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优质论文 >

 历史教育本质上是人文素质教育,是情感与人格的陶冶。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明确强调了教育的本质功能,也指明了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与方向,开始从国家层面更加深入系统地考虑“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最根本的问题。为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教育部启动了“立德树人”工程,2014年明确提出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研制与构建作为推进课程改革深化发展的关键环节。      而历史学科首当其冲,因此提出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旨在“塑造学生人格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历史和人文素质为目的”。因此历史教学不仅仅承担了知识传授和教育的功能,更要让学生学会一种方法,确立一种能力,培养正确的历史意识、国家意识、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健康的人格。
        在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导下,中学历史教学必须发生变化,以往的“满堂灌”的授课理念,逐渐被“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模式所取代。在这种背景下,所用教材的多使用较为陈旧的史料,缺乏吸引力,缺乏新鲜感,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有必要将地方史纳入历史教学中,让学生学习地方史把祖国的历史同他们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加强对家乡历史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责任感,并且升华到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著名教育家加里宁说过:“关于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认识自己家乡开始的”,学生在学习地方史的过程中,了解了地方一些杰出人物的奋斗精神和高尚品质,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
        笔者在进行人民版《抗日战争》教学时,如果按照教材内容来讲,学生对于内容大多已经熟悉,课堂教学就显得枯燥无味,因此尝试把地方史中与此相关的内容渗透进来,对教学进行补充,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强对家乡的责任感。
        笔者所在的句容市从西汉建县开始,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可谓历史悠久,保存了大量的历史遗迹、遗址、博物馆等,尤以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最为辉煌。但通过调查,学生对于句容抗日战争的了解也仅局限于茅山新四军纪念馆而已,对于句容发生的抗战的英烈抗战事迹及知之甚少,因此,笔者在课前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搜集自己居住地区曾发生的有关抗日战争的资料,让学生能够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重新认识句容,更加深刻的认识抗日战争。
一、创设情境,促进历史理解
        历史不是空洞的讲解,更多的需要学生去亲身体会,身临其境的去感受历史。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让学生根据去亲身查阅资料、访问老人,搜集资料,提高对历史的理解。
      如侵华日军的罪行,教材主要叙述了侵华战争、南京大屠杀和“七三一细菌部队”。这些我们可以提供照片及相关资料,但是笔者让学生寻找日军在句容犯下的罪行,作为一个研究课题。课堂上进行展示,学生对日军罪行有了更加深层次的认识,激发了爱国热情。
        ①杀人比赛:《东京日日新闻》关于向井敏明等在江苏句容进行杀人比赛报道的译文。
(1937年12月5日)
“杀百人“大捷战
勇敢!向井、野田两少尉
      <浅海、光本两特派员五日在句容寄>于南京作“数百人比赛”之片桐部队二青年将校向井敏明、野田毅两少尉,在句容入城时亦在于最前线,至奋勇作战入城之前为止之战果为向井少尉曾杀八十九名,野田少尉曾杀七十八名之捷报云。
        ②倪塘惨案:1937年12月4日,日军侵占句容县行香乡倪塘村,把沿途抓来的群众和村民40余人捆在倪安仁家里,用火烧死。当晚又将青年倪才东吊在树上,一块块割肉喂军犬。次日晨,日军从外村押来80多名农民,其中1名父女被8名日军轮奸致死,其余在丹句公路旁被日军用机枪杀害。日军临走时将全村财产洗劫一空,烧毁85户房屋。
        ③马场惨案:1938年4月22日,驻句容县天王寺据点日军2人窜到磨盘乡大冲村,被当地群众杀死1人。次日又有日军4人窜到该乡白阳村骚扰,并企图奸污少女,被当地自卫武装杀死3人。4月24日,日军从天王寺据点出发,袭扰磨盘乡白阳等十几个村,见人就抓,不从即杀,用火烧死40多个青壮年和藏在一座楼房里的30多个妇女,还抓了70多名村民,用绳子穿肩骨,押到马场集体屠杀。当晚和第二天,日军仍在这一带大肆烧杀。两天时间日军共杀死300多人,烧毁房屋1000多间,十几个村庄的民房几乎被烧光。
        学生通过自己搜集资料,了解到的日军所犯罪行不仅仅来源于教材,更重要是来源于身边的历史,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的去感受,从而激发爱国主义热情,并把这种热情迁移到学习激情上,提高学习动力。
二、深挖史料资源,补充历史细节
        深挖课外史料资源,补充历史细节,让历史更加立体、更加能够扣人心弦。句容茅山作为新四军的重要根据地,在这里保留了大量的史料资源,也涌现出了很多感人的故事,笔者在进行教学时,分别让学生自定主题来进行学习,提升对于历史的认识,补充教材缺少的细节问题。
如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学生搜集了很多史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句容的抗战带给他们的震撼与精神,感受身边历史的真实。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除了教材所讲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过程以外,补充学生查找的新四军在茅山开展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的建立,甚至一些人物有些同学都是知道的。
