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 在对学生进行智力才能培养时,首先应当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意大利幼儿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指出“道德的营养不良和精神的中毒对人的心灵的危害,正如身体的营养不良对于身体健康的危害一样。”对于正处在成长阶段的少年儿童的道德教育,是在全面和谐发展教育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其他全部教育的灵魂。
学校教育是要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严师,更是拓展心灵智慧的人师。因此,作为教师育人比教书更重要。
那么,教师又该如何将道德的营养注入学生的心灵呢?

一、从细处做起,注重对学生的道德习惯的养成教育
道德不是天生的,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的宣传教育及社会舆论的长期影响而逐渐形成的。少年儿童通过道德教育首先必须形成必要的道德习惯。这也和知识教育一样,儿童在一定年龄阶段必须要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掌握必要的基本知识,错过这个机会就很难赶上,很难补救。
道德习惯的形成有一个从初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年龄较小的少年儿童要从初级的、简单的、具体的事情做起。如:不随手乱丢垃圾、懂得礼让、爱护公物、尊重他人等。这些在日常生活中看似琐碎的小事,往往会被大人们忽视。还有些人认为:等孩子长大了之后,这些好习惯会自然而然养成。其实不然,小学阶段是对学生实施德育的最佳时期,德育的养成教育在小学阶段占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一旦错过,就很难养成。因此,教师应从生活当中的细枝末节入手,通过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培养学生良好行为品质和行为习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对他们德育的教育也要不断地深入。
同时,也要为学生营造出一种浓郁的道德习惯教育的氛围,使学生耳濡目染,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人的道德、知识、才能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坚持不懈的努力才可达到的。只有不断加强德育教育,才能成为一名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二、教师以身作则,教育学生学会做一个关心他人的人。  
   关心是人类社会能够和谐美好的关键所在。一个懂得关心他人的人会带给他人快乐与健康。他也能从中体会感受到许多快乐。教师和学生接触最多,了解最深,影响也最大,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常常是学生的楷模。因此,教师垂范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习惯的一种重要方法。育人者必先律己,为人师表率先垂范,用自己的品行去影响学生,并从生活中寻求情感体验的素材, 从而让学生学会关心他人。 
现在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他们中多数是在长辈们的呵护和溺爱中成长,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这些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变得自私、懒惰、怕苦怕累、缺乏自控能力,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他们总是毫不客气地享受着别人的关心,而很少去关心别人。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在上学或是放学的路上,来接送孩子的老人们拎着孩子的书包,步履蹒跚地在后面紧追慢赶着,而蹦蹦跳跳走在前面的孩子,却丝毫不去理会。看到公共汽车来了,孩子会飞快地挤上去,坐到空座位上,而老人仍拎着书包,站在旁边……一个不懂得关心别人的孩子,身心怎么能得到健康的发展?在这种时候,教师更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和教育学生,使接下来的说理教育更有意义,更容易使孩子接受。
    道德教育具有享用的功能、个体化的功能,有促进个体情感发育、智力发育的功能。那些品德发展良好的孩子,懂得关心别人、与人相处的孩子,其身心也能获得和谐的发展。德育教育无处不在。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每件事,学会时时处处关心他人。
     三、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平时的课堂教学中。
     课堂是我们教师对学生教育的主战场。从我的教学经历中,我深深体会到在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这是完成德育任务的重要渠道之一。如在英语课上,除了培养学生学习语言,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培养他们的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另外,在每一课短小的故事或文章当中都有一定的德育教学目标。
    就拿我们课本当中一篇小短文来说,内容讲的是一位小朋友在奶奶过生日时,帮奶奶去购物和做饭。通过这一课,我既教育了学生要做一个热爱劳动,乐于帮助别人的人,也使孩子们懂得了:在生活中要做一个有心人。在遇到有关问路或寻求他人帮助的课文时,我会教育学生要做一个会使用礼貌用语、懂礼貌的孩子。在有些课文当中,我会不失时机地将环保意识渗透进去。这样,我们就把德育很自然地渗透到了教学当中,德育目的也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因此,我们教师在准备教学时,要有目的地设计自己的教学,把德育融入教学过程之中。德育的渗透,是老师教育和学生自我教育的一个良机。重视德育在教学中的渗透,就是重视了自身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主观能动作用。这样,使学生自觉地反复思考,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从而提高自身品德修养。教师也做到了“既教书又育人”,我们的教学才更有意义。
 道德是一个人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正如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所说的:“教育的唯一工作和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让我们真正担负起这一神圣历史使命,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机,将道德的营养注入每位学生的心灵!

    本网站为非盈利的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系来自实验学校和网络,转载其它网站文章旨在传播更多教育教学信息,以服务于全国各类学校。本网站中的文章及相关资讯内容(包括转贴文章)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网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网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
版权所有:中国学校发展网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010-51945040
京ICP备202003598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