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合川区高阳幼儿园 作者:王小红 更新日期:2019-10-09
内容摘要:在幼儿园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重庆市合川区的广大农村地区,有丰富的乡土课程资源,这些资源贴近农村幼儿的日常生活,符合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内在需要,方便幼儿学习。开发和利用农村乡土课程资源,不但有利于农村幼儿教师的就地取材,降低教育成本,增长其教育能力;还有利于农村幼儿的身心全面发展,增强幼儿对家乡及家乡文化的真实感和亲切感。因而,在农村幼儿教育中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 开发利用 乡土课程资源
幼儿教育是以符合幼儿认知特点的感性认知教育。幼儿教育应以幼儿的生活环境为主,引导他们接触身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以自身的观察及与他人的交流,扩大他们的感性认知视野,进而增进其自然、社会、和科学常识,并促进其协调全面发展。目前,乡镇中心幼儿园教育以课堂学习和游戏为主,忽略了自然生活环境在幼儿教育中的不可或缺的作用,不利于幼儿正常成长和认知发展。早在 70 年代末,陈鹤琴就建议:“应根据幼儿的特点,多给幼儿感性的知识,创造各种环境和条件,多让幼儿接触大自然和社会生活,多观察,多活动,扩大他们的眼界,增进幼儿的科学常识,发展他们的智力。”这说明开发利用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农村有丰富的乡土课程资源,贴近农村幼儿的生活经验,便于农村幼儿教师选取材料,组织活动,容易引起农村幼儿的学习兴趣,易于激发农村幼儿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利于农村幼儿各方面智力的开发。
一、乡土资源开发利用的缘由及意义
重庆市合川区是一个农村人口大区,乡镇中心幼儿园是农村幼儿园的主体,是乡镇政府和中心学校主办的公立幼儿园,是农村幼教人力、财力、物力最集中的资源地,是农村学前教育的资源和信息中心、示范中心、教师培训基地、教科研中心和家庭、社区幼儿教育指导中心,具有示范、引领作用。了解造成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率低的可能性因素,从园长及幼儿教师现有的专业素养,对乡土课程资源的认识、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动力、整合乡土课程资源的能力、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来探析其深层原因,对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可能性建议,将丰富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利利于开发具有乡村特色的课程,提高农村幼儿教育质量。
农村幼儿教师只有融入大自然。真正了解乡土课程资源的内容、性质、特点及开发方式、原则和途径,了解农村幼儿真正的心理需求,才能开发出适合农村幼儿发展的、具有本土特色的幼儿园课程。再者,只有农村幼儿教育各部门认识到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好处,并积极的推广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才能真正提高农村幼儿教育的质量。
二、 什么是乡土课程资源
乡土课程资源作为教育学上的概念被独立出来应用到教育教学当中,其核心和特色要落在“乡土”二字之上。黄浩森在他的论文《乡土课程资源的界定及开发原则》中这样认为,“乡土”的定义不是凝固的,而应该是动态的;它不仅仅是一个空间上的名词,更多是个体内在的生活表征,包含着区域特点(自然要素)和经验意识(人文要素),它随着一个人居住和成长的过程以及对此的认同和关怀的程度而变化不定。因此他这样界定乡土课程资源:是指农村幼儿园及其师生所在的某一行政区域内所具有的一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反映区域特色的各种资源总和。
因此,我认为乡土课程是乡镇中心幼儿园所在的区域的特色资源。从资源性质方面来划分,它包括当地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具体来讲就是幼儿园周围的动植物资源、气候资源、矿产资源、民间游戏、民间故事、民间文学、民间风俗、民间艺术名胜古迹等;从空间方面来分,包括园所内的资源,既幼儿园设施、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幼儿与幼儿教师的已有生活经验等;园所外的资源具体来说有家长生活经验、技能,社区资源有祭祀、民间歌谣、音乐、庙会、婚嫁等,还有自然资源有小河、树林、动物、植物等所有幼儿感兴趣的,对农村幼儿身心发展有益的资源。
三、 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
首先,幼儿教育管理者对乡土课程资源的认识主要包括对乡土课程资源概念的理解和认知,知道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意义,明白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原则、内容和方法,掌握了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技能等。其次,幼儿教育管理者是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主导者,是否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及开发利用到何种程度关键在于管理者支持态度。教育管理者,尤其是园长对乡土课程的开发利用起关键作用,一般园长不支持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幼儿教师不会主动去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相反,如果园长比较积极主动,并把它作为教师业绩考核的标准与工资挂钩,这样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效果就很明显。
(二)幼儿教师对开发乡土课程资源的认识现状
