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优质论文 >

[摘要]本文主要是根据一个智障儿童的身心缺陷、心理特点、表现症状和兴趣爱好而实施的个别化教育,并对她提出了语言训练、行为矫正和特长培养的干预。从利用寓教于游戏之中、教学内容结合生活实际和针对她的实际进行行为矫正、设计耐人寻味的情境来让她在愉快中接受美育、体验成功;从而提高她与人交往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促进她的整个心理的发展和形成更为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个别化教育行为矫正语言
  刘玉芳,女,15岁,因为大脑某神经组织无法接通造成智力低下、属轻度的智力障碍。
   主要症状有:记性差,多动,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有语言缺陷,只能清楚的说出“我打你”三个字,脾气倔强,见到老师就说“我打你”。经常受到同学的歧视,性格孤僻,内向,自卑。
   我在思考她为什么说“我打你”这三个字那么准确,那么清楚。原来从她奶奶口中得知她在家里爷爷叫她做什么,她不做的时候爷爷就扬起手大声呵斥到“我打你”。可见她只要在那种特定的环境和反复出现的情况下就能记住。
   根据她这个特点我对她的语训课做了以下计划:
 (一)陈鹤琴说过:“游戏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活动,不管年龄性别,人们总是喜欢游戏的,假如在读书的时代,我们也能化读书的活动为游戏,那么读书不是会变得更有趣,更快乐,更有进步了吗?” 对于刚入学不久的刘玉芳而言,她上课坐不住、好动的这些特点,我觉得游戏更能启发心智与兴趣,达到身心愉悦的最佳方式。因此,我在语训课上经常组织各类游戏,寓教于乐,乐中求教,大大提高了她对学习的兴趣。但是要注意:游戏是为教学服务而不是为了游戏而简单的游戏,要注意整个游戏环节要紧紧扣住教学主题,不要跑题。这样你的游戏才算成功的教学。
   例:她从小就喜欢玩球,一看到球类物品就非常开心。所以我就创设了一个“亲子玩球游戏”。参加这次活动的有她和她父亲,游戏规则就是听老师的口令然后传球。在这个游戏中我们锻炼了她三方面的能力:
 1、在传球的过程中增进了他们父女之间的感情。
 2、让她能在游戏这个特定的环境中和“叫妈妈”这个口令的反复重复下能清楚、准确的发出“妈妈”这个音。
 3、增强了她身体的协调能力。
  (二)在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寻找生活中的素材,将她熟悉的蕴含着语训知识的生活实例引进课堂。
例:在教她认识和发音“水、树、草、花”等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时,我就抽业余时间和她一起去“野外找春天”。这次有两个目的:1、轻松愉快的接受教学知识。2、让她感受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主要内容是:1、认识“水、树、草、花——”。2、清楚的说出“水、树、草、花”
注意:
 1、在搞这类活动之前你必须先拟定活动方案,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安排。
 2、在爬山的时候要注意引导她去认识事物,不仅要认识还要发出声音来。
 3、教学内容不宜过多。

    本网站为非盈利的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系来自实验学校和网络,转载其它网站文章旨在传播更多教育教学信息,以服务于全国各类学校。本网站中的文章及相关资讯内容(包括转贴文章)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网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网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
版权所有:中国学校发展网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010-51945040
京ICP备202003598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