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优质论文 >

西宁市水井巷小学   赵凤菊
一个人,只有在实践中运用能力,才能知道自己的能力,也才能锻炼自己的能力,正如信息技术学科的教育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与锻炼一样,就是通过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实践例子,用一种不同于平常的、别样的求知方法,演绎了同样的精彩。
    作为实践性极强的信息技术学科教育,不能按照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来进行,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决定了要在教学中积极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变“被动听”为“主动学”。因此,在教学中本人灵活运用教材,让教材来源于生活,又回归到生活中去,通过设计一系列的实例,诸如制作邮票、海报、地图、课程表,为社区撰写新闻稿、宣传社区旅游等等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增长学生的知识,丰富他们的文化底蕴,而且培养和锻炼他们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及时运用到生活、学习中去,使他们成为学习真正的小主人。这些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有效地掌握了教学内容,达到了一举两得的目的。
 

案例名称 “游”在青海主题实践活动方案设计
科目 信息技术 教学对象 五年级一班 提供者 赵凤菊
课时 4课时
一、教材内容分析
青海,这个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北部的省份,地大物博,风景优美,正在以其高原自然景观的磅礴之美、雄浑之美、神奇之美和历史久远的厚重之美、民族文化的交融之美、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吸引八方来客。
Powerpoint软件作为一种功能强大的演示文稿制作软件,集文字、图形、声音、视频等多种元素于一体,能制作出生动、多姿多彩的幻灯片集,同时能在计算机屏幕或投影板上播放。借助这一软件优势,结合近年来“大美青海”的推介活动,引导学生开展“游”在青海主题演示文稿的制作,不仅能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还能使学生加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同时感受信息技术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信息技术在生活、学习、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体会计算机的信息处理功能,充分领略信息技术的魅力所在。
二、教学目标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水井巷小学五年级一班的学生,喜爱信息技术课,课堂积极性很高,能在课堂上大胆发言且喜欢钻研问题,另外他们对教师引导下的“制定计划、动手操作、认真检查、交流分享”这种自主探究的教学环节相对熟悉,而且在前面的课程中对Powerpoint软件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并能利用网络进行所需资源的搜集与整理。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课综合运用讲授式、启发式、自主学习、小组协作学习等各种策略,提供丰富的学习网站,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学习。通过制定计划、上网学习、小组交流、分组汇报等环节完成教学,培养学生信息操作能力。利用计算机作为认知工具,作为学生解决的工具,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理解和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完成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让计算机操作能力强的同学担当小组长,负责组内的计算机操作任务,也可以由他来辅导小组成员完成操作任务。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多媒体网络教室
多媒体教室教学管理软件
相关资源网站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说明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
1、过两天老师有一个朋友要从外地来青海旅游,我想在她来之前先向她介绍介绍青海的旅游景点,不知道同学们能不能用我们学过的Powerpoint软件帮老师这个忙?
2、你对青海的著名旅游景点有多少了解?
3、根据学生回答,简单介绍青海的著名旅游景点
 
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对一些问题进行及时回答。
 
 
 
进一步思考问题
 
观看教师介绍青海旅游景点的Powerpoint演示文稿
 
设计意图:从学生自身出发,引起思考,激发兴趣。建立起学习的主人翁的态度,同时点明活动的主题。

 
 
 
 
资源准备:介绍青海的Powerpoint演示文稿及一些相关资料网站
别样的“激发兴趣”——变“被动”为“主动”
    兴趣的引入是每节课都应该进行的,而且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关键是如何保持学生整堂课的兴趣。让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出现,并且给予学生一个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和研究课题,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创作激情,更好地发挥学生的真实水平,甚至超越自我。
二、制定计划,指导活动
1、协助学生分成小组,控制学生小组的人数,调控人员安排。
 
 
2、协助各小组确定选题(具体要介绍哪些景点,要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呈现信息),提出进一步的修改建议。
1、学生分组,选举组长,确定组内成员的分工
 
2、交流讨论要完成的内容,制定计划
主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在教师调控下组成课题组,方便研究活动的展开,组内的分工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小组内的交流与合作。
计划的制定可以帮助学生确定作品的大致结构,
别样的“制订计划”——变“传授”为“创新”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只有有好的计划,才能有好的作品,这样才不会使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手忙脚乱,想到什么就做什么,最后造成什么作品都没有的后果,并且在过程中让孩子们逐步养成凡事做计划的良好习惯。
在学生掌握了教学内容后,我要求学生不必拘泥于已有的教学案例,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学习实际去设计创作自己的作品,这就给了孩子们很大的创作空间和施展个人才华、展现个人特长的机会。
总之,在这里,他们是自由的,他们是主动的,他们的思维是活跃的,他们在这片自由的天空中自由地翱翔着,把原本仅仅是老师的传授变成了自己主动的创新。
三、小组探究、动手操作
1、督促、指导,具体包括: 材料的来源; 访谈要注意的问题;提醒和帮助学生及时保存材料;适当提一些问题启发学生的下一步活动。
 
 
 