“……新四军抵达茅山后,宣传抗日,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陈毅亲自做上层人士工作。6月15日,在乾元观会晤樊玉琳(原句二区区长),26日,会晤地方实力派纪振刚,争取其对抗日的支持。”
2.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事迹,笔者在讲述了淞沪会战前补充了学生查找到的句容空战的史实,让学生了解了当时的中日激烈的空战,补充了教材的不足。
        1934年在句容城北门外就建成句容飞机场。1937年8月15日,日本空军越海轰炸南京,据“渡海轰炸南京”一文载:“1937年8月15日……那天,正值低气压,26架96式(日本)陆上攻击机,从长崎县大村基地起飞,航程960公里,飞行4小时,抵南京上空,各机携带60公斤陆用炸弹12颗,分别向南京2个机场投掷。”又据民国26年(1937年)9月8日《中央日报》称,8月15日、16日在句容上空共击落敌机6架,其中国军飞行员黄潘扬击落日军重型轰炸机2架,1架落雨县城之西,1架落于县城之北;国军飞行员陈有维、黄居谷击落日军重型轰炸机1架,坠毁于天王寺附近;国军飞行员周庭芳在句容至南京间击落日军重型轰炸机1架;国军飞行员傅啸宇、陈瑞钿在句容地区上空各击落日军重型轰炸机1架。
3.共产党敌后战场,教材内容对于具体细节没有详细的介绍。因此笔者在课堂上补充了学生      搜集到的新四军创建茅山抗日根据地的过程及在敌后战场涌现出的接触的抗日英雄——巫恒通,学生认识到共产党的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中起到的中流砥柱作用。
1      938年初新四军成立后,中共中央即指示向敌后挺近,开展抗日游击战争。……1938年5月1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新四军行动方针的指示》,指出: “在大江以南,创立一些模范的游击根据地,以建立新四军的威信,扩大新四军的影响。”……5月15日,毛泽东同志又作出具体的指示:“力争苏浙皖边发展游击战,但在目前最有利发展地区还在江苏境内的茅山山脉,即以溧阳、溧水地区为中心向着南京、镇江、丹阳、金坛、宜兴、长兴、广德线上之敌作战。”
        新四军深入敌后,冲破国民党的限制,进入敌人的“禁地”,并在1938年6月17日先遣支队取得韦岗处女战的胜利后,新四军主动出击,积极进攻敌人,广泛开展游击战争。从1938年6月到8月,全区与敌作战一百余次,狠狠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大大增强了江南军民抗战的信心,提高了我党我军的抗战声誉。到1938年年底,初步开辟和创建起苏南各地零星小块的游击基地,其中包括茅山地区,而且在茅山地区建立了苏南第一个抗敌总会,即镇(江)句(容)丹(阳)金(坛)四县抗敌总会。
        为了更好的展现句容抗战,笔者在讲授敌后战场内容时,还特意补充了涌现的一系列的抗日英雄,如巫恒通,如洪天寿,如郭纲琳,如许维新等,他们的英勇事迹无不让学生动容。
        教育界的抗日英雄——巫恒通:1903年生于江苏省句容县白兔镇。师范毕业后,巫恒通在学校任教,曾任句容县督学、泰兴县教育局局长。抗战爆发后,组织抗日武装。1938年渡江南下,陈毅与之长谈,受命投笔从戎,回乡组织抗日武装。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巫恒通领导的地方武装编入新四军为新三团,巫恒通任团长,成为新编部队的一支劲旅。对此,巫恒通不胜感激的说:“我早年梦想教育救国,但国民党腐败无能,使我完全失望,如今找到共产党,要重新开始新生活,弥补过去虚度之年华。”
      1941年9月6日,巫恒通与县机关少数随行人员驻句容二区中心乡大坝,因叛徒告密,……不幸受伤被俘,被押送至句容宪兵队。巫恒通被俘后,敌人欣喜若狂。先进行诱降,盛餐款待,但是巫恒通视而不见,使敌不知所措。伪县长陈希周出面周旋,巫面墙背向,怒斥道:“我不认得你这个民族的败类,你赶快滚开!我生的光荣,死的光荣,想让我卖国求荣那是妄想!”敌将幼子掳来,用亲情软化。巫恒通用文天祥等民族英雄事迹教育幼子,要其长大后做一个有志气、有骨气的中国人。此后,巫恒通拒医绝食,决意以身殉国。9月14日晨6时许,巫恒通在绝食8天后壮烈殉国,时年38岁。苏南抗日根据地党、政、军、民无不肃然起敬,沉痛致哀。陈毅发来唁电,以文天祥诗句为悼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到国共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都存在于句容的历史长河中,学生通过搜集资料,认识了国民党和共产党为了民族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尤以共产党敌后战场(茅山新四军)的贡献最大,因此,学生对于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的抗战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三、研读史料,培养家国情怀
        日军的残暴、人民的反抗、全民族的同仇敌忾、一件件一桩桩抗日战争的史诗,一个个鲜活的抗日英杰,都生动的再现了句容抗日战争的情境,学生以此体会到了日军在句容所犯下的罪行,更加体会到了人民的反抗精神和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通过搜集、分析、整理地方史资料,学生不仅仅学习了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要进行史料的研读,分析史料的真伪,认真思考筛选出适合的史料,使用这些史料来对抗日战争进行评价,这不仅仅知识的掌握问题,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习能力,这个过程中也提升了自身的核心素养,激发了学习兴趣,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历史其实离我们并不远,它就在我们身边。

    本网站为非盈利的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系来自实验学校和网络,转载其它网站文章旨在传播更多教育教学信息,以服务于全国各类学校。本网站中的文章及相关资讯内容(包括转贴文章)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网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网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
版权所有:中国学校发展网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010-51945040
京ICP备202003598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