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优质论文 >

                                                                                         青海省西宁市水井巷小学  杨瑾
2014年10月8日我在北京亦庄实验小学的学习生活就在我冒着淅淅沥沥秋雨的清晨踏进亦庄实验小学小大门的那一刻开始了!
一、理念之味——清新
亦小的教室、课程、教材、教师等各个领域所启动的变革都是令人耳目一新的。亦小的领导、老师们正在努力通过课程的变革,改变学校的生态,创造教师向往、家长满意、学生幸福的教育生活。
全课程教育的定义:教育内容的总和都是课程。依据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去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
全课程教育的课程类型包括:学科教育+非学科教育,即(应试学科课程+非应试学科课程)而这种课程的模式是:学中练的课程模式,练中学的课程模式,学中玩的课程模式,玩中学的课程模式。全课程所要解决的是:育人观、课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家校联动这5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所谓“全课程”教育实验,就是指覆盖学校全部生活,推动学科全面融合的综合性课程改革,其目的就是让孩子拥有幸福的童年生活,让孩子沿着“全人”的方向健康成长。
亦小所倡导的全课程理念:就是以培养“全人”为目标!全人即完整的人,人格健全,情感丰富的人。亦小的全课程最明显的两个特点:第一,始业软着陆。(始业软着陆就是指:在开始学业期间,给刚刚进入学校的孩子经营一天的幸福生活;而不是单纯的知识学习。保持学生的想象力、童真童趣、敏感的心灵、丰富的情感,让学生感觉校园好玩,学习有趣)第二,施行包班制。亦小在一、二年级施行全课程包班制。在此过程中,师生之间建立了亲密的师生关系,老师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认识学生的长处,灵活地安排学生游戏和一些有趣的课上课下的生活。
这样温暖、有趣的方式,让初入学的孩子快乐地开始小学阶段的生活。常丽华老师说:“孩子被肯定是第一位;课程是第二位;秩序和纪律才是第三位”。李振村校长说:“非正式教育在实际教育中的应用,关键是教师做到以学生发展为主”。我们平时在教育的过程中对学生的爱,往往是只从我们的角度处罚,在我们眼里教育就是爱,要求就是爱,严厉就是爱。然而,真正的爱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实施学生能够接受的爱。“非正式教育”就是以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为本,停下来等一等孩子,静下心来走进孩子的心里。大爱无痕,润物无声那才是做教育情怀和最终追求。
我想校园应该是有气味的!书香的气味、爱的气味、生命萌发成长的气味!亦小带给我的这第一份味道就是它清新的理念之味。
二、教师之味——幸福
微笑是一种力量,微笑也是一种味道;这份味道叫做幸福!
亦小老师的微笑随处可见!无论是在操场、走廊、甚至是食堂那浅浅的微笑总让人倍感幸福、温暖!而他们每个人也将这微笑传递给了每位孩子,这份微笑是友善、是包容、更是尊重。
在亦小我看到各个级部的名师们,以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理念及个人魅力尽享着自由的味道;安静地坐在常丽华老师的教室里,听着常老师讲绘本故事,我体验着陪伴的味道;徜徉在钱峰老师“万物简史”的大课程中,我品尝着知识的味道;聆听“彩虹花”课堂里唱响的山歌,我体验着童真童趣的味道。
李校长说:“作为现代教师应具备:故事素养,大课程素养,体态语言素养,情绪素养”;亦小的老师们也正是在用自己独特气质和味道为孩子们创造更多元的学习方式,更为丰富的儿童生活。
记得那是一天下午在六年级李竹平老师的课堂里,李老师陪孩子们上喜的是一篇杂文。置身于课堂中的我也全然忘记了自己,竟然听到兴起之处也淘气地举手发言,回答问题!再看看和善的李老师,并没有因为我的“捣乱”而生气,反而轻轻走到我的身边,温和地说:“请这位同学来发言!”这样超脱的课堂,这样强大的个人魅力,难道不是一种幸福的味道吗?于学生而言,他们在李老师的听读课堂上受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是一种幸福;于教师而言,不忘初心,陪伴孩子成长,将自己的所学传授给孩子,自由地做自己想要做的教育,这更是一种幸福!
