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优质论文 >

论文提要:
      “孝悌”思想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孝道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中,“孝悌”思想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儒家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的道德规范体系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儒家用以规范父母与子女关系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家、国、天下是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我们应该立足于最小的一点——家,弘扬孝道,本文便立足于《论语》,来浅论其中的“孝悌”思想。
键词: 
孔子  《论语》  “孝悌”思想
一、 孔子其人

      《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鲁哀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字仲尼,姓孔氏,故因名曰丘云。”孔子的父亲为叔梁纥,但“丘生而叔梁纥死”,孔子的幼年丧父,家道中落对其“孝悌”思想有着很大的影响。尤其在孔子的思想学说的中心思想“仁爱”中可以有明显的体现。
      “仁”,《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亲也从人从二”,最初便是指亲人之间的关系,“仁者爱人”就是这种关系的体现。而孔子提出的“爱人”在当时诸侯争霸战争频发的春秋时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人的重视,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实现社会稳定,并从最初级的社会结构——“家”为出发点,给人以良好德行的最低要求——“孝悌”。
      以下便从由孔子门人整理的记载孔子言行的《论语》为出发点,由此作为文献依据来探究孔子所阐释的“孝悌”思想。
二、 “孝悌”释义
      《说文解字》中对“孝”的解释为“善事父母者”。即是对父母好、尊敬。《尚书》中有:“孝乎,惟孝,友于兄弟”,这里把孝的含义扩大为友爱兄弟,也就是包含了“悌”的意义。
      《论语·学而》中有:“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里以君子为例,君子专心于基础的工作,基础确立了,“道”就会产生。而“孝悌”就是“仁”的基础,由此可见孔子及其儒家学派是把“孝悌”放在了一个极具重要的位置,认为“孝悌”正是做人的一个重要基础,它会影响到人的各个方面。对人品德优劣的鉴定也是一个重要的标准。
      《论语·学而》中有:“弟子,入则孝,出则悌”,意为后生小辈,在父母身边就应该孝敬父母,离开家后就应做到敬爱兄长。这是对“孝悌”行为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低标准,是为人处事的重要操行表现。对于“孝悌”思想的诠释也都需要围绕父母及兄长来具体的展开。
三、  “孝悌”的初级内容——物质基础
      “仓廪实而知荣辱”,物质是基础,所以尽孝道的首要条件是赡养父母。《论语·为政》中有:“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这是说子女在侍奉父母时能经常做到和颜悦色是件难事,有事的时候子女去操劳,有美食的时候由父母去先享用。这无疑在物质条件上给予了父母以极大的享受。解决了由父母在年龄上过大而在生活中产生各种困难的问题。
        尤其是在以农耕为主要经济生产方式的古代中国,上了年纪的人很难完成主要的耕作活动。这样,自己的生活就很难有所保障,并将生活希望寄予自己的晚辈,这就产生了孝道的第一个要求,保障父母的物质基础。
        然而仅仅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就可以称之为“孝”了么?从“曾是以为孝乎”的这种疑问就可得知,仅仅保障父母的生活还是远远不够的,要做到“入则孝,出则悌”肯定还需更深一层的要求,《论语》中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即“敬”。
四、 “孝悌”的精神内涵
      《论语·为政》中有:“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在这段的阐释是,现在所称作的孝,是仅仅能赡养父母就够了。然而就是狗、马之类的牲畜也能得到人的饲养;如果没有对父母的一片孝敬之情,那赡养父母和饲养牲畜又有何区别呢?
        这是孔子所驳斥当时普遍存在对“孝”含义的误解,同时也体现了“孝悌”思想的一种精神内涵。认为孝不只是做到赡养父母,要从情感上、从内在有一定的升华,因而孔子在此着重强调了“敬”。从动物的角度看羊羔跪乳、乌鸦反哺,那都是一般动物的本能,而人类如果只停留在这种初级阶段,把安置父母的衣食住行等最基本的行为作为“孝悌”的最高境界,就未免做的程度太低了。
        《论语·里仁》中记载:“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敞不违,劳而不怨。’”意为侍奉父母时,如果父母有做的不对的地方,需要轻微婉转地进行劝止,看到自己的心意没被听从,仍然要恭敬地不触犯他们,虽有忧愁,但不怨恨。这样的做法就达到了“孝悌”的一个很高的精神层面。以父母做的事情是错误的为前提条件,晚辈不可有言辞激烈的驳斥,即便父母不采纳,晚辈也只能有“忧愁”的情感,而不能有“怨恨”的情绪。这就把“孝悌”中的“敬”摆到了一个极高的地位之上。
        在“敬”的精神内涵之外,“孝悌”思想中同时包含了另一层的精神内涵。《论语·学而》中有:“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段话讲当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晚辈无权有独立的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待他父亲过世了,要考察他的行为,如果他可以长期地遵照父亲生前的道德规范而没有改变的话,就可以称之为是孝子了。孔子总结性的指出:“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他由此构架出一个生命的轮回的框架,晚辈不改变父母生前奉行的准则,继续完成他们的行为准则或者说是遗愿,而其中“三年”是一种虚指的时间段,指的是很长的一段时间,甚至可以用一生来解释。因此这样的“孝悌”的行为是一个自觉性太强,时间又太长的过程,其中所要求的毅力是难以想象的。然而这也是“孝悌”思想中,以生命的长度来实现“孝”的可贵之处。
五、 “忠”与“孝”的关系
        自古便有“忠与孝不能两全”的说法,尤其是在古代中国的封建社会下,“忠君”与“尽孝”都是君子所不可缺少的优秀品德。而《论语》中又是如何从政治角度来看待“孝悌”这一问题的呢?
        《论语·为政》中有:“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这是有人问孔子为何不参与政治,孔子以《尚书》中的话解答,“孝”,就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把这种风气影响到政治上去,这也就是参与了政治,为何一定要做官才算参与政治呢?孔子认为把“孝”的这种优良品德推及到做官的种种行为中,这也是一种参与政治的表现,同时就体现了他“以德治国”的政治思想主张。
        这样“忠”与“孝”的关系就通过如此简单的道理而得到处理了。而尽孝延伸到政治范围上就是“忠君爱国”。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在孝道的基础上得到了最为广阔的延伸,“父父子子”最终演变成了“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统治阶级要求臣忠于君主的目的在倡导孝道的光鲜外表下达到了。这样,“孝悌”思想在主观意愿之外也逐渐发展起来。
六、 总结
        《论语》中体现的“孝悌”思想,在物质基础上的赡养父母,在精神内涵中体现了“敬”,同时又有终身尽孝这一极高的境界,以及以巧妙地回答处理了“忠”与“孝”的关系。
        这些都是对传统文化“孝悌”思想的一个极高的概括,涉及了如何孝敬父母的方方面面,同时解决了尽孝过程中不可回避的各种矛盾。
总之,孔子《论语》中这一系列的思想财富始终需要我们去继承、发展,而发扬这些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对于培育好我们的民族精神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本网站为非盈利的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系来自实验学校和网络,转载其它网站文章旨在传播更多教育教学信息,以服务于全国各类学校。本网站中的文章及相关资讯内容(包括转贴文章)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网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网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
版权所有:中国学校发展网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010-51945040
京ICP备202003598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