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等奖获奖论文

当前位置:主页 > 优秀论文 > 二等奖获奖论文 >

浅谈教育实践中的一些沟通策略

学校名称:山西省汾阳市禹门河幼儿园 作者:陈志红 更新日期:2019-12-16

摘要:小班幼儿刚入园,都面临着调整心态,融入环境的转变。对于表达能力还不是很好的幼儿,老师应当悉心照料,留心观察,用合适的方式引导幼儿尽快适应新的模式。在本文中,笔者分别以所有幼儿、小群体幼儿、个别幼儿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举例的形式,从1、将自己视作幼儿中的一员,变“主动”为“被动”,变“施教”为“受教”;2、积极参与讨论,与幼儿共同寻找答案,并且将话题进行延伸;3、了解幼儿是有效沟通的前提,结合幼儿的性格特点,采取相应的沟通策略,三大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师幼、沟通、策略
 
幼儿进入小班后,面临着从“以亲人为主的家庭生活”向“以同龄人为主的集体生活”的过渡,刚开始的两个月是衔接这两种生活模式的重要时间段。有文章显示,面对生活模式的转变,大部分幼儿存在分离焦虑,这也是导致他们在幼儿园产生焦虑、紧张、不安等不良情绪的主要原因。当然,与此同时,孩子们也会有认知的发展,如对事物产生好奇,进而会自主探究等。作为幼儿一日生活的组织者,老师既承担着调节幼儿负面情绪的职责,又有着给幼儿解疑答惑,引导幼儿认知发展的重任。那么,老师又依靠什么来安抚、指导对自己还不熟悉的幼儿呢?那就是——语言,即幼儿在新环境中,通过沟通,自身需求获得满足的钥匙。19世纪瑞士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曾说:“语言具有双重意义,它既是一种凝缩的符号,又是一种社会的调节。语言在这种双重意义中,便成为思维精密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这句话道出了语言对个体发展的重要性。因此,我便十分重视与幼儿的交流、沟通,希望从幼儿的一言一行中,捕捉到他们的需求,进而帮助他们。
接下来,我将通过举例的形式,从全班幼儿、小集体幼儿、个别幼儿三方面入手来分享我针对不同情况而采取过的沟通策略。
(一)将自己视作幼儿中的一员,变“主动”为“被动”,变“施教”为“受教”。
案例:礼貌用语的引导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在语言领域的目标解读中提出“小班幼儿应逐步形成文明的语言习惯”,例如幼儿应能主动大方地与老师问好。由于第一次当小班老师,经验不足,小朋友入园的时候,我只是对这句话进行了简单的要求,但收效甚微。孩子们每天来了不仅不主动跟老师打招呼,反而还会出现羞羞答答,躲藏在家长身后的现象。经过反思,我认为原因有两点:首先,我的要求方式过于直白、枯燥;其次,让幼儿与老师主动打招呼,目的性过于明显、直接。因此,亟需改变策略。

