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优质论文 >

【摘要】对孩子最深的爱是——尊重。尊重孩子,凡是孩子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尊重孩子,凡是孩子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尊重孩子,鼓励他们去发现自己的世界;尊重孩子,积极地鼓励胜于消极制裁。孩子的教育任重而道远,我们要学会如何爱孩子,学会尊重孩子,因为尊重是最深的爱。
【关键词】 自己做;自己想、发现、鼓励
爱的内容丰富,爱的表达多彩,但您可知道,爱的给予需要方式,而对孩子最深的爱是——尊重。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作为家庭和社会的成员 ,与家庭和社会又是一个联合体 。他们的情感发展,受到家庭和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家庭就是影响幼儿成长的最初的、最直接的教育环境。陈鹤琴先生“活教育”思想的三大信念,就是针对中国传统教育的缺点的。只有我们正视它,用科学的方法实施教育,给予孩子尊重,让他们在“宽松”的环境中成长,才能让他们拥有快乐、自主的童年。
一、尊重孩子,凡是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
没有一个儿童不好动,也没有一个儿童不喜欢自己做。爱玩、爱做是人的天性,不仅孩子,大人也如此,只不过大人有自我控制力和约束力罢了。“自己做”象征着一种激情,这是他们与生俱来的。他们试着对成年人的世界尽可能完美地模仿,他们希望独立,这种愿望发自内心,这是一种天生的动力。成人要为孩子创造各种锻炼的机会,要给孩子自己决定一件事情的机会、鼓励孩子自主思考、尊重孩子的想法。可是如今的孩子怎样呢?现在一个家庭一个孩子,一个孩子由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甚至更多人照顾。原本孩子会做的被包办了,孩子该学习做的,被替代了。最终,我们的孩子丧失了应有的能力,失去了应有的体验,丢失了应有的快乐。
一味的迁就、纵容是溺爱,一味的包办、代替是毁灭。在幼儿园的小班,我们看到了这样的孩子:大小便需要别人帮助完成,如果大便不帮忙,他连蹲都不做,直接拉在裤子里;而小便则需要别人帮他扶住生殖器,否则就会尿裤子。这个孩子身心健康,完全有自理能力,导致现在的状况完全是家长的责任。家长一直这样对待孩子,从而使他失去了基本的能力。同时,在幼儿园里不会自己吃饭、不会自己穿鞋、不会自己提裤子的孩子比比皆是。这种现象的出现值得我们深思,怎样才是真正的爱,要如何去爱?“替代”不是爱,一些孩子能做的事尽量让孩子去体验。父母的替代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去感觉和实践的机会。表面上是很费神地去呵护自己的孩子,而实际上是嫌孩子,希望他们能快速完成,这实质上是爱自己更多一些。其实儿童做他力所能及的事,对他们来说是一大乐事,我们不要怕孩子做错、弄砸,只要我们能及时地给予鼓励和赞赏,孩子就能在失败和挫折中成熟起来。慢慢地,孩子会从生活的独立中,培养出自信和负责的德行。所以,我们的家长要正确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尊重孩子的天性,信任孩子、引导孩子,为孩子的成长创造条件,给他们学习成长的时间。   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果任何事情都由家长代劳的话,孩子就得不到成长所必需的实践机会,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一个得不到机会实践,得不到机会锻炼的孩子,很容易产生对他人的依赖感,遇到困难时不会自己想办法,只能依靠别人的帮助。给孩子以尊重,比任何物质的给予都来得重要,爱的表现不能以物质来替代,也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应渗透在日常的生活细节里。
二、尊重孩子,凡是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
成人和孩子的世界确实不同,但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却一直在向成人靠近。他们对成人世界的事情发表意见和想法,说明他们有了独立的思考意识,这是非常可贵的。这时,我们应该赏识和尊重孩子的想法、理解孩子的心情、倾听孩子的诉说,在孩子想要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时,给予积极的赏识和尊重。赏识和尊重孩子的想法,不仅可以进一步锻炼孩子的思考意识和表达能力,而且可以通过倾听孩子的观点,发现和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从而纠正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些错误思想。千万不要忽略和压制孩子的想法,即使他们说得不对,即使他们的想法幼稚可笑,也不能嘲笑和打断他们;不要总是以成人的思维来要求孩子,而应该让孩子说下去,允许孩子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
在我们幼儿园里的一节美术课上,我看到这样一个现象:老师让孩子们为一个花瓶添上美丽的花纹,五分钟过去了多数孩子还在观望,无从下手。少数孩子画出了条纹,但大多数都是模仿他人的。只有极个别的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画出了属于自己的作品。这个现象不仅仅在一个班级、一节活动中体现,而是普遍存在的。我们不禁要问,最好、最先进的物质享受,最好最优质的早期教育,为什么没有最好的反馈呢?这就要问问我们的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孩子的异想天开,对于孩子的发问,对于孩子的生活您是否给予肯定、引导、启发,是否给予他们思考的机会。我们是否用习惯代替了思考,用包办代替了思考,用命令代替了思考、、、、、
