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航标

当前位置:主页 > 特色航标 >

试论特色学校建设
 
      特色学校顾名思义就是指有特色的学校。它是对办学中能出色地完成学校教育任务,而又在整体上具有独特、稳定、优质的个性风貌的学校的统称。它有三个突出的表征:一是独特性,拥有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的、颇具个性风格的优秀品质;二是高效性,执着追求愈加出色地完成教育任务;三是相对性,建构在与一般学校比较基础上,不宜用孤立、片面和静止的态度来检视。创办特色学校的过程实际上亦即深刻地理解和把握学校个性或特殊性的过程,只有认真地分析和研究一个个迥然相异的学校实体各自的特色,才能更好地捉摸学校建设与发展的普遍性和共同性。显而易见,创办特色学校是探究办学规律的简捷、必要的手段。学校条件不同,情况各异,在建设和发展上必须保持区别、必须体现个性。惟有建设特色、成就特色,才能更充分地展示学校自身的存在价值,并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创办特色学校的实践价值认证
      创办特色学校,对人才资源的开发、校园文化的塑造乃至整个教育事业的繁荣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拉动人才资源的开发
      如果说学校是造就人才的基地的话,那么特色学校则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殿堂。众所周知,美国的布朗克斯高级理科中学之所以被社会誉为“智商公立中学”,就是因为它培养出三位诺贝尔奖得主、两位将军、一位国防部长、一位黑人领袖和一大批精英,仅1950级的一个班就产生了两位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和六位著名物理学教授。美国人之所以会说“先有哈佛,后有美利坚合众国”,是因为哈佛大学造就了许多杰出的政治家、科学家、文学家和企业家,曾出过六位总统和三十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这充分说明了一个道理:人才的培养与学校的创办状况和风格有着天然的联系。我们能否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应当说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创办多个别具一格的特色学校。创办特色学校的目的和关键就在于培养合格、出众的人才,从而更高效地服务于社会。
      学校是人群集合体,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及其兴趣、能力、价值观、知识水平、心理品质等都在客观上存在着诸多差异和分歧,而且伴随着社会多元化和环境多样化,这种差异和分歧正呈现不断增长趋势。因此学校不能再寄希望于寻求那种一成不变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管理模式,并企图借以解决所有的学校管理问题。每一所学校都要立足于本校实际,在充分认识自我、客观分析环境的基础上,积极寻求和创建有自身特色的管理模式。市场经济的大环境独宠那种有鲜明的个性的人才,学校特色化实践恰恰与主体性教育、与学生个性发展的思想相呼应,只有认真创办特色学校,方能最终培养出有个性、显特长、富创造力的人才来。
(二)推动校园文化的建设
      任何一所特色学校的创办,都需要校长的深谋远虑、教师的呕心沥血、职工的辛勤劳作和学子的刻苦努力。但是,学校特色一旦形成,其办学理念、办学策略、办学行为、办学风格、办学成果就自然化作一种校园文化传统。特色学校具有个性化了的文化环境。分析异彩纷呈的特色学校,不难发现,它们所拥有的各种个性特点无论内隐抑或外显,总会潜移默化并实实在在地于学生的个体发展中打上烙印。正所谓“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接受诺贝尔奖后,曾多次提到他在阿劳州立中学所度过的一年的补习生活,深切地感受到该校的自由精神和那些毫不仰赖外界权威的教师们的纯朴热情以及民主行为和自我负责的教育。(注:周昌忠:《创造心理学》,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年版,第109页。)毫不夸张地说,阿劳州立中学崇尚自由创造的特色是爱因斯坦孕育狭义相对论思想之土壤。无疑地,学生的个性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学校的文化氛围,学生生长在有特色的学校中,便非常有可能养成特殊的兴趣爱好,并形成一定的个性特长,这在客观上就为学生初步确立了成才方向,奠定了成才基础。因此创办特色学校,有利于校园文化的建设,从而有利于处在其中的学生的个性形成、职业定向和未来生活。
(三)促进教育事业的繁荣
