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合川区高阳小学 作者:邓旋 更新日期:2019-10-09
一、 调整教材教学顺序,调整教学内容。
教学设想与构思都是理想化的,教师应根据学生音乐能力、学校教学场地、设备、教学时间等现实操作的可能性,在保证每个学期或每个学年甚至整个小学阶段能完成音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调整教材教学顺序。如《我家门前有条河》,教材中有50个格,要求数l~50的数字,并同时按节奏读儿歌、做动作表演等,如果学生数数难度较大,就可以减少教学内容,或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或留待以后进行。突出音乐教学的特点,对教学材料进行加工和丰富。挪威作曲家辛丁的《春天悄悄来临》,学生无法很快领会,可增加与春天有关的其他欣赏曲;在《红灯停绿灯行》游戏中可增设十字路口、跑道等,帮助学生进行默唱与大声唱的练习。《我们才不怕大灰狼》增加观看《三只小猪》动画片的环节,帮助学生加深对音乐的理解等。《红灯停绿灯行》一课中,黄灯虽然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但与歌曲学唱、音乐游戏关系不大,就不必在课堂上出现,不必与现实生活完全吻合。
二、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尝试多种构思重组教材。
任何一个切入点都可发展设计多种样式。教师重组教材,许多设想纷至沓来,尝试多种构思,可以帮助教师理清头绪,选择最佳方案。第二册《红灯停绿灯行》,教材显示有三个层面的教学内容:一是歌曲学唱,二是大声歌唱与内心默唱,三是社会行为规范。而除去教材表面的这三个内容,隐含在教学过程中,还有歌词的记忆,歌曲的学唱、按歌曲的节奏走步、内心稳定的节奏感,与交通规则有关的游戏,了解小学生社会行为规范等等内容。第一个方案是,以歌曲学习为重点,把歌词的朗读,歌词的创编,旋律的听唱和模仿,上、下句的辨析,歌曲的接唱为主线,穿插着游戏、走步以及相关的社会行为规范等内容;第二个方案是以培养学生内心节奏感为重点,那么听音乐走步,音乐的进行与休止,红灯停绿灯行的游戏,大声歌唱与内心默唱,就是教学的重点,穿插着听唱歌曲、了解相关的社会行为规范等内容;第三个方案是以学生创造性的培养为重点,那么就可以把听旋律创编歌词,根据旋律填词,根据歌曲设计动作走步,如何处理音乐进行与休止等内容是重点。应该说对教材的这几种理解和处理都是符合教材要求的。取谁合谁,取决于教师对自己的了解和教学侧重的选择。偏重演唱的,可能选取方案一;偏重舞蹈的,可能选取方案二;偏重创造的,可能选取方案三等。教学重点的确立,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顺序的编排,体现了教师对音乐的内涵及表现的个人偏好与侧重,也体现了对教材重组和再创造的过程。
三、 根据地方音乐文化习俗,选取恰当的角度和材料,进行富有特色的教学。
同一个教材,除了体现教师个人情感体验和教学处理的特色外,还应该具有当地的地方特色。参加实验的教师,有的已经做了这方面的尝试。例如,海南是黎族少数民族的聚集地,黎族人在“三月三”跳起竹竿舞,音乐教师把竹竿舞弓队课堂或做律动、或创编节奏,或把学生带到节日聚会上,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上一堂生动的音乐课;“舞狮”是南方逢年过节及各种喜庆场面都能见到的壮观场景,在第一册《过新年》中,天真活泼的小学生扮成生龙活虎的小狮子,滚、爬、踢、打地表演狮子,十分可爱。北方的《过新年》就可以“扭秧歌”,听听秧歌节奏,学学秧歌舞,学生乐在其中。北京的《国旗国旗真美丽》就可以到天安门广场看升旗,听国歌唱国歌,身临其境地感受国歌响起时雄壮威严的气氛等等。四、根据学生的各种情况进行教学方法的选择贯彻以审美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音乐教学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音乐能力、性格爱好、教学内容的难易等各种情况选择、创设情感教学的种种氛围。
1. 熟悉儿童的个性,了解其生理、心理的需求,尤其寻找儿童兴奋点,响应学生汲取知识与感性体验的方式、让师生彼此融合,营造一个自由开放的学习情境。小学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不受约束,朗读、唱歌、欣赏、创造等都可似配合律动来进行。这个时期也是训练儿童感受节奏、记忆旋律、模仿音高、动作的好时机。具体音乐儿童会有具体反应,这更值得教师观察和研究,因为儿童的兴奋点恰恰是教师与学生达成共鸣的好时机。如第一册《我们才不怕大灰狼》是动画片《三只小猪》的主题曲,儿童在欣赏、观看动画片时,最惊心动魄的既不是三只小猪盖房的悠闲、快乐,也不是大灰狼的仓皇逃跑,而是大灰狼吹倒房屋、追逐小猪与小猪逃脱凶险的矛盾冲突,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围绕这一环节设计的音乐教学肯定能引起学生的广泛参与,教师可充分展开和突出这个环节的教学。