我醉心于李老师的听读课堂,李老师行走在他的语文课堂上。正如李老师所说:有人说语文课堂是诗意的,挺羡慕哪些创造这样境界的语文教师。我也相信语文课堂应该是诗意的栖居,只是我不敢说自己能给孩子带来充满智慧和诗意的课堂。但至少,我不会让我的语文课堂单调、乏味,哪怕只是一盘最平常的青菜,我也要用心烹饪出可人的色,可口的味,可心的氛围来,使它既养身又养眼更养心。
再如我在纪显梅老师作文课看到,她的作文课特别好玩!她不是去教孩子写作技巧,也不分析论点论据而是通过写作课发现孩子;发现孩子内在的潜力。她通过写作去带动孩子们发现自然、发现社会、发现自我、发现他人,并在这种发现中实现自己的成长。她对我说:教育就是发现,以及帮助发现;这有个前提就是要给孩子说什么怎么说的自由!
教学其实并不复杂,顺着孩子的天性做就是了!如果老师能够想办法把学习的过程变得有趣,学生喜欢了,教育就变得简单了。
所有教育变革的最终指向,不外乎是使教师成为变革的主体,最终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这,离不开课程。因为,只有课程变了,老师才能变,只有老师变了,学生才能变。“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意思就是说,万物的生长岁蓬勃而复杂,其实生命总会回复到根源。这句话,也许可以作为亦小参予“课程开发”课程变革的老师们的写照;他们所有的努力,都是在回归教育的本源,生命的本源。
三、童年之味——自由
当我初识亦小的孩子时,他们看似少了一些我们传统固有思想模式化下的秩序和纪律。但随着与他们不断深入地交往,我看到的是他们身上自由释放的天性和充满了快乐的童心童趣!
我们都知道亦小各类课程的开发是五彩缤纷,极具特色的!从亦小的“创意团队”开始策划、运作再到活动实施,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为了孩子”!
有趣的“帽子周”,在一周的时间内孩子们研究帽子、制作帽子、欣赏帽子、待着帽子上课、活动、玩耍、游戏等等。最后的成果就是我们形成了一面帽子墙,全校做得最漂亮的帽子粘贴到学校的一个走廊里。亦小的开学典礼上,没有校长和老师的谆谆教导,而是“好友周”、“寻找彩蛋”等一系列活动,让孩子们之间拉近距离,并且有机会与学校、老师亲密接触;孩子们定期远足游学,教育的旋律从室内奏响到户外;孩子们学表演上戏剧课,淋漓尽致地展现着自己,天性被解放的同时,也让他们感受着生活,体验着人生;名人进校园,让孩子们与“大家”亲密接触开阔视野;六一儿童节的全校狂欢接,游乐场,孩子自办的小商业街,让孩子们在趣味中、玩乐中成长。这些活动课程的研发,追求的要素就是学生第一!多样化的活动让孩子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和成长。
现在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多了训导和要求,却少了些童趣和童心!我想,作为教师的我们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还要具有和孩子一起玩的能力!要想走进孩子的世界,就必须具备和孩子真正玩在一起的能力!和孩子们玩在一起,说起来容易,其实还真不是件简单的事情。作为教师的我们就要时刻拥有一颗童心,能放下身段把自己当孩子,而且还要有玩耍的能力。也许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世界,去感受他们的所思所想!
一个孩子如果不喜欢学校,怎么可能会喜欢学习?硬件的变化,不仅是活动空间的扩大,更是为孩子们创造更多元的学习方式,更为丰富的儿童生活。孩子身处在“家”一样学校,他们才会真正喜欢学校,进而喜欢学习,培养一生对于学习的态度,过一种更丰富更好玩的小学生活。好的教育一定来源于快乐!从快乐的目标出发,以快乐的方式开展教学,给予孩子快乐的生活,让孩子的一生有一个快乐的开始!
教育在简单中进行,让我们用心用情,不忘初心,幸福就在那里,成长就在那里!

    本网站为非盈利的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系来自实验学校和网络,转载其它网站文章旨在传播更多教育教学信息,以服务于全国各类学校。本网站中的文章及相关资讯内容(包括转贴文章)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网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网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
版权所有:中国学校发展网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010-51945040
京ICP备202003598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