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一九九五年开始提出创新教育至今已有八年多的时间了,其间虽然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经验,但是仍然存在许多的弊端和不足之处,可以说,在中国,创新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江泽民同志在出席北师大100周年庆祝大会时,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进行教育创新要坚持和发展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教育思想,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坚持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同时要探索新形势下,教育发展的规律,更新教育观念,确立与二十一世纪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教育观和人才观。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我国走教育创新之路还任重而道远。
聋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特殊而又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顺应时代,顺应历史来着重发展创新教育,培养聋生的创新能力,走一条既具有与普校创新教育大体相一致,而又具有自己独立特色的创新教育之路。袁振国在《教育新理念》的第一章《课堂教学的革命》中,自题到“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教育的原点”。下面我将就聋校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聋生的创新能力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课前准备阶段——备好有创新意识的课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本身首先要有创新意识。试想一下:一个没有敢于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勇气和没有尝试探索精神的教师,怎么能教出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在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以自身的创新意识,思维能力等积极因素去感染带动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作为聋校的语文教师,我在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同时,更注意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培养自己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敬业精神等。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质量观,不以分数作为衡量学生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不以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志,把学生的自主、自律、能力、特长、个性品质作为评价指标。其次,既要有高尚的师德,做到“师者,德为先”,还要有高超的教学技能和技术,更要有深厚的科研能力,真正做到“厚德博学”。再次,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和科研活动中,要通过自身的学习、思考、探索,提高自身的素质,真正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教师。
如果教师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接下来要作的就是要准备好有创新意识的教案,一要备知识,二要备学生。人常说熟能生巧,只有在十分掌握教材的基础上,才能很好的发挥教师的知识性创新思维;另外要掌握好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各自不同的特点。聋校的学生之间的差异比较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设计多一些的问题,以适应每一个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智力结构,进行“因材施教”。
备好有创新意识的课是上好有创新意识的课的基础,也是教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和保障,所以不容忽视。
二、授课阶段——上好有创新意识的课
备好课是基础是前提,而真正地上好课才是使学生从中受益的关建,备课是为上课服务的,因此,培养聋生的创新能力的关键则是上好有创新意识的课。
1.确立聋生本位思想,承认聋生是学习的主体
我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是聋生,他们像其他孩子一样具有主观能动性。 他们能否学习好与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在我教学的过程中我很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我也强调变语文课程知识本位为学生发展本位,这是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所在,例如:我总是教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而不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新课标着眼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标准去设计课程目标,培养和优化学生综合性的“语文素养”,从而达到追求完整意义上的“人之发展”。
2.重视学生间的个性差异
聋生之间是各不相同的,他们有各自不同的潜能。例如:在我的班上,有的学生具有学习方面的潜能;有的学生具有体育发展的潜能;有的学生具有绘画的潜能;而有的学生在微机方面表现比较突出……,对于这样有着不同发展潜能的学生,就应该因材施教,各展其长。作为语文教师,我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不要求他们平均发展;我尽力教好每一个学生,但不要求他们按一个模式发展,而要求发展学生不同的长处。在我的班里,学生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但是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信和值得骄傲的地方。
3.发扬教学民主,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
进行语文创新教学,师生之间首先要有民主平等的良好关系,教师要善于保护学生的创新心理,尤其是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自尊心,自信心。师生关系越民主,越平等,越和谐,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越强烈。而在具有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同时,也必然的会形成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著名的心理学家托兰斯说:“我们要想促进创造力,就需提供一个友善的环境,要使之在其中繁荣发展。”孔子也早已指出:“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这就要求教师创设一种新颖的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乐于参与到教学中来,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设置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就是人在认识上的一种特有的心理倾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是有意识的“强化”这种心理倾向。在语文教学中“激趣”的方法种种,但是最有效的方法是设置一些有效的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见解,展开想象,开拓思路,并在解题过程中体现自己的思考方法,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何乐而不为呢?
5.培养聋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倡自主学习
“好的习惯收益一生”,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而且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记得在刚刚接触聋教育时,我发现几乎所有的聋生不会学习,他们中也很少有人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我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加大了在此方面的训练力度,其中包括:正确的看书、书写习惯;积极的动脑、动眼、动口、动手的习惯;自学的习惯;认真学习的习惯。现在我班的大部分学生在我没有布置学习任务的情况下,能够知道自己应该学习什么,学会了自主学习。
6.注意培养聋生的创造心理
创造心理是培养聋生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的心理基础。创造心理的培养对培养或提高聋生的创新意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例如:在我班的聋生大多十五、六岁,而此阶段他们的创造心理具有三个基本特点:①更多地看重现实性。②具有更大的主动性与有意性。③与儿童相比更为成熟。因此,根据我班聋生的这种创造心理,结合教育教学的实际,我采取了科学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让他们在创造的天地里自由地翱翔。
三、布置作业阶段——使学生受益于有创新意识的课
成功的上完了有创新意识的课,并不是就万事大吉了,为了使学生从中受益,教师的教学还剩下重要的一环,既布置作业阶段,此阶段也是培养聋生形成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的绝好时机,要予以足够的重视。那么教师留作业有什么原则吗?
1.要符合创造性原则。
主要是指认识上的创造,即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设计上的创造,即布局形式上的创造;形式上的创造,即表达方式上的创造。
2.要符合科学性原则。
语文作业无论采用何种形式都应力求科学,都应符合人的思维和认识活动规律。
3.要符合多样性原则。
首先是作业形式上的多样性。其次是作业表达方式上的多样性。
4.要符合实践性原则。
在语文的作业中,学生的参与、思维、准备,都是有较强的实践性。
5.作业的批改要符合鼓励性原则。
教师在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的批改,要经可能的采用一些学生乐于接受的鼓励性语言。
【结论】
聋生作为社会成员中的一类特殊群体,他们不但可以像正常学生一样成为素质教育体制下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优秀人才,而且它们所具有的精神和人格魅力也将会给很多人以鼓励和启迪。我承认在培养和提高聋生创新意识的这条路上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但是我相信只要根据特定的教育目的、教育场景、教育对象、教育任务和教育者自身的条件,一定可以确定一种相对较好的教育行为方式,选择和创造一种更为合理的教学活动模式。
【参考文献】
雷爱芳 《中学生创造心理刍议》 教师报 2003-4-2 第五版
王方 《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报 2001-11-28 第三版
樊广存 《历史作业改革之我见》 教师报 2003-3-16 第三版
尹大宏 《要改变传统语文教学策略》 教师报 2003-3-16 第三版
何伟 《提倡自主学习 培养创新能力》 教师报 2003-3-2 第三版
白冬香 《浅议开放性问题》 教师报 2001-12-16 第三版
姜淑芳 《发扬教学民主 营造创新氛围》 教师报 2001-12-16 第三版
王胜利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报 2002-9-4 第四版
朱世和 《实施素质教育要转变的几个观念》 教师报 2001-12-12 第四版
王志霞 《知识经济时代与素质教育》 教师报 2002-12-15 第三版
潘涌 《指令性课程的终结与语文教师创造精神的解放》(三)教师报 2003-1-22 第五版
蒋启炜 吴华民 《语文教学中的“激”》 教师报 2001-10-3 第三版
王连金 周峰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报 2002-9-4 第四版
袁振国 《教育新理念》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年3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