下午离园的时候,我与幼儿协商、制定了一条奖惩规则:若第二天来园的时候,老师主动和小朋友打招呼,小朋友就奖励老师一个小贴纸。若老师没有和小朋友主动打招呼,小朋友则可以批评老师。这样老师就变成了平日里渴望得到奖励的“孩子”,而孩子则变成了衡量正误,把握规则的“老师”。若老师没有和小朋友主动打招呼,小朋友则可以批评老师。实行了一天,小朋友的兴致很高,坚持了一星期,大家还是乐此不疲。又过了一星期,我提前与班里的另外两位老师商量好,我们将在没有告知幼儿的情况下停止与他们主动打招呼,考验幼儿能否在无人提醒的情况下做出本能反应。通过观察,可以看出前几位幼儿刚看见老师的时候还沉浸在之前的模式中,过了一会儿只见老师没有和他们打招呼,他们便主动地说出了“老师,早上好!”。后面陆续来园的小朋友,见到前面的幼儿主动问好,便在没有多思考的情况下和老师打了招呼。
    在上面的案例中,老师与幼儿进行了身份的转换,减小了师幼之间的距离感。幼儿很在意给老师奖励小贴纸时那种“给予别人表扬”的快乐和荣耀感,而在潜意识中,他们也早已认识到了与人主动打招呼是一种积极的,不需要刻意为之的行为。老师从幼儿的视角出发,把自己变成了渴望被小朋友监督、进而获得奖励的被动的一方,而幼儿每天则因为要评价老师变得自我约束起来,在潜移默化中,老师就引导幼儿学会了一句礼貌用语。
(二)积极参与讨论,与幼儿共同寻找答案,并且将话题进行延伸。
案例:关于性别的争论
一天上午,水杯架旁边传出了一阵辩论声。“不不不,我是小女生,你不是!”原来是在喝水时间,头顶扎着小辫子的张益蔓和短发、不扎辫子的宋晨颐在争论。起因就是老师安排小男生在饮水机左面排队接水,女生则是在右面。益蔓看见晨颐站在了她身后,规则意识很强的她急忙提醒:“你站错了,你没有辫子,应该去那面。”随即二人就“有辫子是女生,没有辫子是男生”激烈争论起来。而我,刚开始只是从旁观察,让她们自由发挥,最后在晨颐不知所措的时候,我才参与进来:“老师有没有说过其他判断自己性别的方法呢?”晨颐幡然醒悟,冲着益蔓大叫一声“我是蹲着小便的,我就是女生。”益蔓还在据理力争地反驳着,着急地眉毛都皱在了一块儿。见情况胶着,大家都在等一个结果,我立即进行引导:“宝贝们,晨颐是女生。在咱们班里,扎辫子的肯定是女生,也有女生没有辫子。你们还可以通过自己是站着小便还是蹲着小便来认识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呢。”在当晚的家庭小任务中,我还请家长与幼儿一起讨论性别的问题,让幼儿指出自己的性别和妈妈一样,还是和爸爸一样。
在此案例中,幼儿刚开始辩论的时候,我没有打断她们,而是让她们充分地争论,去激活大脑中的知识,尽量说出让对方信服的理由。当双方僵持不下时,我及时参与其中,引导幼儿自己去观察和发现。在当晚的家园联系任务中,我还调动家长参与到幼儿对性别的探索中,孩子、老师、家长的焦点凝聚在了一起,孩子有了更多的探索路径,对性别的认知也更有效了一些。
(三)了解幼儿是有效沟通的前提,结合幼儿的性格特点,采取对应的沟通策略。
(1)摆脱依赖物,找到安全感存在的另一种方式。
案例:与玩具说再见
    孟渊榉小朋友第一天来幼儿园的时候,怀里揣着两件宝贝,一张小被子与一个小熊布娃娃。经了解,父母由于工作忙,经常不在家,平时就是它们俩陪伴孩子,所以孩子对这两件物品有极强的依赖性。因为它们束缚了孩子的双手,阻碍了很多孩子参与活动的机会,他的妈妈便多次试图从孩子身边拿走,但都没有成功,只好将这个难题交给了老师。
我没有硬性要求孩子在室内不能抱这两样东西。因为教室内的环境对他而言还是陌生的,孩子自身缺乏安全感,如果强行拿走,孩子内心必定会很恐慌。通过观察,我发现,孩子经常会自居是熊与被的“爸爸”,并以大人的口吻和它们说话。一天,在进行主题手工活动时,由于形式很新颖,渊渊的积极性也很高。可是,抱着这两样宝贝就阻碍了他动手去操作。于是,我赶紧“见缝插针”,对他说:“宝贝,熊和被都是你的孩子,是不是?陈老师和你一起给它们找个幼儿园让它们也学习本领,好不好?”“嗯?幼儿园?小熊的幼儿园?”渊渊疑惑地抬起头来看着我。我拉着他的手,把他们带到了我早就想好的地方——渊渊的床上。因为渊渊的床在上铺,所以孩子每天拿取熊与被也很方便,站在午睡室门口也能看见它们,这样活动的时候孩子会安心很多。“好了,宝贝,把它们放在这里吧!咱们中午睡觉的时候再过来陪它们。”只见渊渊安顿好玩具后,轻轻地拍了拍熊的头,自言自语道:“爸爸一会就来陪你哈。”
