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市实验高级中学是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学校秉承老区办学的深厚的人文底蕴,承继弘扬和丰富红色文化的历史责任,在“奠成功之基,铺幸福之路”办学理念的指引下,形成了“勤朴、严谨、创新、和谐”的校风。学校现有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1名、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2人、江苏省教学名师1人、镇江市学科带头人4人、镇江市特级教师后备人才4人、镇江市教坛新秀3人、镇江市中青年骨干教师17人、句容市学科带头人22人、句容市中青年骨干教师57人、句容市教坛新秀22人、句容市名师工作室2个。
几年来,实高人发扬红色精神,励精图治,开拓进取,不断推进教育改革,着眼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师生成功奠基、幸福铺路。办学业绩显著,向六十万句容人民交出了一份份满意的答卷。
学校先后获得“2007-2012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优秀学校”、“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省基础教育课改先进集体”、“江苏省体育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节水型校园”、“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健康促进(金牌)学校”等荣誉称号。
我校所在位置为抗战时期句容机场所在地。抗战时期句容机场是保卫南京领空的前哨阵地,是抗战中南京主要的空中屏障,在抗战初期,从这里起飞的机群,曾给予来犯的敌机以致命的打击,有过一段值得记载的战绩。这为学校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奠定了历史基础。
近几年来,学校为推动课程改革,积极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形成了浓郁的红色校园文化。学校专门建设了红色文化广场,广场中设有茅山抗日英烈纪念牌、近代重大史实知识简介展牌。
广场中央设置升旗台,每周一全校师生在红色文化广场上举行升旗仪式。在教室、走廊、宣传栏等醒目之处布置大量具有革命传统色彩的格言警句,悬挂张贴伟人肖像;校园之声广播站经常播放红色故事,传唱红色歌曲;每年都要组织爱国主义歌曲演唱比赛、征文、演讲比赛、抗战历史知识竞赛;与茅山新四军纪念馆、南京炮兵学院炮史馆签订了共建协议等,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浓厚了学校红色文化氛围,通过一系列“红色”教育,使红色文化入眼、入耳、入脑、入心,让学生全方位浸润红色文化之中。
在茅山苏南新四军纪念馆的大力支持下,规划建设的“句容抗日斗争主题教育馆”,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展示介绍抗战时期句容抗日斗争艰辛的过程,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感悟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和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主题教育馆展厅共分八个单元,运用文献资料、实物、多媒体、蜡像、浮雕等充分展示了从日本侵华到中国人民抗战直至苏南人民夺取抗战胜利的主题内容。学校还规划建设了红色文化体验馆、重大历史事件声像演示馆、红色文化资源库展示厅、以赵亚夫为代表的句容新时期先进人物展厅、红色文化大道、红色诗词长廊,扩建了红色文化广场等,在校园内形成三馆二厅一道一廊一场的红色文化整体格局。
学校以“根植红色文化沃土,传承革命精神”作为办学的核心价值观和德育目标指向,以“打造校园红色文化,创建红色文化特色”为目标,进一步挖掘和发挥本地特有的红色文化资源,创建红色校园文化,以“茅山红色文化”课程基地为载体,通过红色文化课程基地建设,创新教育教学工作的路子,让学生在全面接受素质教育的同时,学习和传承革命精神,让革命精神在他们的心灵中生根发芽,伴随他们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一、“茅山红色文化”课程基地的建设,推动了我校科研的极大发展和校本化课程的开发深度
“十一五”期间我校申报立项了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立项课题《挖掘地方资源,构筑校本课程体系的研究》,并顺利结题。三年来,课题组成员、研究性学习小组成员多次赴茅山,采访、调查、搜集大量的第一手研究资料,撰写多篇研究性文章,编写了多本校本课程。丰富的课题研究成果得到了专家组的充分肯定,特别是对红色文化的挖掘和利用给予了褒扬。作为研究成果的校本课程《句容抗战英烈故事选》、《茅山文化与句容旅游资源的开发》、《道教圣地---茅山》等十多本校本化教材在我校实施以来,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目前我校有教育部“十二五”规划立项重点课题一个,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三个,每年有一百余篇教师文章在省级及以上刊物发表。浓郁的教科研氛围和显著的研究成果,都是红色文化课程基地建设的累累硕果。
二、开展红色文化主题教育活动,强化红色文化在国家课程中的渗透。
我校一直重视学生社团建设,书法社团曾获省精品社团称号。为激发学生传承红色文化,弘扬抗战精神,学校将积极发展红色文化社团,加强红色文化社团建设。如长征文学社、红色诗词社、茅山演讲社、红色文化书法社、红色之声等。并按计划积极开展采风、比赛、展览、演出等丰富多彩的校园红色文化社团活动。
学校通过“红色文化课程基地”的建设,结合实践,不断完善系统的学校课程,探索红色文化课程与其他学科间纵向衔接、横向沟通、结构合理、基础性和发展性相结合综合课程,完善校本课程体系。我们突出了语文、历史、政治学科教学为重点,积极挖掘国家课程中红色文化资源,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积极挖掘茅山地区红色文化资源,依托学校红色文化专题网站,精心打造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库(红色文化教育图片库、红色文化教育视频库、红色文化教育案例库、红色文化教育课例库等),并在国家课程教学过程中渗透红色文化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
在实施过程中,强调以优美的校园营造红色文化的氛围,以多个展馆强化红色文化体验,以各类红色文化实验室及功能性基地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培养创新能力,以学生红色文化社团提高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改革红色文化课程教学的模式,使红色文化课程基地成为学生在做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道德境界,完成从“知”到“行”的转化的“新课堂”。
