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优质论文 >

新课标 领悟新理念

——学习《语文课程标准》之得与悟

桂平市社坡镇社坡中心小学    辛征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从课程改革的背景和思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征、学习方式、评价体系等方面阐述了《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为小学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方法。通过学习《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我的语文阅读教学工作得到很大的改进。下面,我简要说一说自己的学习心得。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取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组织部分,长期以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第一,我认为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的灌输化、标准化、独白化,在《语文课程标准》背景下,已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生搬硬套”“死记硬背”、“填鸭式”等的阅读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比较封闭,没有活跃的课堂气氛,教学过程中没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很少师生互动活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只是纯理性地分析课文,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信息传递者只有教师一个人,信息交流场所只有教室,信息源只有课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很少有交流,学生没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学生的思维发展被阻碍。在阅读教学方式上,已往遵循的是组(组织教学)、复(复习旧知)、新(教师讲解,分析课文)、巩固(巩固练习)这个基本教学模式。每篇课文都是通过教师范读、学生朗读、默读来进行教学,只要学生读懂就行,没有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学生接受能力和对文章理解体验的不同。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育名师王崧舟说:“语文是儿童的,语文是为了儿童的,语文只有融入儿童的精神世界才是有意义的。因此,语文必须从成人霸权中走出来,还儿童以发展语文素养的自主权。”的确,儿童就是儿童,他们既不是缩小的成人,也不是成人的预备。儿童是一个在思想上、精神上、人格上独立的人。他们是天生的学习者,是天生的幻想家,是天生的诗人。我们不能以成人意志左右儿童意志,以成人文化代替儿童文化,以成人的阅读经验支配儿童的阅读经验。否则,将使儿童丧失了自己,丧失了个性,丧失了纯净的童心,丧失了属于儿童的幻想世界和精神世界。所以,我们不能人为地拔高语文阅读所传递的精神内涵,就如新课标所说的“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我们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形式可以灵活一些、多样一点,“教无常法,贵在得法”,只要能到达教学目的方法,都可以采用。 

如学习《落花生》时,教师问:“学习了课文,你得到了什么启示?”传统阅读教学标准化答案是“我们要像花生那样无私奉献、默默无闻”。其实这是个没有标准答案的。像这样富有弹性的问题,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学生的回答可能很精彩:“现在是市场经济,我们要善于推销、展示自己,如果像落花生那样默默无闻,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我们应该像花生那样,做一个埋头苦干、默默无闻的人。”或者“花生无私奉献的精神很可贵,但不能一味等别人来发现自己,如果没有人发现,不就埋没一生?所以,该要埋头苦干的时候,就要踏实工作;该要施展才华,表现自我的时候,就得有苹果、石榴、桃子那样的勇气。”……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反思,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目标定位在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传递知识,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因此,这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再套用可表达性知识的教学经验,必须引导学生结合社会生活学习语文。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新时代要求人的素质提高到新的高度,要具备创新意识,合作精神和开放的视野,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必须实现从传统走向现代,从课堂走向课外,从教师的讲授到学生的自觉感悟。 

第二,关于阅读教学的对话。我们知道,阅读教学离不开对话。传统的阅读教学课堂对话倾向于“浅、淡、空”,也就是对教材解读肤浅,教学过程淡而无味,教学内容空洞无物,特别是评价形式单一。新课标下的师生关系体现为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更多的是鼓励、宽容和平等,允许和鼓励学生大胆提出疑问和发表不同见解,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在教学中,教师用鼓励的语言,商量的口吻与学生对话。比如“你能试一试吗?”“我相信你能行!”“请问你有什么不同见解吗?”等等。当然,“你说,我说,他说,教师只是笑而不语”这种肤浅的课堂对话也是要不得的。阅读教学对话应该倡导以人为本,尊重和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权利。因为阅读教学中的学生是独立的、能动的、发展的个体。学生既是发挥阅读教学有效性的主体,同时也是有效性的落实主体。当然,阅读教学对话并不意味每一个学生的声音都得到肯定,也不是要求教师放弃判断学生行为价值、思维结果的责任。教师应该大处调控,细处放权,尽可能地在学习的重难点处教育学生民主的、平等的、适度的、有效的启发与帮助。我们要实现语文阅读教学有效对话,首先,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我们要认真研读教材,备文本,备学生,拓展思维等;学生要做好课前预习。其次,我们要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对话技能,学会创设情景吸引学生,防止教学语言对学生造成的隐性伤害。还可以适当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第三,关于阅读数量与质量的具体要求。《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在“总体目标与内容”部分明确提出,小学一至六年级阶段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在“实施建议”部分中,明确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出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语文新课程标准》是面向社会,面向生活,强调学科知识之间的沟通与综合。在这一理念下,我国小学语文课程的内容编写丰富多彩,呈广泛性和综合性。就文章体裁而言,就有诗歌、小说、散文、童话、寓言等。就内容而言,有状物、绘景、记事、想象等。这为课内阅读的巩固与延伸提供空间。我们可以多层次、多角度的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活动。因为学生可以通过阅读,体味人生的悲欢离合、生活的酸甜苦辣;然后他们“有感而发、有理要辩、有事要叙、有情要抒”,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当然,这需要时间,需要“循序渐进”。在这个基础上,如果有条件可以在教室建一个图书柜,而这个图书柜要全天开放,建立图书定期借阅制度。还可以开展读书竞赛、读书交流、读书成果展示等活动。同时利用家长会、请专家讲座,宣传课外阅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在家里,亲子阅读可以为孩子课外阅读营造良好的气氛。这样,校内引导、校外延伸,让浓浓书香萦绕校园和社区。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对一个人的成长,一个民族的繁荣,乃至一个国家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素质教育的实施离不开广泛的阅读。我们要知道,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在阅读教学的实践中体现,因为阅读教学有没有效,有效性到底有多大,最终要看学生的发展。学生只有积极主动的参与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以自身的生命投入到阅读教学中,亲自去体验、感悟、思考,阅读教学才能有效的进行。所以,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就必须适应《语文新课程标准》发展的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发现了问题,就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然后反思和总结。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回避或者掩盖教学问题,教育事业就很难得到发展。可以说我们教师是任重而道远! 

以上只是我的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的一些感受与体会,“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唯有“根系教育的土壤,理想滚烫于心,紧贴地面行走,激情向上生长”,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才能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成长,才能与时俱进。 

    本网站为非盈利的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系来自实验学校和网络,转载其它网站文章旨在传播更多教育教学信息,以服务于全国各类学校。本网站中的文章及相关资讯内容(包括转贴文章)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网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网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
版权所有:中国学校发展网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010-51945040
京ICP备202003598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