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中心。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感知中国传统文化,弘扬在创新中进行德育教育。
【关键词】:传统文化、创新、德育、特色
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是当前的一个理论热点。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何谓“德”,概而言之,就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人在发展、进步、演化、成长过程中积淀下来的文明、精神、价值、信念、规范等等的总和。德不同,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价值判断、目标追求就不同。国家的德决定了这个国家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社会的德决定了这个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个人的德决定了这个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可以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完善道德品格,增强人文底蕴,提高学校德育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彰显了其以文化复兴助推民族复兴的坚定决心。从教育者角度来看,无论从中国梦的实现动力还是从中国梦的重要目标而言,它都离不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说,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13亿多中国人之所以能够紧紧凝聚在一起,离不开中华民族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共同凝结的时代精神、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多方面的动力,尤其离不开精神感召力、文化助推力。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鲁迅先生说过:“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在实现中国梦的新征途上,我们离不开凝心聚力的中国精神、中华文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形成了底蕴深厚、影响深远的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相映生辉,儒道释相融共生。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4月1日在比利时欧洲学院自豪地指出:“2000多年前,中国就出现了诸子百家的盛况,老子、孔子、墨子等思想家上究天文、下识地理,广泛探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真谛,提出了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
正是基于对文化、道德、价值观本质的深刻认知的实践经验教训的总结,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中国社会要寻根,要回到原点汲取成长的力量,而不能轻率幼稚地“去中国化”。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当前,初中的德育一是忽视学生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实际需要,不考虑学生自身情感体验的硬性灌输、条文僵化,是一种说教式的德育手段;二是以文化学习态度、成绩优劣为评价学生发展的德育异化现象。结果“双差生”越来越多,学风下降,迫切需要德育的内容和形式创新。 针对上述现象,从传统文化中探究原因和途径,“夫孝,德之本也”,这就是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需要从孝的观念构建开始。一个具备孝道观念的人,他一定会具有感恩之心、责任之心,必定会努力学习,以备报答父母,报效社会,报效国家的知识和本领。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伦理意识的核心,贯穿于传统文化之始终。中华文化之所以延绵数千年不衰,孝文化的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具有非凡的作用。呼唤人性的回归,德育回归本原;可以解决初中德育的一系列难题。
大体而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诸多因素值得大力张扬。诸如“天人合一”、“内圣外王”的精神境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生态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原则,“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和而不同”、“和实生物”的价值追求,“天下为公”、“大同之世”的社会理想等等,凝聚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生活经验、生存智慧,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包含着中华民族最强大的精神基因。在今天,只有以此为根基,才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正所谓“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没有创新性转化,传统就是传统,永远不会变成现实;没有创新性发展,历史就是历史,永远不会走向未来。今日中国社会的文化、价值、道德需要在“再中国化”的过程中,从“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中华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过去完成时,尽管我们可以不断对之做出新的理解与阐释,但其内涵毕竟是既定的;而中华文化则是涵盖过去现在未来的一个动态概念,不仅包括过去5000年文化的灿烂,也意指今日中国文化的繁荣,更要求未来中国文化的辉煌与复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精神滋养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