渊渊平时在家是被照顾型,自身缺乏照顾他人的经验,所以当他第一次照顾小熊时,眼睛里流露出来的满是惊喜与兴奋,是有能力照顾他喜欢的事物的骄傲与满足。从孩子的神情举止中,我能察觉到,他打败了自己对熊与被的依赖,觉得自己能照顾熊与被就是有责任、有担当,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所以此时是他在给予小熊和被子安全感。可以看出,孩子内心也是愿意照顾、帮助别的事物的。正是由于老师理解到了孩子在家由于被过度照顾而掩盖、退化了的情感,才会进行角色转变的引导,帮助孩子成功摆脱了依赖物。
(2)关注幼儿主体性,采取针对性措施。
案例:做情绪的管理者
一天早上,任怡彤小朋友在活动室门口,搂着妈妈的脖子,撕心裂肺的大喊着“我不要上学,我不要在学校吃饭!”。她的妈妈由于着急上班,示意我们将孩子生拉硬拽,放到室内后,便匆匆离开。彤彤看着妈妈“狠心”地走远了,哭声更大了,不过我仍继续说到:“彤彤,你一直哭,老师就听不清楚你想要什么,你不哭,老师就可以先带你离开教室,去户外玩儿一个你最喜欢的玩具。”看到我很认真严肃,彤彤哭声渐弱下来,我将她带到了活动室外面。我轻声问孩子:“宝贝,你为什么不想来学校呀?”这时,孩子低下了头,做出不愿意说的样子,我也没有继续追问,打算等孩子情绪稳定下来,再找合适的时机深入了解。“你不哭了,很棒!陈老师说到做到,你想玩什么,我带你去。”“陈老师,我想玩儿滑梯。”我请求班里另外两位老师看好其他孩子后,便去满足了她的心愿。回到室内,我与彤彤约定:你可以给妈妈打电话,中午接你回家吃饭。但是有一个条件,上午要开开心心地和小朋友参加活动,不哭鼻子。孩子满口答应,彤彤妈听见孩子不哭了,也欣喜地答应了这个要求。我进而与彤彤又做了下一个约定:只要上午能完成所有小任务,老师就奖励你一版小贴纸,回去给努力工作的爸爸奖励一个,给辛苦上班的妈妈奖励一个。经过一上午的引导,彤彤情绪逐渐稳定下来。下午来园的时候,她也能主动和妈妈说再见,高兴地走进活动室。
在该案例中,我采取了平复心情——满足要求——马上约定——及时表扬——情感延伸的策略。通过日常的观察可知,彤彤脾气有一点倔强,如果有一些要求不能满足她的话,彤彤会一直沉浸在负面情绪中。但是答应她的要求,即使延迟满足她也是能接受的。所以,我中途让她给妈妈打电话做了一个午饭回家吃的约定来使她心安。让她给父母奖励贴纸,则是一个情感的延伸,为了能让她多理解父母照顾她的辛劳进而更加体贴父母。
沟通是连接幼儿与教师的桥梁,及时发现幼儿遇到的困难,在尊重、了解幼儿性格特点的情况下,采取合理的沟通策略是一位幼儿老师应有的能力。让·皮亚杰认为:教育应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进行。观察便是了解儿童心理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常说,一百个孩子有一百种教育方式,相信只要我们用心观察、研究,就能为每个孩子找到适合他的沟通方法,使他在幼儿园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4]颜晓燕.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5]周兢,余珍有.幼儿园语言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本网站为非盈利的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系来自实验学校和网络,转载其它网站文章旨在传播更多教育教学信息,以服务于全国各类学校。本网站中的文章及相关资讯内容(包括转贴文章)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网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网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
 版权所有:中国学校发展网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010-51945040
京ICP备11048283号-2
技术支持:无忧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