      特色学校创办成功后,其办学历程同时也升华为一种经验,并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传向社会,造成一定的社会舆论。于是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学校便可能成为人们时常谈及的话题,成为学子们向往的圣地。这些经验不仅可供同类型的学校学习仿效,而且可在适当范围进行推广,如此就可以构建一种鼓励和争创特色学校的氛围,进而使某种特色逐步发展为某个地区的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特色。近些年来,我国相继涌现出不少特色学校,而且教育行政部门也组织了多种多样的经验总结、宣传、参观和学习活动,使得诸如愉快教育、和乐教育、情境教育、成功教育等等得到了推广。这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过去那种“千校一貌,万生一面”的办学模式和忽视学生能力发展的流弊,加快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步伐,拉动了教育工作的整体改革,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全面进步。这既是对创办特色学校自身成果的总结,也是使我国教育进一步走向繁荣的必要手段和重要途径。
      应当特别指出,特色学校的创办对于学校管理理论体系的建构和完善,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但是从深化教育改革的角度看问题,我们目前所需关切的更多的还是其实践价值导向。这也是每一位期望成就事业的办学者所应明确的。
二、创办特色学校的主要因素分析
      办出特色之于学校可谓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其影响因素涉及诸多方面,如宽松的政策、有利的舆论、杰出的校长、优秀的教师和必要的物质设备等。其中最重要、最值得强调的是校长和教师两大因素。
(一)校长是创办特色学校的主导
      特色学校即校长个性特征的外显,它不仅体现着校长独特的办学理念和价值取向,而且再现着校长自身的工作威望和行为风格。诚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言:“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评论一个学校先评论它的校长。”(注:《陶行知文集》,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06页。)由此观之,创办特色学校的思路既已确定,校长素质便成了主导的因素,这也是现行的学校管理体制所决定的。考察各具特色的学校,不难发现,校长们无疑地属于独具个性的典型形象,但在他们身上也蕴集着一些规律性的特点,如渊博的文化知识、笃深的职业情感、独特的思维品质、完善的个性特征、成熟的办学思想、执著的优师观念、非凡的从教技巧、精湛的指导艺术、高强的科研素养和出众的管理才华等。一般地说,校长的上述素质越高、越独特,越容易造就特色学校,这都早已为实践所证明。
      由于校长对创办特色学校具有决定意义,所以改进校长的选拔和任用工作,以适应一批优秀的校长就显得尤为重要。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任免校长的方式主要有委任制、聘任制、考任制和选任制四种,应当说不管通过哪种形式都可以产生素质优良的校长,但是针对现实中的某些用人不当的症结,必须大力推行多种方式综合运用的做法。具体地说就是要在“公平”原则下,通过考试的方式使公推的候选人取得选举资格;要在“公允”原则下,诉诸竞选演说的方式使能担大任者脱颖而出;要在“公正”原则下,借助教职工选举的方式实现竞争上岗;要在“公开”原则下,倡导任期届满评价制度以实行严格的管理成效监控。惟此,才能选拔出优秀校长,并保证优秀校长的最优化行为,进而更快、更好地创办有特色的学校。
(二)教师是创办特色学校的关键
      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中坚力量,校长的办学思想和办学方略只有通过全体教师的齐心协力才能产生实际效果。所以,必须切实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皮亚杰明确指出:“有关教育与教学的问题中,没有一个问题不总是与师资培养问题有联系的。如果得不到足够数量合格的教师,任何最使人钦佩的改革也势必要在实践中失败。”(注: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126页。)由此看来,培养大量的个性特色突出的教师理当是创办特色学校的重要前提。
      特色出自于个性,因此特色教育出自于教师不同寻常的兴趣、气质、性格等,特色学校实际上就是一块由特色教师的兴趣、气质、性格等凝聚而成的美妙坚固、光彩照人的宝石。这自然就向教师提出了十分严峻的挑战。当代教师不仅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教育才能、政治素质,而且要有真诚的爱心、童心、事业心,更要有较高的文化涵养、创新意识和人格魅力。师范教育工作应该善于研究优秀教师的一般特征,强化培养特色型教师的意识,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以切实造就一批有个性特色的教师,为创办特色学校奠定坚实的基础。师资培训工作也应当建立特色培养的指标体系,采取适当而有效的举措,进一步提升在职教师的素质,以保证在职教师的高质量。与此同时,在办学实践中,加大力度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实施优胜劣汰和优化组合策略,重奖有突出贡献的特优教师并有效惩处不负责任的教育行为等也都是创办特色学校所需开展的工作。
      无庸讳言,除此之外的其他因素对创办特色学校也是不可或缺的,但是,人是万物之灵,办学主体的积极性的发挥是最紧要、最核心的问题,因此,我们始终认为校长和教师在创办特色学校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创办特色学校的操作程序探究
