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单位

当前位置:主页 > 科研单位 >


校长

在群峦叠翠的缙云山下,碧波荡漾的嘉陵江畔,坐落着一座花园般的学校——北碚区特殊教育学校。这是一所面向全区招收适龄聋哑、培智、肢体残疾儿童并为他们提供良好学习、生活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寄宿制学校。

一、学校的基本情况

学校成立于1989年,2006年9月搬迁至北碚区文星新房子196号,占地面积5374平方米,现有教学楼2030m2,正在开始建设新的综合楼2630m2,是一所面向全区招收适龄聋哑、智力障碍及部分肢体等各类残疾儿童,为他们提供良好的九年义务教育的寄宿制学校。学校现有教职工29人,中共党员11人,其中专任教师26人,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12人,小学一级教师13人,技工3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市级骨干教师2人,区级骨干教师2人,校级骨干教师2人,学校领导班子有校级干部2人,中层干部3人。学校1—9年级共有聋哑、培智、肢体残疾学生145名。学校现在布局合理,设备设施一流,整齐美观,是名副其实的特殊儿童快乐成长的校园、家园、乐园

二、学校办学理念及发展状况

近年来,学校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团结奋斗下,我们坚持以“为特殊儿童快乐成长服务”的办学理念为己任,提升质量,强化寄宿制管理,使学校得以不断发展,各项工作呈现出全新的亮点,引来市区内外及国外同行和专家们前来交流学习指导。

(1)硬件建设。近年来,上级部门对我校加大投入,进一步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新教学楼里增添了设施设备,推进特殊学校硬件、软件建设,创建起了优美的特殊教育校园环境。

(2)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加强了干部队伍建设,注重了教师们的专业发展,进一步提高了教师队伍的素质和业务能力,建立和完善特殊教育教师综合考评与奖励机制,形成了完善的特殊教育学校教育体系。利用西南大学特殊教育系的在北碚的有利优势,邀请全国各地相关专家到校交流,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加强特殊教育市内外学习与交流,提高特殊教育教师整体素质。

(3)教育科研。学校已建立起一支教育科研骨干队伍,认真做好国家、市、区科研课题,并教育教学实践中得以应用,总结出许多成功经验,提升了教师素质和教育质量。学校先后完成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弱智儿童职业人格构建生态教育实验》;市教育学会“十一五”重点课题“特殊学校教师自我效能感研究”;市规划课题之一《特殊学生教育评估与教学策略的实作研究》;还有与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和重庆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共同进行的“农村残疾儿童教育权利实现研究”项目课题等;实施了全国性和谐德育课题、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研究”子课题“特殊儿童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区级课题《北碚区特殊教育学校活动课程研究》,做到了人人参研课题,人人都得到提升。学校多位教师参加市教科院组织的重庆市培智学校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的教材编写,已出版2册。

(4)学校主要成绩。由于学校近年的发展,市、内,甚至国外的学校都前来参观交流,如浙江宁波市、慈溪市特殊学校、西南大学、中央教科所心理与特殊教育研究中心、美国哈佛大学、密西根州立大学、德那威尔大学、加拿大温莎大学等来校交流学习;学校还受邀到各地进行经验交流,如四川郫县现场交流会、浙江宁波全国特教会等,从而做到了国际有合作,国内有品牌,不断提升了学校在特殊教育行列中的地位。

学生参加全国、市区级比赛,获得金、银、铜牌几十枚(2002年学校学生参加在陕西西安举行的第三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夺得5金、1银、1铜的好成绩[全市仅获9枚金牌]。2004年学生参加在沈阳举行特殊奥林匹克乒乓球比赛荣获男子单打第2名。2005 年学生参加在大连举行全国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获得7 金2 银3 铜的好成绩。2007年学生参加上海世界特奥会比赛,获得1金2银2铜。2008年中国海南举行的全国特奥足球比赛暨东亚区特奥足球比赛荣获银牌。2010年五名学生参加在福建省举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获得四金两银的好成绩。2012年学生综合节目《仰望五星红旗》参加由教育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共同举办的“第六届全国特教学校学生艺术汇演”评选中获表演优秀、创作两项大奖)。还有学生在市区中小学生参加全国“中华魂”青少年读书征文、演讲比赛获得许多奖项;在北碚区青少年科技模型大赛中荣获辅导一等奖;在参加第22届重庆市青少年科技模型大赛荣获辅导特殊奖等等。

学校先后被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特奥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被国家教育部和中国残联命名为“全国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基地”;西南大学教育实习与研究基地;重庆市教科院“玩具图书馆在特教学校的建设实践与研究”基地;北碚区创先争优活动“群众满意窗口”。教师们多年来几十篇文章在市区论文比赛中获奖,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学校信息、办学情况被中国伦理学会德育专业委员会主办《新德育》、《重庆日报》、《重庆晨报》、《都市热报》、《重庆残联通讯》、《北碚报》、重庆电视台、北碚电视台宣传报道。


