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当前位置:主页 > 他山之石 >

      摘要:特色学校的创建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提升学校办学品味的重要途径。我校以构建“四维”互动“阳光大课堂”课题研究为引领,建设以生命关怀为核心的阳光校园文化,打造特色学校育人品牌。通过创建特色学校,实现了师生的共同成长,形成自己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促进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特色学校 创建 理论 实践 阳光文化
      新课改对于学校教育既是新的挑战,同时也是新的机遇。在新课改背景下,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位、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确保学校可持续发展是必然之路。学校发展要有鲜明的个性,要彰显办学特色,就要在全面改革过程中,夯实学校常规管理,努力形成全面、多元、稳定特征的学校文化模式。本人认为创建特色学校必须认识和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特色学校的含义
      什么是特色学校呢?“特色”是“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等”。所谓特色学校,就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从本校实际出发,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形成了独特的、稳定的、优质的办学风格与优秀的办学成果的学校。特色学校就是个性化的学校,是优化了个性的学校。
特色学校既有一般学校的共性,又有其鲜明的个性,它在教育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建设、教育管理、校园环境、学校设施等方面均有区别于一般学校的独特个性。创办特色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还要立足于本校实际,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特征。实践证明,没有独特的教育,就谈不上特色学校。
二、特色学校创建的理论思考
1、特色学校的创建要适应社会的发展
      时代发展造成了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对人才要求专业化程度高,能充分发展个人的特长。一所学校,所处的地域不同、经济发展的快慢、人文环境的差异等因素,学校教育的文化积淀、办学条件的不同、师生的个性不一,千人一面的学校教育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不符合以人为本、自主发展的理念。所以,作为校长在确定办学理念时,要充分体现:努力创建适应区域社会发展需要的、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具有办学个性的特色品牌学校。
2、特色学校的创建要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要求“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纲要》要求教育要提供多方面、多规格、多层次的人才,这就给学校提出了要求,指明了发展的方向。过去那种“千校一貌,万生一面”的办学模式和那种忽视学生能力发展,把升学作为办学唯一目标的中小学教育,是难以适应现实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因此,创办特色学校要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
3、特色学校的创建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
      积极开展教育科研,认真研究和探索教育自身的规律,从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是形成办学特色的关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指出:“要把教育科学研究和教育管理信息工作摆到十分重要的地位。”只有加强教育科研,并在原来办学水平的基础上逐步探求创办特色学校的新路子,正确分析学校的实际办学基础,挖掘潜力,扬长避短,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产生创建特色学校的动力,才不会出现好高骛远或不切实际地照抄照搬外地外校经验的情况。学校要有自己的科研课题、科研规划,并制定一系列的实施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创建特色学校思路策略的整体性。
4、特色学校的创建要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师是学校改革的主力军,只有教师具有扎实、宽厚的专业知识与高超的教学智慧,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与品牌,才能推进特色学校的建设。没有教师的自主与自觉是很难创建学校的特色。学校应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支持教师的专业成长。
