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优质论文 >

【关键词】   红色文化    思想现状   主题活动   青春梦想       
       【摘要】在当下高中学校对文化学习的过渡追求,而对学生进行育人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存在一定的轻视,导致学生的德育思想方面的教育十分地滞后,笔者就当下高中班级管理和育人过程中,借助学校创建“红色文化特色”学校的契机,利用我国革命传统历史的雄厚资源,发掘“红色”育人潜能,为当下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提供一些想法。
        由于受教育实践中客观存在的“应试教育”倾向的影响,无论是社会、家庭,抑或是学校、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培养,片面地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或唯一标准。虽然天天都在努力,但最终还是事倍功半。久而久之,信心和斗志丧失贻尽,留下的只有对自己的不满意和不愉快。由于中学学学生的学习压力,中学阶段的德育教育退居“二线”,学校、家长、学生之间更多关注的是学习上进退,而小学阶段就有的理想教育、主题教育班会活动越来越离我们远去。正是由于理想教育的缺失,人生目标的茫然,很多高中学生面对人生阶段最艰苦、最重要的学习阶段显得疲于应付。
当前高中学生思想教育方面现状分析: 
(一)个人中心主义严重
        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是各个教育阶段主要的德育内容。当下中国家庭特有的独生子女问题,很多中学生有着严重的个人中心主义倾向。个人中心主义在道德上的表现,是其思考问题以及做出行为选择的时候不考虑他人的利益和感受。这种思想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矫正,必然导致一系列的消极后果。这些中学生在集体生活时没有对集体的认同感以及集体的荣誉感,对集体事务不够关心,将自己置身于集体之外。这些最终必然会导致其所在的人群以及社会的强烈排斥,从而导致其在现实生活中处处碰壁,不仅严重损害社会和他人的利益,其自身的发展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二)物质主义思想突出  
        正如很多的文学作品所显示的那样,物质主义最大的问题不仅仅是衡量一切行为的标准,是可能获得的金钱的多少,更是一般只计算短期可计算的利益,而对长期可能更重要的但是难以计算的利益则不纳入其利益计算的范围之内。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很多学生在与人交往或决心做某事之前较为注重利益,并且过分看重眼前的利益,缺乏前瞻性。
(三)自我约束能力差
        一般来讲,几乎所有出现在语文课本中的成功人物的事迹,都同自强不息、刻苦奋斗紧密相连。因此,要想取得理想的成绩,离不开对自己的严格约束,并养成良好的自律能力。然而,部分学生却对这些语文教学中的人物榜样的作用没有较好地领悟。这种情况体现在学习和生活中可以说是形式不一,主要是学习不够勤奋、沉迷于电脑游戏等,这些学生不仅将自己学习的黄金时间浪费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之中,影响了个人的有效发展,而且最终会给家人和自身带来更多烦恼和痛苦。
(四)学习中畏然情绪多发
        众所周知,高中三年的学习是人生很重要的阶段,由于我国现阶段高考选拔人才的特殊作用还无可替代,高中文化课学习难度上的确定性和各人学习分层的现实情况,学生极容易出现学习畏然情绪,高中阶段辍学、懒学、怕学现象时有发生。
        这时我们当老师的尤其是高中的班主任老师要帮助孩子们播种梦想、点燃理想,要让更多青少年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让每一名高中生都有一个为实现自己的中国梦注入强大的青春力量。电视剧《长征》中著名的“四老”之一——徐特立老先生在爬上雪山之巅说过:我们四个年近花甲之年的人,如果没有马列主主义信仰和建设共产主义的理想,是不会想到有登上大雪山这一天的。
        因此,帮助当下高中生树立自己的人生理想,以饱满的热情和信心渡过这不同寻常的高中生活是十分必要的。本人结合多年高中班主任的工作经历,在学校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建设特色校园的大环境下,以塑成“红色革命理想”,以革命先贤为榜样,用红色革命传统思想来武装自己,像伟大的革命家和先烈们一样的学习和生活的方式,昂首阔步地通过人生第一次大的考验。于是我在班级德育工作中作了一些探索,能够增强高中阶段学生德育形式的有效性。
一、结合学科教学,在红色经典诗词滋润下成长
        作为文学作品重要组成部分的诗词,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其产生时代的风貌,寄托了作者自身的各种思想。在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通过精选的对、学生德育能产生良好作用的诗词进行鉴赏。
       语文课本中很多传颂千古的诗词,都是一些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民族主义者高尚情操的寄托。如战国时期楚辞的代表人物屈原所做的《九歌》《离骚》,就饱含着作者对国家沉沦,自身无能为力的悲愤和无奈;南宋诗人陆游在《示儿》一诗中一再叮嘱自己的儿女“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至死不忘国家的统一;还有文天祥的《正气歌》、岳飞的《满江红》等,无不将自己的命运同国家与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即使是国家和民族满目疮痍、风雨飘摇之际,仍然以挽救国家危亡,振兴民族为己任。通过这些诗词鉴赏的教育,必然能激发学生努力奋斗的家国情怀,意识到在国家和民族的利益面前,个体利益的渺小和狭隘,从而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良好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情操,克服其个人中心主义的道德缺陷。
        在中学语文的各种素材中,诗歌由于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往往成为仁人志士们抒发自己伟大理想的最佳媒介,此方面名言佳句更是家喻户晓,为人们千古传颂。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中国近现代最伟大的革命领袖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和《沁园春・雪》,其中抒发其伟大理想的“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及“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等词句大气磅礴。学生们在语文教学中对这样的诗词进行赏析时,莫不为作者将天地宇宙纳于胸怀的气度和理想而心折,从而一股豪情壮志从心底油然而生,在对这些诗词的赏析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受到作者的思想的感染,而下决心树立自己的远大理想。相对于远大理想而言,个人暂时的利益以及身边短期的金钱得失,都会显得不那么重要,从而能对个人中心主义及拜金主义等不良道德心理产生强大的抑制作用。而且为了理想的实现,就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不受物质享受的诱惑,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和学习的习惯。
