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的送教工作已经如火如荼地开展了两年多,这两年来,作为实验课题的成员之一,我始终跟随着课题组见证着并参与了每一次活动,每一场会议到每一个决定……从入户调查到分派送教任务,到亲自执教到学生家中,每一个场景都深深地触动着我。从初始见面孩子们那空洞无物的眼神,家长们那茫然而无望的表情,到当我们一次又一次把学校领导的慰问,上级部门的资助送到孩子与家长的面前,看到他们理解我们的无偿付出时那因激动而满含泪水的笑脸,我为我们学校这个大集体的磅礴力量而自豪,为我成为这个时刻的见证者而骄傲。同时也促使我在工作中不断地反思,作为一个管理者,一个实践者,我,能为这些特殊的孩子及特殊的家庭做些什么?深思之余,我悟及,尽好本职,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上好送教的每一节课,就是对孩子们对他们的家庭最好的帮助!下面就是我自己在送教工作中的一点感想。
重视送教课堂教学,关注送教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是我们送教入户工作的重点。那么这个“效”,一方面包含了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高效率,另一方面也包含着送教学生课堂学习的高效益。如何把这种 “高效率”与“高效益” 最大化,根据两年来入户教学实践与经验,我认为,我们一线送教队伍抓住以下四点,我们的送教课堂将会在“高效课堂”之路上走得更快,更远,更好!
一、认真做好送教家庭调研,定位需求找准送教内容切入点
在我们送教上门入户调查服务工作中,我们发现,“特殊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特殊需求”。如何把家庭的这些特殊需求与我们送教的内容统一起来,这就需要我们深入调研,结合学校实际与送教教师能力统筹规划。
找准最佳切入点的方法有很多。看家庭需求,领会家长的意图;看家庭教育环境,分析家庭持续教育的可能性;看孩子的成长背景,评价孩子的能力水平及发展实际……这些都需要我们教师首先深入到送教家庭中,细细观察,寻找那些最能引起孩子兴趣的“点”,最能让孩子及时有效地走进教学的“点”,最能让学生有所收获的“点” ……
在我们送教入户这两年中,送教内容已经多元化,语文数学、古筝学习、精细动作训练、感觉统合训练、认知学习、生活自理、社会适应……在众多的送教内容中,入户教学仍是最主要的一种教学形式,它是教师、学生交流互动的一个重要平台。那么,从何处入手,怎样选择一个恰当的学习内容切入点,将直接决定我们送教的成果,入户教学的效果及质量。
为使送教成果能最大化和最优化,我们送教教师要善于调研,结合家庭实际需求,制定具体的个别化训练方案,有针对性地进行康复矫正和补偿训练,并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开发定位送教内容。
二、调动送教家庭的积极性,发掘送教孩子的情趣点
“兴趣是激发孩子学习的一把金钥匙”。在一周一到两次的送教工作中,如果孩子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可以说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反之,孩子的兴趣越高,学习积极性越高,送教的教学效率就越高。那么,对于一名送教的教师来说,琢磨送教对象的想法,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看问题,发掘他们的兴趣点,需求点,是我们构筑高效送教课堂的根本。
我们知道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兴趣点不同。按送教孩子的智力水平分,学龄前的孩子,他们的兴趣更集中在直观、形象的事物上:一张图片,一个实物,模仿一下,演示一下,动手摸一摸,动嘴尝一尝,做个小游戏,唱读一首小儿歌……这些都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学龄中的“小学生”而言, 他们更乐于亲自参与进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中。如何让孩子感兴趣?利用文中的情节演一演,身临其境地去看一看,或直接参与竞争更能入迷。而对于学龄中的“大学生”而言,他们有了一定的语言基础,能够较理性的思维,一幅美丽的图画、一个幽默的小笑话,一句经典的名言,哪怕是一首歌曲背后的故事……都可能激发孩子们潜在的学习积极性。
无论是送教前,送教中,还是送教后,始终让孩子保持兴趣,甚至于把这种送教中诱发出来的学习兴致延伸到送教后的家庭活动中,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送教工作的成效。
三、积极丰富送教教师的理论学习,探求教法上的创新点
时代的发展告诉我们,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模式的特殊性,决定我们这些特殊教育者,更要克服自身的惰性,职业的倦怠感,积极投身于理论学习中。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想使教师从单调的上课、下课的教学活动中获得乐趣,那么就引导他走上研究之路。对送教教师而言,送教工作改变了以住的教学常规模式,在与送教孩子及家庭亲密无间的接触中更容易产生感情,从而推动工作的创新。而这种创新的直接表现形式就是探索送教成效的新方法、研究送教中的新问题、形成“教与学”新经验,甚至于创新 “教与学”新模式。对于送教学生而言,这种创新性的教学所营造出来的送教环境,更有利于他们的发展。融洽的师生关系,轻松的“课堂”气氛,最终是师生双赢的结果。
我们管理者要创造一个学习的环境,组织送教教师在学习研讨中总结教训,积累经验,工作中进不拘泥于现有的送教成果,积极创新思维。
四、创设条件,持之以恒,主抓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点
送教两年来,我们的老师常常会感叹,送教工作真难做呀!这里的难既有对工作付出与收获不成比例的感慨,又有对自身专业技能不足的嗟叹。是呀,由于身体或者精神方面的原因,这些特殊群体中的特殊孩子往往是重度缺陷者居多,他们接受能力有限,情绪多变,起伏较大,有的已经被社会边缘化了,有的已经被家人完全放弃了。面对这样的现状,送教教师仅有同情心与工作热情是不够的,这些是会被时间消磨掉的。我们必须要明确,送教想要成效,需要精准的定位与服务,而这依赖与它背后强大的技术支持,也就是专业本领与专业技能。
送教的课堂,是一对一的课堂,它更需要送教教师具备专业的眼光,运用专业的知识,精心设计出专业的训练环节。那么在这两年的送教中,我们感受最深的是,送教入户工作最重要的是要脚踏实地,持之以恒。而送教教师的耐心与专业的训练技能是搞好送教工作,提高送教成效的根本。
这两年,为了满足教师专业成长的需求,我们采购了大批的康复训练专业书籍,学校也在每年的两个假期中布置学习书目与学习任务,更是找准一切机会把专家请进来讲座,把教师送出去进行培训。我相信有了专业的引领,我们的送教队伍将会越来越专业化,我们的服务也会越来越精准。
送教的路才刚刚开始,我们要行得很远,很远……让我们不忘初心,携手我们的这些特殊孩子,助力我们这些特殊家庭,驭梦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