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开发;贯穿;融合;创新
正如陈鹤琴先生所讲:“游戏从教育方面说是儿童的优良教师,他从游戏中认识环境,了解物性,他从游戏中强健身体,活泼动作,他从游戏中锻炼思想,学习做人。游戏实是儿童的良师。”孩子们的成长离不开游戏,一个好的游戏可以带给他们快乐、成长,甚至可以伴随他们一生,留下无限的乐趣。民间传统游戏,是人们从学习、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精华,是一块永放异彩的瑰宝,值得我们去传承、发扬。
一、将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园本课程中
我们根据本园、本地区的特点进行了园本课程的开发,并把民间游戏纳入到园本课程中。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及身心发展规律,将各种民间游戏进行分类,有目的的地组织和开展民间传统游戏。这不但为幼儿园找到了利用社会资源解决教育条件不足的好办法,丰富了教育活动内容,也为幼儿提供了感受和体验家乡传统文化的机会,培养了幼儿亲近社会、尊重和热爱本土文化的情感,也为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奠定了基础。在民间游戏的收集.整理、运用、开发、创新、再运用的过程中,我们教师能灵活的运用民间游戏的特点发挥其最大的作用,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和开展各类民间游戏,丰富了游戏的内容,完善了游戏的规则,变化了游戏的玩法通过民间游戏的实践和开展,探索出一套不同年龄班民间游戏的组织开展的措施方法,作为一种新课程渗透于幼儿园的教育之中。
二、将民间游戏贯穿于一日活动的各个过度环节中
《纲要》中指出:“要科学、合理的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幼儿园一日活动包括许多环节,在安排一日活动中有两个问题需要很好的解决:一是活动内容需要动静交替,二是环节过度要自然,减少幼儿等待的时间。幼儿民间游戏的种类丰富,可供教师选择。如在晨间活动时、幼儿来园后、离园前.饭后、活动间隔时有许多零散时间,我们选择些不受时间、场地限制,玩具携带方便,便于收拢的游戏,穿插往零散的时间进行。如。翻绳”、转拉线陀螺”、“东南西北”、。弹蚕豆”.“石头,剪子、布”等,使环节过渡自然,管而不死,活而不乱。同时将民间游戏贯穿在一日活动中,也要体现动静交替的原则,如为稳定幼儿情绪,我们可以选择。手指游戏”、。拍大麦”等一些安静的徒手游戏;为调节情绪、括动筋骨可选择。猫捉老鼠”.“警察抓小偷”等追逐躲闪运动量大的游戏。
三、将民间游戏安排在室内自选区域活动中
可以把收集到的民间体育类游戏、益智类游戏、语言娱乐类游戏的材料投放在各区角,在区域游戏活动时,开展相应的区角活动。教师还可以利用丰富的资源开展科学探索区、美工区活动。如侄科学探索区投放捻捻转,滚铁环、抽陀螺游戏材料等•在美工区投放麦秆、泥巴、剪纸等,在计算区进行。拾石子”。三六九”。过门”等能使幼儿从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在益智区进行“青蛙跳井”“老虎吃小孩”“登棋”等棋类游戏。在游戏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兴趣选择材料,在轻松自发的状态积极开展活动,同时民间游戏的一物多玩,也给幼儿提供了自由探索、大胆想象、动手创造的机会,不但丰富了幼儿活动的内容,扩展幼儿游戏空间。还提高了幼儿各方面的能力。
四、用不同的方式创新游戏的玩法。
儿歌形式的传统游戏,往往都有一定的情节,重复玩的过程中,幼儿会逐渐失去兴趣,进而不遵守游戏规则,比如“老狼老狼几点了”,反正被老狼抓住以后,也不会真的被吃掉,幼儿就故意被老狼抓住,这样就失去了游戏的本来意义。针对这种情况,在玩的过程中,可以将一些故事的情节加入游戏中,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小乌龟”,它被老狼抓住以后骗老狼将它扔进河里逃生。“小红帽”再次遇见老狼,告诉老狼错误的路线,使老狼掉进猎人的陷阱里。“小鱼”被老狼捉住后,请来了螃蟹,夹住了老狼的尾巴……老游戏经过改编会更精彩,更吸引幼儿。
还有一些等待时间比较长的游戏,比如“切西瓜”、“ 公主公主你要啥”可以将两个游戏串起来玩。切西瓜赢了的幼儿就做农民伯伯继续切,输了的幼儿就做公主(王子),在游戏中穿插“公主公主你要啥”这个游戏,让所有幼儿都能动起来,避免等待过程的乏味。
五、 以亲子活动的形式开展传统游戏。
传统游戏同样也是家长们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对于难度较大的游戏,比如跳皮筋、跳绳这类游戏,可以利用亲子活动时间,让家长和幼儿一起玩。“跳皮筋”游戏可以组织家长先玩,当幼儿看见家长跳皮筋的过程中,能从脚部一只升到腰部,甚至更高,幼儿除了赞叹以外,更多的是想尝试,想挑战,自然而然激发了他们参与游戏的兴趣。家长的示范,无形中也教会了幼儿游戏的方法和游戏的规则。“猫捉老鼠”这个游戏,幼儿围老鼠洞有一定的困难,就请家长围老鼠洞,幼儿做猫和老鼠,亲子共同玩,更有利于教师的组织和游戏的正常开展。
继承和发扬传统游戏,是需要更是责任。让幼儿在快乐有趣的游戏中得到成长,使传统游戏这一珍贵的民族文化财产可以得以延续,并在我们民族的世代传承中不断发展和壮大,是我们的责任。我们要充分利用和挖掘一切有利资源,传承和发扬我们的文化资源,使传统游戏在幼儿园绽放,让孩子们拥有快乐童年。
[参考文献}
陈鹤琴《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