        在革命传统诗词里,老一代革命家肖华同志写的《过雪山草地》,在描写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巨大的困难所表现出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诗句: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练不怕难……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以及毛主席著名的《七律·长征》中的“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诗以咏志,歌以传情”,语言是诗词的身体,思想则是诗词的灵魂。在主题教育班会上,让学生们经常吟诵甚至演唱这样的诗句,不仅能加深他们这一代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创立新中国付出巨大牺牲的了解,还能激发他们对现阶段在学习上遇到的小的挫折时能从容对待,培养新时期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又能更深层次地理解诗歌的含义,同时也丰富了我们主题班会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和有效性。  
二、发掘榜样角色力量,培育班级的“革命硬汉”
        在优秀的文艺作品中找寻育人的养份是我在班级德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学生对影视作品中主角人物的“信仰”,我加以正确的引导,就能形成独特的班级文化。
        2005年拍摄的传统革命题材剧《亮剑》在全国公映,取得巨大的社会反响,面对强敌敢于亮剑的李云龙,虽然是虚构的人物形象,但让很多电视观众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古代剑客们在与对手狭路相逢时,无论对手有多么的强大,就算对手(方)是天下第一的剑客,明知不敌,也要亮出自己的宝剑。即使是倒在对手的剑下,也虽败犹荣,这就是
亮剑精神。这就是我们的军魂,我们从弱小逐渐走向强大,我们靠的是什么,我们靠的就是这种军魂,靠的就是我们的军队广大战地指导员的战斗意志。纵然是敌众我寡,纵然是身陷重围,但是我们敢于亮剑,一句话,狭路相逢勇者胜。亮剑精神,是我们国家军队的军魂。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将《亮剑》精神注入班级的德育内容,成为我们的“班魂”,培育出在学习中我们学生的“硬汉”楷模。我在学生中空闲时间,要求他们阅读《亮剑》原著,同时有选择性的观看影视作品(时间关系),并在主题班会活动各抒己见,发掘作品中的不怕困难的革命传统精神。现在的中国,确实需要这种精神!何尝不是呢?现阶段的中国虽然如日东升一路凯歌,但是危机伴随着机遇如洪水猛兽般袭来,内在的外来的威胁时刻在考验着中国人。面对威胁面对危机我们中国人怎能安步当车?怎能不居安思危枕戈待旦?“敢于亮剑”这就是我们的回答!我们的精神!在我们解放军将军行列里,像他这样的将领很多,凭着他们顽强的毅力,凭着他们对国家对民族对党的忠诚,他们通过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在战争中学习文化,在战争中升华自己,最终成为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这是值得我们骄傲的。我就是要让这种精神能融入我们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像主人公一样不畏艰难强敌,激发我们学生的斗志,面对再大的困难也能做到“狭路相逢勇者胜”,克服学习中一个个困难和挫折,并能用这样的精神支撑学生们跨过高考。
三、发扬传统友谊,成立互助帮困小组,不抛弃不放弃
        2006年出品的现代军队题材剧《士兵突击》,《士兵突击》是一部好电视剧,更是一本好书。兰小龙用一部的完全没有情爱的小说,打动了很多人,更打动了我。喜爱那里的每个人,单纯而执着为了自己梦想做有意义的事的许三多,为目标而不断努力的成才,要让一个个“烂泥”似的人成为真正的人的史今……,它讲述了许三多由一个孬兵变成一个兵王的故事。许三多由招兵进入军队。可从新兵连刚出去他就被送到孬兵的天堂—草原五班。那里没人喜爱他的固守成规,没人理解他的坚持。可他却正因他的坚持,于是他从那里走进了钢七连,而他的第二个班长史今,正是践行了钢七连“不抛弃不放弃”的诺言,让许三多这样的“差等兵”成为尖子后,最后走进了老A,成为“兵王”。
        在日常的学习中,特别是在高中学习中,各层次的分化是十分严重的,由于高考竞争的特殊性,让班级文化建设也十分的难以把握。不放弃每一学生,要让每一名学生在高考中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水平,要把班集体建设成一个竞争有序、互相帮助的良性集体,就要让有力量的主流思想来充斥全班,钢七连的“不抛弃不放弃”就十分符合。我要求全班“优等生”人人学史今,用最大的包容心,来帮助班上的“困难生”,并能在学的差的学科上实现“精准扶贫”,要求“困难生”们也能自强不息,从基础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让“共同进步、携手迈进大学门”成为班上的主流正能量思想。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传统是我们学校德育的重要宝藏,我们要深挖里面的精髓并加以利用和推广,为我们的学生成长提供充足、健康的养分,让他们能够茁壮地成长,这也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而作为学校育人重要单位——班级,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学校的各种教育政策是要通过班主任高超的工作艺术才能有效地执行和灌输,要把我我们的高中学生培养成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个体,实现他们青春梦想,有效地利用好我们老一辈无产阶级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在基层实践育人工作中十分有效的方法。

    本网站为非盈利的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系来自实验学校和网络,转载其它网站文章旨在传播更多教育教学信息,以服务于全国各类学校。本网站中的文章及相关资讯内容(包括转贴文章)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网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网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
版权所有:中国学校发展网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010-51945040
京ICP备202003598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