(红色文化课程实施模型)
红色文化课程教学改革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集中了学校及区域的优势资源,为红色文化提供更高更新的平台。我校茅山红色文化课程建设也为其它学科课程改革提供了样本和参照系,促进其它学科课程建设与发展,大面积提高各科教学质量,并将对周边地区课程改革产生辐射影响。
三、茅山红色文化课程基地推动了我校的德育特色品牌发展
1、课程基地体现并丰富了学校文化
红色文化中所蕴含的抗战精神是一种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时代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伟大斗争实践中的精神结晶。她包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万众一心、共御外侮的大局意识;百折不挠、愈挫愈奋的必胜信念;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这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秉承红色文化的历史文脉,实高建校时就提出了“厚德博学”的校训和 “自主、自律、自信、自强”发展特色。红色文化课程基地的建设推动了学校内涵的升华和发展。
2、课程基地体现了学校办学的本土化特点
实高教育资源也仅句容本土资源的一部分。因而,通过本课程基地的建设,我们开阔视野,在大量汲取本校校本资源的同时,主动挖掘、利用厚重的句容资源,乃至镇江资源,借以延展红色文化挖掘的时空维度,增强教育力度、效度。这样,本课程基地就有了浓浓的本土气息。这一创意主要表现在实高以开放的课程理念,将红色文化课程基地各种实践、体验活动由校内向校外延伸,促进课改良性发展中。
3、课程基地体现了综合性学习的特征
红色文化以语文、历史、政治等人文学科课程为支撑,在红色文化的课程平台上,开展综合学习,彰显和传承地域文化,形成多学科综合性学习的新课程网络。每个学科都组建相应的学生社团或与学生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满足学生在生物(物种调查)、数学(红色数字)、物理和音乐(纪念碑下响军号)等多方面的学习需要;提升和优化课程品质,使之高起点、高规格,并向外辐射,成为红色文化的研训基地。
4、课程基地体现了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
2014年4 月,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深入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并提出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研制与建构。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正式发布。如何深入落实和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今天的中国教育人需要直面的时势。红色文化课程基地建设,就是通过红色文化课程建设、活动体验、环境熏陶等引导学生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红色精神,坚定家国情怀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努力学习的社会担当,将深入推动以核心素养为重点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也是我们对如何更好地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作出的校本化理解和实践。
5、红色文化课程基地的建设进一步增强德育的功能和德育工作的水平。
拓宽德育渠道,丰富德育形式,通过红色文化课程基地的建设,可以让学校德育更具活力,让学校教育更具张力。长期以往,必然强化师生的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观念。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热情,形成良好的的思想品质以及增强社会责任感均具有深远的影响。在江苏省美德少年评比中,我校两名学生先后蝉联首届和第二届江苏省美德少年称号。2016年被授予江苏省文明校园称号。
6、在红色文化校本课程学习和实践活动中,提升了学生核心素养
学校在开设校本课程:《茅山文化与句容旅游资源》、《句容历史文化》、《句容抗战英烈故事选》《句容历史名人》的基础上,逐步开发、开设《句容抗日英豪:巫恒通》、《句容好女儿:郭纲琳》、《红色记忆》、《红色土地》、《红色旋律》、《时代楷模:赵亚夫》等七门校本课程,带领学生学习句容人民在抗战和建设时期的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精神,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百折不挠的精神等,帮助学生塑造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同时,继续努力将红色文化实践活动和学科教学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实践,通过评比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通过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竞争精神,通过各种社会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的实践精神。同时,通过红色文化校本课程教学的推进,培养学生收集、分析、整理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四、在开发红色文化校本课程和实施教学中,促进教师师德提升
通过红色文化课程基地的建设,认真抓好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的建设,使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掌握课程开发的技能,增强自身的教研水平,提升师德水平,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使党员、干部在教育教学的管理过程中,学习万众一心,团结一致,不畏强暴,不屈不挠,前仆后继,同仇敌忾,一致对外,捍卫领土,追求民族解放的抗战精神,培养出一支思想觉悟过硬、业务素质过硬的优秀干部队伍,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