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优质论文 >

乡镇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刘华春

(荣昌县盘龙镇合靖中心校)

摘要:校园文化的建设关系到学校及师生员工的长远发展。文章分析了乡镇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探讨了乡镇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及重要途径。

关键词:乡镇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思考与实践

校园文化是由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创造出来的,长期积淀形成的物质的和精神的文化成果。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表层结构,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中层结构,精神文化则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通俗地说,校园文化主要指:一所学校中,在校长办学理念下,师生,特别是学生应有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等,其本质是一种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以及自然环境硬件建设等。其内容主要有:物质环境,硬件建设等。其内容主要有:物质环境、校容校貌、校园的合理布局、建筑物装饰、校园绿化、美化等。它包括花草文化、名人文化、橱窗栏室文化、课桌文化、教室文化等。精神环境:校训、校歌、校徽、校旗、校服、校规、校纪、各种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等。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人们的健康成长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学校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既然校园文化是学校全体成员共同创造的,同时也是学校全体成员认可的,那么它的建设与发展需发动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和努力。

该如何创建优秀的校园文化呢?下面我结合我校的实际谈谈我的粗浅思考。

一、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环境

校园的物质文化是构建校园文化的前提和基础,它感染、熏陶、激励广大师生向真、向善、向美,是学校形象外在的、物质的呈现形式。物质文化的建设及管理直接反映出学校的办学水平。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应从以创建优美校园为主要内容的物质文化入手。校园的物质文化建设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物质文化建设必须:一是科学性。要整体规划,合理布局,将学校建成“园林式单位”;二是教育性。物质文化建设必须渗透思想教育的成分,寓德育于物质文化建设中,让每一个景点都会说话,启迪人、教育人;三是艺术性。要精心设计,严密组织,使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富有艺术意味,使学生受到艺术熏陶;四是经济性。物质文化建设要具有时代感,但又不可一味地追求时髦、高档、漂亮,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要考虑经济、实用。

2、校园文化建设不能只局限在校园的整体布局、楼房的建筑装饰及教学设施的更新添置、校园的绿化、硬化等纯粹的物质文化层面上,要本着突出“以人为本、内涵发展”的主题,建设好文化长廊,人文景观等软环境,精心设计学校宣传窗、黑板报的内容与形式,图书馆、实验室、教室、办公室、走廊、楼梯间的布置,悬挂名人画像、名言警句、高雅的书法、美术作品及适宜的宣传标语,着力体现人文气息,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化、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自我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努力构建团结协作、关系和谐的学校精神文化。

从根本上说,学校的发展业绩首先来自于教师个人的劳动和成果,其次来自于集体成果。所以,学校精神文化的形成,基础是尊重教师个人的需求和成就。然而,学校作为一个团队组织,不能仅凭教师自以为是的单打独斗,这个组织的“松散”也将会给学校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所以,要树立共同的发展目标并鼓励全校教师“协同合作”,形成向心力、凝聚力,合力推动学校的发展。
  三、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优化学校管理机制。

制度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有章、有序、有效的根本保障,创建制度文化其目的要达到先用制度强化,后用文化内化的功效。要结合“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活动,学生的“好习惯伴我行”教育活动,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抓过程管理,抓内化自律,从而形成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制度文化,营造校园浓厚的公开、公正、公平的和谐氛围。

在制度的建立过程中,要本着“以人为本”的主题,充分发扬民主,经过师生充分酝酿和讨论,最后才用条文的形式定下来。学校的规章制度要体现三个特点:一是“全”。规章制度应该是全方位的,做到事事有章可循,如行政管理制度、德育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二是“细”。内容要细化,要明确具体,便于操作。三是“严”。严格执行,赏罚分明。

为了保证制度的贯彻落实,还必须建立好完善的管理网络,对各管理层人员订出具体的岗位职责(如校长岗位职责、教导主任岗位职责、政教主任岗位职责、班主任岗位职责、教研组长岗位职责、会计岗位职责、工会主席岗位职责等),使人人树立事业心和责任感,分工明确,职责分明,考核到位。

四、创设倡导教师不断学习与反思的校园文化。

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教师成为一个不断学习和反思的实践者;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借鉴,促进自我反思,形成双赢的教学与研究共同体;学校领导不断学习并反思学校的和谐发展,关注教师的职业生存与专业发展。为此,我校教师已将反思作为工作生活的一部分,我们要求教师每个学期读一本教育名著,撰写一篇教学论文,鼓励教师个人或与同事合作收集教育教学实践的资料,倡导教师撰写教育日记、教育故事、案例分析等,提高自己的反思意识和能力。学校努力引领教师将反思贯穿于教师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通过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的自我修正和策略调整,塑造一种理性回归、不断提升的心态文化。

五、创造和谐人际关系,优化人际环境。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教育过程和结果。师生间只有建立融洽和谐 的关系,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亲其师”才会“信其道”。反之,如果师生关系紧张,甚至对立,教师就很难对学生施加影响。要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一方面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师德修养,精湛的教学艺术,良好的外表形象,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另一方面,是要求学生尊敬教师、勤学守纪,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出现乐教乐学的生动局面。

学生间的人际关系则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影响着优良集体的形成,教师要有目的地加以引导,强调同学间的人际关系应遵循守纪、理解、团结、互助的基本原则,克服嫉妒、自卑、自傲、自私的不良心理,鼓励学生充满自信,公平竞争,帮人所需,大度为怀。提倡同学之间互帮互学,共同进步:思想上互相交流提高。同时重视学生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解除烦恼,要正确地引导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学生在这种团结友爱、相互尊重的气氛中才能得以健康成长。

打造校园文化,凝炼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提升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品位;打造校园文化注入“人本”理念,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和方法,从而提升了学校的管理品质,促进学校及师生的和谐发展。

    本网站为非盈利的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系来自实验学校和网络,转载其它网站文章旨在传播更多教育教学信息,以服务于全国各类学校。本网站中的文章及相关资讯内容(包括转贴文章)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网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网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
版权所有:中国学校发展网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010-51945040
京ICP备202003598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