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优质论文 >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全面发展的个性化教学模式正初步形成,而特殊教育领域中残障学生以“自食其力、融入社会、回归主流、追求幸福”的教育理念在素质教育涌来的大潮中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残疾儿童就读普通学校正是通往融合教育的良好渠道,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崭新教育理念――全纳性教育正日益为人们所接受。在这一形式下,“健残儿童融合教育”的特殊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拉开帷幕。为充分满足残疾学生的教育需求,诸城市特殊教育学校有效开展了“融合教育全面参与的策略研究”。
融合教育的目标要求
    1、创设健残儿童同学习共生活的人文环境,增加残疾孩子与正常孩子接触交流的机会。提高残疾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培养正常孩子的同情心、爱心。通过融合教育逐步消除人为的隔离和歧视,人道地对待残疾学生。
    2、开阔残疾孩子的视野,让他们感受来自正常孩子的关爱,克服内心的自卑感。使他们振作起来,正视现实,笑对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3、回归主流,融入社会。在个别化教育计划基础上为残疾儿童在最少受限制环境中提供适当的教育机会,提供与正常儿童建设性交往的机会以及必需的辅助和支持性服务,将他们培养成有用的完全的社会成员。
    4、全校残疾学生共同参与,共同提高,达成上述三个目标。
融合教育策略取得的成效
    1、基础性评价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习惯、方法、知识技能、言语水平、交往能力、协作精神进行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评价,并作好记录。评价中发现,学生无论在哪个方面都有或多或少的进步。
    2、通过“融合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健残学生在“最少受限制”教育环境下各门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比原来提高了近15个百分点。所有残障学生在健全学生的帮助下学到了没有接触到的知识。
    3、通过经常性的教育活动,实现了大融合教育,每个残障学生与正常儿童日常相接触的过程,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给残障学生提供了最多的机会成为独立的个人。
    清明节给烈士扫墓期间组织健残儿童一起到烈士陵园扫墓,通过开展结对子、讲述革命小故事等活动,共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树立“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革命精神。助残日期间组织残健儿童“手拉手”文艺联欢会,残障儿童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普校举办的科技节,让残疾儿童在健全儿童的帮助下制作科技、手工作品,在帮助与协作中加深了解,增进了友谊。共同举办的运动会,创设平等参与、博爱共享的人文环境,培养残疾儿童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健残开展“找朋友结对子”活动。从经济、学习、生活等多方面结成长期的友好帮扶对子。
    4、通过评价,了解了学生的进步情况,更有效的、有针对性的实行教育。采取阶段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考查、评价学生。建立个人发展档案,详细记录各个方面在“融合教育过程中发生的细微变化,从中捕捉教育信息,积累素材,从而使融合教育中有的放矢。当然评价方式方法不能单一,多采用笔试、口试、交谈、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对学生的发展情况进行全面评价。
融合教育策略保障措施
    1、积极争取上级支持,落实启动资金,从财力物力上保证改革的顺利开展。
    2、主动与上级业务部门联系,寻求理论支持、业务指导和过程监督,力争少走弯路,快见成效。
    3、建立工作管理、考核、奖励制度,严格程序,明确目标,鼓励和引导教师积极参与,主动建言献策。
    4、教师培训
   (1)课任教师要挑选具有改革、创新意识,责任心强,教育理论水平较高的业务骨干教师参与一期的改革试点,每班设主任教师、副主任教师各一人。
   (2)培训对象:参加改革试点的特校教师和融合学校教师相应班级音、体、美、活动课教师。
   (3)培训任务:学习《“融合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实施方案》、《“融合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教学计划》和特殊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相关内容,明确改革的主要任务、方式、方法和应遵循的原则。
    5、组织保障
   (1)自觉接受上级部门和诸城市教育局“融合教育”教学模式改革领导小组的指导与安排,结合学校实际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工作。
   (2)成立学校全面改革工作小组:由校长郭华坤同志任组长,融合学校即诸城市密州路学校副校长徐俭堂、诸城市特殊教育学校副校长张友福任副组长,张守海、张志华(密州路学校)、刘燕、任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整个研究的组织协调、方法论证、过程督导、效果评估等工作。
    6、研究准备
   (1)学期初每位教师都要撰写学期教学计划,特校教师要根据常规要求制定文化课学期教学计划和音体美活动课辅助教学计划。
   (2)实施集体备课制度,超前备课不少于三节,在备课时任课教师要充分交流意见,互通有无,预见问题,制定应对措施。
   (3)备课要求,教师心中要有学生,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制定课时计划。教学方法、教具选用等都要考虑残障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
融合教育的总结与反思
    每学期都对教学模式改革进行总结,将经验上升到理论层面,根据实际进展情况,制定下段工作任务。对融合教育的可行性进行实事求是的论证,为上级部门做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为残障学生自食其力、融入社会、回归主流、追求幸福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反思研究过程,我们认为还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如研究的内容不够全面,不够深入,系统性不完善,推广起来有一定困难。又如,特殊教育学校都是独立设校,与社会、普通学校接触的时间相比之下较少,造成融合的密度不稀疏。最后,课程应用保证不了,没有统一的教材,校本课程开发也是捉襟见肘,阻碍了全面参与的广泛性。

参考文献:
近年来我国学前融合教育研究综述
                               刘敏
[作者单位]: 重庆师范大学教科院特殊教育系重庆市特殊儿童诊断与教育技术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学前融合教育 融合教育现状 融合教育发展趋势 
[分类号]:G769.2
孤残儿童融合教育的模式与对策
刘春玲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 
[关键词]: 孤残儿童 融合教育 随班就读 教育机构 社会融合 残疾儿童 教育方式 幼儿园 普通学校 普通儿童 
[分类号]:G760
随班就读与融合教育——中西方特殊教育模式的比较
邓猛  朱志勇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 
[关键词】: 随班就读 融合教育 特殊教育 
[分类号]:G760
隔离与融合:特殊教育范式的变迁与分析
邓猛  肖非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隔离与融合 特殊教育 范式变迁 
[分类号]:G760

    本网站为非盈利的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系来自实验学校和网络,转载其它网站文章旨在传播更多教育教学信息,以服务于全国各类学校。本网站中的文章及相关资讯内容(包括转贴文章)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网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网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
版权所有:中国学校发展网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010-51945040
京ICP备202003598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