许多父母都认为异想天开的孩子是胡闹,其实这恰恰是教育的误区。异想天开其实是一种可贵的想象力,身为父母,应该对孩子的这种大胆想像力加以积极的引导,从而有效地激发孩子的创造天赋,而不该指责和泼冷水,那样就会扼杀孩子的创造性思维,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泯然众人矣。对孩子因好奇心出现的反常思维和问题,不是嘲笑就是责备,甚至打骂。孩子得不到赏识,得不到尊重和信任,于是失去充分展现才华的机会,其最终结果必然挫伤孩子可贵的自信心和创造思维。我们要为幼儿营造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及愉悦、和谐的教育心理环境,鼓励幼儿自主进行探索、操作活动,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幼儿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去学会体验、理解和应用和想象,这就是培养了幼儿终身的一种学习能力。
三、尊重孩子,鼓励他们去发现自己的世界
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孩子个个好奇、好问、好探究,“儿童是科学家”,有好奇心的孩子想要了解世界,尝试新的经验,探究发现周围的事物,这种态度有助于各种学习。
“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讨,去发现的。他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他的真世界。”课堂上给予孩子的知识星星点点,几本薄薄的教科书是老师的法宝,是儿童的知识宝库,这根本满足不了孩子们的需求。我们不能给予他们更多,但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去发现,去探索。在孩子学习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把我们认为最好的方法传授给孩子,让他摸仿着做,但结果却事与愿违。究其原因:这些方法适合你,但不一定适合我们的孩子!相反,如果我们放手让孩子大胆地去摸索和体验,孩子就会凭着他天生的灵性和才智,不断地尝试去寻找自己的感觉,从而获得成功。话又说回来,既使没有成功,所有的尝试对孩子来说,依然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在幼儿园的活动中,我们有意识的为孩子创设各种条件、情景,提供各种设施,培养他们的观察、探究、表达等各项能力。例如:食品制作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亲子合作活动、远足、参观等等活动,其目的和初衷显而易见。而家庭教育中,往往忽略了这种能力的培养,不仅不配和幼儿园,还起到反面教育。例如:在我们的“亲子风筝绘画”活动中,有的家长全程帮孩子画完,孩子不思考、不参与、不动手,活动的目的更本没有起到,还让孩子养成依赖、懒惰、不参与不争取的习惯,剥夺了他们发现、探究、成长的权利。所以,尊重孩子,就应该鼓励儿童去发现他自己的世界
四、尊重孩子,积极地鼓励胜于消极制裁
我们要想别人尊重自己,自己首先要尊重别人,大人与大人之间是这样,大人与孩子之间也应如此。孩子是需要教育的,不经过长期的科学的教育,孩子不能成人,也不能成才。然而,教育只有在尊重人格、维护尊严、保证权利的前提下进行,才可能培养出“人”来。对孩子人格的尊重,会使孩子更加自尊,有了自尊,才可能自强。凡破罐破摔的孩子,首先是失去了自尊,为什么失去自尊,因为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我们的大多数家长,不是一味的溺爱孩子,就是对孩子要求过于严格,孩子没有一点左右自己的权利,无自由选择的空间,在很大程度上失去自由失去平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需要鼓励和认可,孩子亦是如此。很多老师和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都不太重视鼓励的作用。我们对任何一个孩子都要尽可能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尽可能让每一个孩子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例如,我们在讲课过程中,为了鼓励孩子,我们可以在黑板上把孩子的名字写下来,然后看谁答对了问题,就在名字下面画一个小五星以示鼓励。这样,孩子会更愿意回答问题,积极投入学习氛围中来,增加学习兴趣。陈鹤琴先生说:“你不要禁止乱仍纸屑,你要鼓励孩子把地上的纸屑拾起来,丢在纸篓里。你不要禁止孩子在墙上乱涂,你要鼓励孩子把肮脏的墙壁怎样刷白。你不要禁止小孩高声说话,你要鼓励小孩在公共场所怎样轻轻地讲话。”
多年来,我们的孩子从幼儿园开始,接受的最多的教育是“不准”这样,“不准”那样!久而久之,孩子们已经不知道自己应该拥有哪些自由,因而也习惯了种种“不自由”。孩子既然没有被尊重过,他自然也不懂得尊重别人。这种急于求成的教育,不仅严重伤害着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而且也失去对知识的求知兴趣。一切的一切,你要用鼓励的方法来控制儿童的行为,来来督促儿童的学习。消极制裁不会产生多大效果,有时会适得其反。
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父母要鼓励孩子去承担一定的任务,让孩子拥有自主权、选择权,独立去完成。当预见到任务中可能出现的困难时,成人可先让孩子想办法解决;若完成任务确有困难,成人要采取“帮助而不是替代”的态度,去帮助解决。这对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创造性、不畏困难的精神、健康自我意识等良好个性,有着积极的作用。总之,孩子的教育任重而道远,我们要学会如何爱孩子,学会尊重孩子,因为尊重是最深的爱。

    本网站为非盈利的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系来自实验学校和网络,转载其它网站文章旨在传播更多教育教学信息,以服务于全国各类学校。本网站中的文章及相关资讯内容(包括转贴文章)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网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网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
版权所有:中国学校发展网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010-51945040
京ICP备202003598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