2、帮助学生理顺材料的逻辑关系,辅助学生提炼材料。
3、在需要的情况下给予操作方法上的帮助。
 
4、在需要的情况下给予操作方法和作品展示效果等方面的帮助。
1、按照分工,小组独立实施研究活动,包括进行下面一些具体活动:上网查询;查询报章杂志和图书;访谈亲戚朋友、相关工作人员或学校相关的老师。
2、按照小组分工,收集整理材料。
3、在有一定分工的情况下动手操作形成研究成果。
4、小组内共同交流分享作品,同时根据组内反馈修改优化作品。
这个环节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实施阶段,最终要形成小组Powerpoint演示文稿作品。
资源准备:
教师提供的资源网站网站;
教师提供的部分阅读材料;
 身边的教师和其他相关人员;
网络教室的计算机
收集材料的目的是为了加工材料,学生的认知水平才能提升。
 
 
 
这样做可以使最终作品更加精细化
别样的“动手实践”—— 变“复制”为“创造”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面对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我们的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为教书而教书,培养个别软件的熟练工上,而是应该把教育的重点落实到培养孩子们掌握应用软件共性的概念、操作规则和方法,以及自学陌生软件的能力上来。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虽然也能完成教学,但学生始终是跟在老师后面被牵着鼻子走,探索新知识的能力得不到锻炼。而在我的课堂中,却是把学习的权利和动力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索,在具体实践中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通常采用的方式是交给学生任务,让他们自己参照教材进行自主探究与学习,在遇到问题时,不要急着向老师或同学求助,而是想办法通过各种途径解决问题,比如书本、软件中的帮助菜单、已有的知识储备和迁移等,以此来培养孩子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与探索新知识的能力。比如:在Word的教学中,不是直接介绍Word的每个菜单的功能,而是通过制作交通标志牌、海报、周刊等任务来进行。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完成一个个具体任务逐步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容易取得好的效果。
四、交流分享,评价反馈
1、主持,组织学生开展作品的交流与评价:现在,假设你是一名导游,你要怎样介绍我们青海的旅游景点呢?
 
 
2、教师组织学生的讨论交流
 
 
 
3、小结:对学生提出并讨论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与小结。
4、总结:今天的活动同学们表现得非常出色,展示的作品丰富多彩,我也被同学们的介绍打动了,我相信我的那位朋友看了这些内容,一定会对青海的旅游景点有所了解了。
1、角色扮演:以导游的身份进行各组作品的展示,其他小组同学认真倾听内容并且向汇报组提问;
2、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学管理系统开展对各组在活动中提出问题的讨论。
学生思考并进行知识技能的巩固
 
这个环节是进行全班的展示作品,共同分享。
资源准备:多媒体计算机、大屏幕投影、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学管理系统。
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启发思考,所学与所想相联系,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学管理系统展开多话题讨论,希望每个同学都真正投入进去。
 
帮助学生梳理与巩固知识点
 
总结归纳,并与课堂开始的内容前后呼应,用这种方式对学生的付出与努力进行适时的鼓励,提高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别样的“交流分享”——变“沉闷”为“活跃”
只有开放性的交流环境才能给学生发言的机会,才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这一环节中,我经常采取这样的做法:要求一组中的学生一人下座位去参观其他组的作品,留下的学生负责向来参观的同学介绍作品,然后一定时间后再换另一个同学重复刚才的做法。最后,各组学生在全班开展作品互相的交流评价,说说哪个组的作品好,好在哪里,然后再请那个组的同学说说为什么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想法和结果。
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中,学生能够畅所欲言,积极地进行交流与分享,对他人作品“指指点点”、“评头论足”,同时,在这种对他人作品的“指指点点”、“评头论足”中认清自己作品的不足,吸取别人作品的长处,达到交流分享的目的。这种方式,不仅给学生作品的评价给予了一种新的方式,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这种方式有了收获,不仅收获了知识,而且锻炼了他们的交流、分享、语言表达的能力。
课堂教学环节中的“回顾与总结”本应是老师完成的任务,而在我的课堂中,我却大胆地把它交给了学生,赋予了学生新的任务和挑战: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谈一谈活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再总结一下这节课的知识要点等等。刚开始,学生可能困难较多,不会进行有效的讨论和总结,但一段时间之后,他们就会慢慢学会梳理知识点、学会归纳总结,在归纳总结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入地复习了所学的内容,达到了知识的掌握。
五、拓展延伸,迎接挑战
现在,我的朋友对青海的旅游景点有了了解,但是如果他真的来都了青海,他住在哪里?他可以吃到哪些特色小吃?如果他打算在青海行程一周,他大概的准备多少钱合适呢?这些问题,我希望同学们能够试着再去做一做,给我的朋友一个满意的答复。 学生思考,迎接挑战。 设计意图:活动的延伸,知识的延续,再次向学生提出挑战,通过这个活动巩固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
这个环节的任务可以课下完成。
综合性课程的设计,不应仅仅局限在一节课或几节课中,而应该是知识的延伸、能力的提升、技能的提高……迎接挑战,让学生通过活动有所收获,这就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吧!
                 
教无定法,学亦无定法,只要学生能力得到锻炼,知识获得增长,能够快乐、健康成长,就是好的方法,于是就在这种别样的求知中,学生收获了快乐、收获了知识,锻炼了能力,演绎出了同样的精彩!

    本网站为非盈利的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系来自实验学校和网络,转载其它网站文章旨在传播更多教育教学信息,以服务于全国各类学校。本网站中的文章及相关资讯内容(包括转贴文章)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网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网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
版权所有:中国学校发展网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010-51945040
京ICP备202003598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