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游戏 合作 分享 快乐
在幼儿园工作了十多年,孩子带了一轮又一轮,看他们一点点长大,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当看到两个孩子一起玩,能帮助对方,互相分享是一件让人欣慰的事情。但是现在的幼儿多为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自私、孤僻、独占心强、合作意识差,缺乏分享意识,小班的抓伤是最多的,经常能看到两个孩子为了抢玩具而打架,老师也为了这件事而大伤脑筋。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中越来越需要人们具备与人合作与分享的品质。善于与他人合作和分享是时代的要求。 “幼儿合作”的内涵是:幼儿在游戏、学习、生活中,能主动配合、分工合作,协商解决问题,协调关系,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同时每个人都从相互配合中实现了目标,分享了快乐,获得了满足。而在幼儿园这个重要阶段怎样帮助孩子建立起合作与分享的品质呢?
一、 不放过任何机会教幼儿合作的方法。
在平时的各个活动中,我们总能以理解、分析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行为,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心事,引导孩子去倾听同伴的叙述。我们教师经常会说一些这样的话:
“有什么开心的事说出来,让大家听听,我们也想开心一下!”
“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说出来,大家一起想想办法!”
“你们一起搭建的城堡真好看!”
“阅读区有一本好看的书,你们一起去看看吧!”
“ 一个人倒水很容易散,你们想想怎么样倒水不容易散出来?”
教师引导的话语、赞许的目光、微笑的面容、亲切地点头等,能使幼儿受到极大的鼓舞,因而进一步强化合作与分享的动作,愿意更多地、自觉地做出合作与分享的行为。
二、抓住一日活动契机为幼儿提供合作的机会。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曾说“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 游戏是幼儿最乐于参与的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幼儿一同游戏,合作分享的机会是很多的。如小班我们的角色区是爱心医院,是给小动物看病的角色游戏,在游戏中常发生因喜爱同一种毛绒小动物或者都想当医生不愿意当顾客而发生的争执现象,分析原因后,我们引导孩子同伴之间必须共同商量、友好合作、互相配合,这样才能使游戏顺利进行下去,分享共同游戏的快乐。可以商量轮流当医生,也可以共同给一个小动物看病而快乐的共同游戏。小班幼儿喜欢具体、生动色彩鲜明的装饰,每次在老师布置教室的时候,他们都喜欢围着看,问这问那,说在哪里见过,自己家里有什么。于是我们在环境布置中结合分享与合作的主题内容,鼓励幼儿主动参与、师生合作共同布置。 例如:墙面布置中“花花绿绿”中,用孩子自己的手工作品,有的孩子做的绿叶,有的孩子做的花朵去共同完成主题墙。如:“一起去郊游”、 “共同阅读”、“家乡的特色”等系列主题,是孩子们在参与活动制作、欣赏富有童趣的画面的同时,与同伴合作分享的愿望更被激发了出来。
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幼儿进行一些合作。而在中大班在集体活动中,经常分配分组合作完成任务,例如,在数学活动中,两个人为一组互相搭配合作,一人操作,一人记录。区角活动中,建构区,几人合作搭建一座大型建筑物,商量谁搭哪一部分,商量通过后再一起进行活动。从中班到大班一系列的培养后,合作与分享的品质在孩子身上有着比较明显的体现。孩子们都愿意在活动中与同伴协商、谦让或合作,他们体会到许多事情只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同时,他们也愿意将好吃好玩的东西带到幼儿园与同伴分享,当同伴有困难是愿意伸手相助。互相扣扣子,脱衣服,系鞋带的现在到处都是。
三、让幼儿学会合作体会到分享的快乐,让幼儿喜欢合作与分享。
幼儿之间一旦合作常常会带来愉快的效果,会继续产生合作的需要,但幼儿自己往往不能明显感觉到。因此,教师看到幼儿能与同伴一同玩耍,协作、甚至彼此解决问题时,要引导孩子感受到合作的力量之大,让幼儿充分幼儿感受合作的成果,体验其中的乐趣,促进幼儿进一步合作的内在欲望。两个孩子共同搭桌子,一起玩娃娃家,进行两人三足游戏等,这都是通过合作而共同完成一件事情或一次表扬、胜利!
在一次体育活动“ 报纸游戏”中,我们特意为幼儿提供了只有幼儿人数一半的报纸,发给了他们。另一半幼儿若想得到报纸的话,就必须跟其他小朋友商量,如:“给我分一半,好吗?”“我跟你一起玩,好吗?”……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大部分幼儿会用商量的方式。他们有的一起叠报纸或做报纸球,有的一起玩报纸球,相互搂抱站在报纸块上,不让大灰狼抓到自己,孩子们从中体会到了合作的快乐。
四、教师要对幼儿的合作行为及时给予鼓励,强化合作动机。
当幼儿做出合作行为,能较好地与同伴一同合作学习时哪怕只是一个举动,教师也要及时地给予肯定,鼓励。都是对孩子的肯定和鼓励,能使幼儿受到极大的上进心。教师赞许的目光、肯定的语言、微笑的面容,以及轻抚孩子的肩膀、对孩子亲切点头、翘起大拇指等,能使幼儿受到极大的鼓励,因而进一步强化合作的动机,孩子愿意更多地、自觉地做出合作行为。教师也要做有心人,引导幼儿将活动中的友好行为通过绘画、手工作品等方式表现出来,甚至还可以用照相机、摄像机拍摄下来,将这“友好的一幕”加以展示。
活动中,我们要注意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而对不太会合作或缺乏合作意识的幼儿,教师应该允许甚至是鼓励孩子之间因为不同的意见而产生的“分歧”。教师可以鼓励孩子大胆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用实践证明自己的想法,在暂时找不到合理答案的情况下保留自己的想法,等等。让孩子在争执中敢于分享,乐于分享。教师要给予适时的引导,及时的建议使幼儿在教师积极的鼓励和适宜的引导下,幼儿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逐步而有效地得到培养。总之,让孩子学会合作,将合作意识内化成孩子的一种本能,从而主动学习各种合作的方法。就能够让每个孩子的交往能力得到更高层次的发展。
三、家园合作,使合作与分享成为幼儿的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而复杂的任务。”我们经常会发现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之间存在着行为习惯方面的脱节现象,在幼儿园里已养成的良好的合作与分享意识,到了家里被淡化,甚至被废止。家庭也是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重要场所,只有家园一体化教,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才能得到巩固和强化。
我们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毕业典礼上让家长们一起带上孩子外出郊游。孩子们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合作支起小帐篷,合作完成比赛活动,野炊前一起去捡些干柴,共同合作准备食物,最后分享美食等。让孩子们合作完成任务。
无论成人还是孩子都需要与人交往,即使是性格孤僻内向的孩子也还是需要别人的温暖与关怀。善于合作是现代人必备的性格特点,对幼儿加强合作性的训练,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是形成一个健康向上的集体的必要条件,也为他们将来能够愉快地与人交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们只有通过适当的方法引导幼儿,在主观上让幼儿产生合作的内在动机与愿望,使幼儿的合作行为更加稳定,才能让幼儿最终自觉产生合作的行为。让我们携起手来,从学习合作开始,让孩子走好社交第一步。
参考文献:《幼儿“合作与分享”教育的初探》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合作游戏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