校长

在群峦叠翠的缙云山下,碧波荡漾的嘉陵江畔,坐落着一座花园般的学校——北碚区特殊教育学校。这是一所面向全区招收适龄聋哑、培智、肢体残疾儿童并为他们提供良好学习、生活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寄宿制学校。

一、学校的基本情况

学校成立于1989年,2006年9月搬迁至北碚区文星新房子196号,占地面积5374平方米,现有教学楼2030m2,正在开始建设新的综合楼2630m2,是一所面向全区招收适龄聋哑、智力障碍及部分肢体等各类残疾儿童,为他们提供良好的九年义务教育的寄宿制学校。学校现有教职工29人,中共党员11人,其中专任教师26人,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12人,小学一级教师13人,技工3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市级骨干教师2人,区级骨干教师2人,校级骨干教师2人,学校领导班子有校级干部2人,中层干部3人。学校1—9年级共有聋哑、培智、肢体残疾学生145名。学校现在布局合理,设备设施一流,整齐美观,是名副其实的特殊儿童快乐成长的校园、家园、乐园

二、学校办学理念及发展状况

近年来,学校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团结奋斗下,我们坚持以“为特殊儿童快乐成长服务”的办学理念为己任,提升质量,强化寄宿制管理,使学校得以不断发展,各项工作呈现出全新的亮点,引来市区内外及国外同行和专家们前来交流学习指导。

(1)硬件建设。近年来,上级部门对我校加大投入,进一步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新教学楼里增添了设施设备,推进特殊学校硬件、软件建设,创建起了优美的特殊教育校园环境。

(2)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加强了干部队伍建设,注重了教师们的专业发展,进一步提高了教师队伍的素质和业务能力,建立和完善特殊教育教师综合考评与奖励机制,形成了完善的特殊教育学校教育体系。利用西南大学特殊教育系的在北碚的有利优势,邀请全国各地相关专家到校交流,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加强特殊教育市内外学习与交流,提高特殊教育教师整体素质。

(3)教育科研。学校已建立起一支教育科研骨干队伍,认真做好国家、市、区科研课题,并教育教学实践中得以应用,总结出许多成功经验,提升了教师素质和教育质量。学校先后完成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弱智儿童职业人格构建生态教育实验》;市教育学会“十一五”重点课题“特殊学校教师自我效能感研究”;市规划课题之一《特殊学生教育评估与教学策略的实作研究》;还有与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和重庆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共同进行的“农村残疾儿童教育权利实现研究”项目课题等;实施了全国性和谐德育课题、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研究”子课题“特殊儿童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区级课题《北碚区特殊教育学校活动课程研究》,做到了人人参研课题,人人都得到提升。学校多位教师参加市教科院组织的重庆市培智学校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的教材编写,已出版2册。

(4)学校主要成绩。由于学校近年的发展,市、内,甚至国外的学校都前来参观交流,如浙江宁波市、慈溪市特殊学校、西南大学、中央教科所心理与特殊教育研究中心、美国哈佛大学、密西根州立大学、德那威尔大学、加拿大温莎大学等来校交流学习;学校还受邀到各地进行经验交流,如四川郫县现场交流会、浙江宁波全国特教会等,从而做到了国际有合作,国内有品牌,不断提升了学校在特殊教育行列中的地位。

学生参加全国、市区级比赛,获得金、银、铜牌几十枚(2002年学校学生参加在陕西西安举行的第三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夺得5金、1银、1铜的好成绩[全市仅获9枚金牌]。2004年学生参加在沈阳举行特殊奥林匹克乒乓球比赛荣获男子单打第2名。2005 年学生参加在大连举行全国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获得7 金2 银3 铜的好成绩。2007年学生参加上海世界特奥会比赛,获得1金2银2铜。2008年中国海南举行的全国特奥足球比赛暨东亚区特奥足球比赛荣获银牌。2010年五名学生参加在福建省举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获得四金两银的好成绩。2012年学生综合节目《仰望五星红旗》参加由教育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共同举办的“第六届全国特教学校学生艺术汇演”评选中获表演优秀、创作两项大奖)。还有学生在市区中小学生参加全国“中华魂”青少年读书征文、演讲比赛获得许多奖项;在北碚区青少年科技模型大赛中荣获辅导一等奖;在参加第22届重庆市青少年科技模型大赛荣获辅导特殊奖等等。

学校先后被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特奥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被国家教育部和中国残联命名为“全国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基地”;西南大学教育实习与研究基地;重庆市教科院“玩具图书馆在特教学校的建设实践与研究”基地;北碚区创先争优活动“群众满意窗口”。教师们多年来几十篇文章在市区论文比赛中获奖,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学校信息、办学情况被中国伦理学会德育专业委员会主办《新德育》、《重庆日报》、《重庆晨报》、《都市热报》、《重庆残联通讯》、《北碚报》、重庆电视台、北碚电视台宣传报道。


    本网站为非盈利的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系来自实验学校和网络,转载其它网站文章旨在传播更多教育教学信息,以服务于全国各类学校。本网站中的文章及相关资讯内容(包括转贴文章)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网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网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
版权所有:中国学校发展网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010-51945040
京ICP备202003598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