5、特色学校的创建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育的生成性是我们需要认真关注的。教育的真正目的并不是让学生掌握知识,使学生感觉没有问题,知识在教育过程中只是个手段,教育,就需要让学生不断产生新的问题,以促进学生的思维与人格的发展。这种在不断生成的过程中,满足学生的持续不断的需求,学生的个性发展便能水到渠成。
三、特色学校创建的实践探索
      学校要形成特色、铸就品牌需要良好的校园文化。国内外的许多名校之所以成为名校就是因为有自身的文化特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基于以上认识,我校以构建“四维”互动“阳光大课堂”课题研究为引领,在建设以生命关怀为核心的阳光校园文化机制与氛围,打造学校育人品牌方面迈开了矫健的步伐,走出了坚实的一步。
(一)战略定位——打造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我校是济宁市教育局直属的初级中学,由于种种原因,学校一直不景气。四年前,面对学校设施简陋,人心涣散,学生流失的困境,我们着眼学校的长远发展,确立了“一年迈出一小步,两年跨出一大步,三年打翻身仗,五年跨入名校行列”的学校发展愿景。
      确立“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文化育人、发展特色”的办学思路,确立“养浩然之气,弘博学之志”的校训和“修德、笃行、健体、乐学”的校风,谱写了校歌,绘制了校徽、校旗。多措并举,改变了学校多年形成的精神萎靡、纪律松散的状况,振奋起教职工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学校很快呈现出人人想干事、人人能干事、人人干成事的良好发展局面,走上了“注重品牌、强化管理、创新突破”的发展之路。目前,“四维”互动“阳光大课堂”教育品牌已被社会广泛认可,得到《中国教育学刊》《山东教育报》《济宁教育》等多家媒体的关注。
(二)课题引领——科研兴校是学校特色发展的应然选择
      学校领导班子全面系统地研究学校的办学历史和文化传统,多次召开干部、教师座谈会和组织骨干教师外出考察学习,找寻学校发展的突破口,达成共识:学校要快速发展,必须依靠创新、依靠改革,必须走特色发展之路。
      立足学校实际,以“尊重人、发展人、完善人,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为办学宗旨,确立“在阳光下生活、在自信中成长”教育理念,着力构建“四维”互动“阳光大课堂”,并于2008年4月申报立项为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2011年3月24日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四维”互动“阳光大课堂”育人模式的拓展与推广研究》开题报告会在我校举行。
      有思路就有出路,学校树起“课题引领谋发展阳光育人铸品牌”的发展大旗,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营造意蕴深厚、丰富多彩的“阳光文化”,打造互动探究、幸福体验的“阳光课堂”,开展唤醒情感,快乐体验的“阳光德育”,开展趣味横生、活力四射的“阳光体育”等四个方面的实践探索,成效显著。现在,“四维”互动“阳光大课堂”研究与实践,已由我校谋求生存与发展的破冰行动,上升为我校的教育理念,打造成了我校的文化品牌。中国教育学会郭永福副会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梁伟国主任来校调研,都给予高度评价。
      四年来,我校先后荣获全国十一五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全国课堂教学创新示范学校、山东省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济宁日报》以《着力构建“四维”互动“阳光大课堂”》、《让阳光洒满校园》、《为了明天的阳光更绚丽》为题跟踪报道,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
(三)棉质管理——为师生的幸福人生构建良好的学校生态
      为实现学校的特色发展,开展一系列阳光校园文化建设活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自然四位一体的大课程体系,为师生创造更多的体验成功与幸福的机会。
1、“阳光校园”,为师生营造温馨家园。
      注重细节建设,让校园的每个角落、一草一木都充满文化气息,让师生在潜移默化、耳闻目染中受到文化的熏陶
      校园醒目处树立“校长寄语”。如“一切天性和诺言都不如习惯有力,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相信自己:我能行,只要努力去做,就一定能成功”等;教学楼门口“书山有路趣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办公楼门厅“你对生活微笑,生活就对你微笑”;教学楼、办公楼、综合楼内悬挂济宁知名书法家的作品,营造出浓郁的文化氛围。
      近四年来,学校不断实施绿化、美化工程,栽植迎客松、银杏、樱花、海棠等花草树木,各色花卉相映成趣。开辟了生物园地,学生轮值种植管理。
2、“阳光管理”,让教师获得专业发展
      为教师的成长营造氛围、创设情境、搭建平台,教师与专家对话、和学者交流,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支持。制定《名师培养方案》。实施教师“一、三、五、八成才战略”,即一年入门,三年成型,五年成骨干,八年成名师。