2.学生感到困难的环节,是教师充分展示个人才能和想力的机会。教师以引导为主,提供多种方式方法启发和帮助学生学习,应该重视学生个人适应社会的能力,鼓励他们发展自我思考与自我决定的能力,真正弓践学生无限的学习潜能。如上面提到的为了帮助学生记《小蚂蚁》的歌词,教师精心设计的诸多环节。
3.除了这一时期儿童生理和心理的共同特征,更要关注儿童在某些事物方面表现出来的个性特征。教学中安排学生操作为主的空间,鼓励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和创造性。重视个人的学习历程即创造才能的表现,个人内在体验与情感的真实性的表现,充分尊重,尽情流露,进而激发学生个人多元智能的真实展现。如《三只小猪》中如何搭建房屋,如何制造风沙吹扬的效果,可由学生自行设计。如歌曲《红灯停绿灯行》,大声演唱与心理默唱的部分可交给学生扮演的“交通警察”去处理;歌曲《小动物唱歌》由学生自由摆放强弱标记,设计音乐演唱的强弱。
4.教师以学习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讨论为主的教学方法,把教学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老师可以从孩子本身汲取许多失落的童年和褪色的重心,也可以从孩子的脸上解读另一份人生成长的喜悦,还能从儿童身上受到很多启发,教学相长。如听听学生带来的歌曲,谈谈对不同歌曲的态度和看法,讨论流行歌星名声鹊起和销声匿迹的原因等,谈谈哪位同学有音乐专长,哪位同学有组织能力,如何开展班组音乐会等,都可以和学生共同商量,共同决策。
五、反思个人教育教学行为反思能力的养成,是确保教师不断再学习的最基本条件。教师在个人反省或集体反省的过租中,可以发现个人他人的优缺点,从而拓宽专业视野。激发不断追求、超越的动机。反思的重要意义在于,把个人的专业经验与教育理论进行转换,不断修正和调整,促使实践与理论螺旋式的上升,获得理论与实践的高层整合。建构并持续发展个人的专业实践理论,有效地将个人的专业经验转化为专业知识,并将其作为进一步反省与提高的基础。例如,综合课教学设计应注意哪些问题?每位教师都值得在实践之后进行理论总结。
六、音乐课的评价标准一堂好课具有示范作用,能为教师备课、上课、评课提供依据,并带动整个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什么样的音乐课才是一堂好的音乐课?以什么标准来评价一堂音乐课?这是许多教师关心的问题,也是直接影响到新教材实验的问题。过去评课主要是评教师,评教师讲课的水平,其次是评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如何,侧重对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要贯彻以审美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
七、素质教育下的课堂教学,需要的是完整的人的教育,不仅是让学生获得一种知识,还要让学生拥有一种精神、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不懈追求的精神。一堂好的音乐课应该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步,教师在学生的愉快中感受童趣,体验成功,享受音乐。教师与学生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的课堂气氛,情境交融,共同享受课堂教学,享受音乐。结束语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贯彻和落实《音乐课程标准》,这需要在音乐教学理论与实践中长期地、不懈地探索和研究。在新教材实验初期,尤其是这两年,教师面临着各方面的困难,教育观念的更新、教材的适应,学校管理、教学设备相对滞后等客观条件,尤其是对《音乐课程标准》的理解、对新教材的把握,存在着争议和分歧,这更令教师感到困惑。出现这种局面是难免的,也是教材实验所需要的。教育管理的各层组织、各个成员都在重新学习、更新观念,需要时间和实践来检验人们的认识,而且出现分歧、发生争议,能促使我们深入思考,“事物越争越明,道理越辨越清”,学术探索只会对发展教育事业带来好处。此外《音乐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也有一个逐渐适应现实生活和教学实践的过程。
最后,我希望教师们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困难以及个人的经验总结,及时与大家探讨、交流,这样才能加快音乐教育改革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