      “一步实际运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页。)学校领导者在创办特色学校问题上必须主动实践、勤于实践、坚持实践,积极探索实践操作的规律。
      笔者认为,通常情况下,由一般学校发展为特色学校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实践过程,这个过程大致分为如下四个阶段。
(一)科研先行
      科研先行就是把深入细致的科学研究作为创办特色学校的基础和首要步骤。改革需要理论的指导,实践需要科研的支持,所以要创办特色学校必先树立“科研兴校和科研先导”的工作思路和办学意识,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科研队伍,全方位、多视角、大幅度地开展针对学校自身特点的科研工作。在这一阶段值得注意以下问题:(1)要强化科研意识,广泛宣传科研对于特色学校建设的重要性,力求使人人为创办特色学校献计献策;(2)要健全科研网络,把创办特色学校作为学校工作的核心和动力,使所有部门都能关心特色学校的创办;(3)要加大科研力度,深入研究学校的历史传统、现实状况、发展前景、社会需求及创办特色学校的对策;(4)要实施科研奖励,鼓励和鞭策有利于特色学校建设的科研行为,促进特色学校建设不断发展。
(二)学习借鉴
      学习借鉴亦即学习和借鉴被本校视为偶像并与本校有共同点的名校的办学模式、教育方法和管理策略。其目的在于求“生存”。古今中外在特色学校的创办方面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值得学习。该阶段应特别注意这样几个问题:一是要找条件相近的名校学习,这样的学校与本校可比性强,容易把先进经验学到手;二是要进行独特的思维加工,多思考“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不追求单纯的相似;三是要着重研究和学习名校的发展道路,克服教条主义倾向,力求效“法”而不效“仿”。
(三)选择突破
      选择突破就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和周边环境条件,从发挥学校现有优势出发,针对学校存在的突出问题,大胆革新,先就某一方面实施高难度、大跨度的突破,摆脱外来模式的束缚。其目的在于求“发展”。为了突破,一些学校常常提出“一字型”的口号,如“树立一个教改典型”、“扶持一门优质课程”、“培养一班特长学生”、“做好一项省级达标工作”等。与此相适应,在具体做法上,又常常推举“一马当先”的骨干教师,寻求“一柱擎天”的资金来源,作出“一言为定”的战略方案,形成“一触即发”的改革声势,采取“一反常态”的工作举动,以求迅速高效地在局部形成特色。该阶段需注意的问题是:(1)发挥优势,扬长避短。要对各种办学环境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以利用优势、革除弊端为重点进行突破;(2)科学决策 找准关键。要对创办什么特色、通过什么途径形成特色等问题作出明确的回答,并从纷繁复杂的工作中寻找出带有决定意义的突破口;  (3)大胆实验,定向发展。要针对一个问题、一个方面、一个领域,不拘形式、不限方法、不畏困难、不怕失败地进行实验,勿求轰轰烈烈,但求精致专一。
(四)整合强化
      整合强化就是在巩固单项成果的基础上,由点到面,逐步扩展,分类推进,以特色项目带动其他工作,以其他工作促进特色优化,使局部特色发展为学校整体的个性风貌。在这一阶段学校领导不再满足于求发展,而是以创造为目标,成为办学艺术的积极开拓者,学校处处、事事、时时都在“走自己的路”,各方面逐步表现出独特而稳定的个性特色。在该阶段应注意的问题是:(1)要由点到面,分类推进,做到“成就一点,特色一园”,消除浅尝辄止行为;(2)要统筹兼顾,优化组合,做到“整合一致,浑然一体”,避免弄巧成拙现象;(3)要积极进取,再接再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防止骄傲自满心理;(4)提炼校风,形成传统,做到“独树一帜,特色鲜明”,克服朝三暮四倾向。
      当然,创办特色学校的基本阶段是有序展开的,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前提和基础,后一阶段又是前一阶段的发展和继续,一个阶段紧接一个阶段,不断向前滚动,由量变到质变,直至形成特色学校。其中任何一个阶段受阻,都不可能达成建设特色学校的目标。

    本网站为非盈利的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系来自实验学校和网络,转载其它网站文章旨在传播更多教育教学信息,以服务于全国各类学校。本网站中的文章及相关资讯内容(包括转贴文章)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网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网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
版权所有:中国学校发展网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010-51945040
京ICP备202003598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