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优质论文 >
抓语文教学 重素质教育
单位:重庆市荣昌县盘龙镇合靖中心校 作者:段小波
摘要 语文是基础学科,核心学科。语文教师应多侧面、全方位抓好语文的基础教学,加强养成教育,使学生养成终身受益的品质、能力和习惯,把语文教学的重点放在字、词、句、篇的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的教学上,处理好教学手段与目的的关系,教材与教法的关系。语文教师要努力在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激发兴趣,着力指导阅读,督促检查,认真总结语文教学经验。
关键词 语文教学 重“双基” 抓落实 增素质
我们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应该正视当前的教育形势: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学技术进步日新月异,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人类的经济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江泽民语]小学语文教学如何适应这一变化,以利于教育对象的终身学习,为人类的发展奠定基础作好准备。这是全球性的教育课题,也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必须思考的问题。
我国的教育,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这是当代教育的必经之路。当代教育的终极目标全在于提高中华民族的道德品质与文化素质。由此看来,语文学科是举足轻重的基础学科,核心学科,它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教学课时是有限的,而学生素质的发展却是无限的。怎样通过我们有限的语文教学课时挖掘学生素质发展的潜力呢?这就涉及到我们课堂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等问题。这又是小学语文改革应当思考的问题。
现在,政府已经积极稳妥地推进了初中入学办法的有效改革,谈化升学考试的选拔功能,取消“重点校”与“薄弱校”的差距,目的就是为了贯彻“两全”,即“面向全体”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有人认为这样会影响教育质量,给整个教育造成连锁反应。这就需要我们加强教学质量的监控,加强内部的科学管理,力求教育质量再上台阶。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必须反思的问题。
我们敢于正视机遇与考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当弘扬自身重视基础的优良传统,吸取有益的经验,开创语文教学新局面。根据语文教学的实际,我们多侧面,全方位抓了教学改革工作。
一、加强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究竟养什么?我们的回答是,应该养成终身受益的品质、能力和习惯。也就是说无论对待什么事,都无需别人提醒,就已知道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养成教育”所强调的是“全面性”和要求的是“基础性”这两个方面。实现现代化,科技是关键,基础在教育。小学的语文教学是基础的基础。在基础教育阶段,必须把语文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双基”上,即字、词、句、篇的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的教学上,要正确处理好手段与目的的关系,教材与教法,对各门学科来说,都是“育人”手段。要把目的与手段的关系搞清楚,“养成教育”就是要养成正确的、良好的生活、学习、劳动、交往、习惯等等,养成种种最起码的能力 ,如强身健体、分析思考、辨别判断、理解思维、记忆联想,估量计算、坚持忍耐、自信宽容等种种能力。
二、努力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夫不可。”[毛泽东语]教育学生从小养成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良好习惯,持之以恒,发展为一种责任感。在小学阶段,学生不仅要打好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素质,心理素质和劳动素质的基础。还要打好书写规范汉字的基础。我们要求学生做到:清清楚楚认字仔仔细细读书,端端正正写字,认认真真作文。这是对学生学好语文最起码的要求,教师要“严”字当关,学生要“实”字领先,师生努力做出成效,让中华文化充分显现出博大精深的神奇魅力。
三、抓实“双基”教学
现在我们语文教师给学生的东西是基础,今后的适应性很强。小学语文学科中教学内容最基础的是识字写字,积累词汇,丰富句式,形成听、说、读、写的最基本的能力。我们认为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字、词、句,是发展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小学阶段,是人生记忆力最旺盛时期,语文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多积累词语、句式及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优美段、篇章。
四、培养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
创造是人类智慧的最高表现,创新是中华民族智慧的进一步升华。语文教师要把学生的想象力尽量培养起来,尽情释放。教师要让学生有一个全新的头脑投入学习,带着自己独特的个性参与语言训练,喜欢学习生字新词新语。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很好开发学生的智力,实现思维中的“形象与抽象,逻辑与跳跃,重现与顿悟,常规与创造,守旧与创新”五个方面的协调发展,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语文学习,做到眼、脑、口、手并动,要着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把“三个促使”带进语文课堂。
(一)促使学生积极提问。教师要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愉快学习、合作学习,逐步培养学生学会提问、敢于提问、善于提问,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促使学生谈见解。教师要允许学生有个性色彩的理解,允许学生有最具灵活性的创见。在语文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学好用活语言。语文教师不仅要教学生把语言学好用活,更要让他们有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
五、引导学生多阅读 诱导学生嗜爱读书
从好书中吸取营养,获得精神食粮,追求真理,是语文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天职。我们采取的有效措施,充分利用课内外时间,坚持课内读课文,课外读好书。力求博览群书,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开拓视野,开阔眼界,塑造活的灵魂,使学生“有个人的创造性和个人爱好的广阔天地,有思想和幻想、形式和内容的广阔天地。”[列宁语]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采取措施,激发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只有让学生在学语文的过程中,产生了阅读的动力,才能开发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有效地学,更好地提高自觉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常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简介课文主要内容,以激发其阅读兴趣。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非下功夫不可。
语文教师在备课的同时既要备语言,又要精心设计。从走进课堂开始上的第一句话到结束的最后一句话,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如何说,该怎么说,该怎么表达,效果如何,这几个方面入手,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语”到衔接各个学生环节的“过渡语”,从点拨解说的“讲解语”到启发思维的“设问语”,直至画龙点睛的“小结语”,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反复推敲。换句话来说,语文课堂的教学力求“三度”。(1)开讲要有精度,要讲得简洁,引人入胜。(2)讲课文要有深度,要设计好当堂课雄厚充实的知识量和能力训练量,让学生学得积极愉悦,学有收获。①以情感丰富的课文启动学生心灵。教师要以充满感情的语调朗读饱含深情的课文,让学生为文中之情所触动,从而爱上语文。②以语言的交际功能影响学生。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中学语言,使他们亲身感受到语言的价值和爱好语言的意义与好处,增强学习语言的自觉性,提高学习语言的能力。③语文教师要善于诱导学生发现教材中蕴含的语言知识,以知识吸引学生。让学生在反复的阅读中发现语言表达的多种形式,从中感到语言具有神奇的表现力。(3)结尾要有力度,要用文中之情,扣动学生心灵的琴弦,使之受到艺术熏陶。
(二)安排自读,加强指导。我们根据教学进度安排学生阅读自读课本的同时,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以满足其求知心理需要。通过平时课堂教学中的阅读指导,重视向学生传授基本阅读方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审题,立意、选材、谴词造句、课篇布局的技巧,养成边读边想边议边批注勾画的良好读书习惯。
(三)督促检查,总结提高。我们语文教师布置学生阅读自读课本后,必须及时督促检查,看学生是否读懂了,有何疑难,都要了解掌握。我们采取检查的形式有:(1)朗读和背诵。采用了个别读、小组读和全班读来检查读书情况,看是否读得正确、流利,对优美句段篇能否熟读成诵。(2)对精当的词语、精辟的句子、精彩的段落是否勾画批注得当,对课后思考题的理解是否确切。每次检查后都要认真加以较全面的总结,及时表扬认真阅读的学生,提醒差生,并督促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鼓励学生质疑解难,在必要时教师作适当点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