 定期邀请专家和名师到学校作报告、指导教研、诊断教学;建立齐鲁名师工作室、齐鲁名校长工作室,定期开展群组教研活动,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定期开展示范课、达标课、研讨课、汇报课等教研活动,把不同层次的教师推上新的台阶,实行听课“四个一”,即发现一个亮点、找到一个缺点、给出一个反馈、撰写一个小记。
    制定教师外出听课、学习汇报三部曲:把学到的说出来,把说出来的做出来,把做出来的写下来,以实现对外来教育资源的创生性占有。
3、“阳光评价”,让教师得到职业幸福
      制定《教师成长业绩档案》,从德、能、勤、绩记录教师的工作业绩,作为评优选先的依据。设立“特殊贡献奖”,设立阳光教师、阳光教育工作者、阳光班主任、科研之星、阅读之星等奖项,让教师时时感受到进步与成长,在自信与幸福中工作生活。
4、“阳光课堂”,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我校对课堂进行全新的思考和定位,努力构建平等民主、自主探究、注重人格精神的课堂文化,构建“学、导、动、评”阳光教学模式。把学、导、动、评作为课堂的核心要素,构建学习的“动场”,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实现学生知识的能力化、认知与情感的结构化。2009年3月,日本足利市青少年交流访华团来我校参观,团长渡边善二说:“贵校的课堂真好,既保留了中国传统课堂的优势,又有西方课堂的民主,学生能在快乐中学习。”
5、“阳光阅读”,营造书香校园
      为打造书香校园,丰富学校的人文底蕴,创设浓郁的读书氛围,学校制定了《创建“书香校园”活动方案》,倡导晨诵、午读、暮省,开展“班级读书角”、“经典诵读”、“我与父母同读一本书”、“读书沙龙”等丰富多彩的学生读书活动;组织《我眼中的陶行知》、《给教师的建议》等教师读书活动,举办读书论坛、教育随笔展评活动。让师生亲近书本,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6、“阳光考场”,锻造诚信学子
      自2007年起,我校开始推行无人监考的“阳光考场”,通过考前召开“诚信你我他”主题班会、让学生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集体诚信宣誓,考后颁发“诚信班级”锦旗、向家长寄“诚信少年”证书等措施,激励学生诚信应考,学生在自律与他律中提升道德素养。济宁市电视台《直播民生》、《七彩大本营》栏目做了专题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
7、“阳光班级”,营造学生幸福的家
      每届学生到校后,我们首先开展确立班名、征集班训、绘制班徽、办好专栏等活动,定期在全校范围内进行班级文化建设评比,走廊成为学生才艺展示的舞台、班级风貌的窗口。
      教室内外图文并茂的班级文化,学生自己设计制作,时有创新:几张卡纸,几个废水瓶,在同学们的创意下能被赋予美丽的生命,呈现创造之美。同学们发明了环保颜料----彩色粉笔末和胶水混合,绘制出色彩明艳、层次丰富、立体感强的墙体文化。
      开展以“铸班魂、树校风、唱响心中的歌”为主题的班歌比赛,每天上下午上第一节课前,齐唱班歌,定期举行班歌比赛。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山东省教育电视台曾对我校班级文化建设做过专题报道。
8、“阳光运动”,让师生活力四射
      本着全员参于、精彩有趣、快乐健康的理念,开展丰富多彩的趣味体育活动。安装云梯、单双杠、弹腿器、仰卧起坐器、梅花桩等健身器材,开辟了闯关、乒乓球、羽毛球等多处运动场地,吸引师生天天运动健身。
      每学期召开趣味运动会,每周组织一项比赛,每天组织一个年级参加,使全校师生既增强了体质,又享受到运动健身的快乐。
9、“阳光文化交流”,多元文化滋养师生
      我校致力通过与国际交流、与社区互动等形式,用多元文化滋养师生,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教师和学生。2009---2010年,日本足利市青少年交流访华团两次来我校参观交流,2010年8月韩国大邱市寿城区青少年交流访华团来校参观考察,2011年6月美国中小学校长交流访华团来我校交流访问。在金宇装饰家具城、运河文化艺术团建立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丰富了我校素质教育的内容。
      铸造品牌对一所学校来讲,是充满艰辛的跋涉,更是充满激情与创造的旅程。文化立校,以文“化”人,营造意蕴深厚、独具特色的阳光校园文化,我校教师有了这样的风采——乐观、智慧、优雅;学生有了这样的风貌——自信、文明、健美;学校有了这样的形象——环境优美、特色鲜明、声名远播。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2、《“四维”互动“阳光大课堂”》(济南出版社2008年12月)

    本网站为非盈利的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系来自实验学校和网络,转载其它网站文章旨在传播更多教育教学信息,以服务于全国各类学校。本网站中的文章及相关资讯内容(包括转贴文章)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网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网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
版权所有:中国学校发展网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010-51945040
京ICP备202003598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