在乡镇中心园,大部分的幼儿教师缺乏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意识,仅有极少数的教师认为自己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意识较强,还有一部分的幼儿教师认为自己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意识一般。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不但需要幼儿园管理者的支持,还需要幼儿教师具有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意识,只有具有较强的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意识,才能为下一步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奠定基础,更需要幼儿教师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热情的态度和积极的行动,当然光有热情还不行,还要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三) 家长对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支持现状
乡镇中心园的幼儿多数都是留守儿童,基本上都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在家负责接送孩子,许多家长几乎不知道什么是乡土课程资源。幼儿家长对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太理解和支持,家长的思想比较保守,希望自己的孩子进到城市学习,多学一些知识,小学化倾向比较严重。作为幼儿的监护人家长在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许多乡镇上的幼儿家长团体并未为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和谐、良好的环境氛围。
总结,幼儿园的主要管理者是园长,在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中起主导作用;幼儿教师是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执行者,具有主体的作用;幼儿家长在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中起辅助作用,所以幼儿园园长、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对课程资源的认识、能力、动力等在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显得非常重要。
四、 教育建议
在当前关注农村幼儿教育和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的良好形式下,加强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建设,让其真正发挥在农村学前教育领域的“中心”辐射和示范引领作用,更好地带动其他村级幼儿园的发展,这对于乡土课程资源的充分的开发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 开阔信息传播渠道,增强认识
鉴于农村信息传递封闭的情况,首先,乡镇中心幼儿园应该配置电脑,连接网络,供幼儿教师查询资料;建立学信通平台,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教学感言、教育笔记、教育故事和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经验总结等;其次,幼儿园应拿出一部分资金,订阅有关幼儿教育方面的报刊、期刊、杂志和书籍,供幼儿教师阅读和交流。为了督促幼儿教师学习,园长可以定期开会,让幼儿教师讨论乡土课程资源方面知识讨论,熟悉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路径、方法和策略等;最后,幼儿园可以为幼儿教师争取更多的培训机会,学习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方面的技能。如今,国家已经下达文件,开始重视学前教育,尤其是提高农村幼儿教育质量,并纳入义务教育。2011年开展的国培计划,参加就是各乡镇的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就是很好的开始。园与园、乡与乡、乡与县幼儿园之间的交流合作也是开阔信息的主要渠道。
(二) 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增强教师的能力和意识
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小学、中学和大学都已经实行了很多年,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对农村幼儿园来说,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还是一个新的课程任务,所以前期的培训、传播开发利用的各方面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培训农村幼儿教师是我们关注的重要问题。本研究者通过调查,结合实际提出如下建议:首先,国家重视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国培计划中,有目的,有计划的传授乡土课程资源方面的知识,突出其重要性;其次,当地乡镇教育部门聘请专家开展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培训,并定期,按时,颁发毕业证;再者,幼儿园组织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培训,这种培训主要结合本园实际情况进行园本教研,开发出适合本乡镇幼儿学习的乡土教材,并让全乡幼儿教师推广学习。这样,由于教育部门的重视,进行知识的传播,幼儿教师熟悉了乡土课程资源,就自然提高了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
为了调动幼儿教师的积极主动性,乡镇中心幼儿园应建立关于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保障制度和评价体系,激励教师更加积极的参与到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课题中。例如,幼儿园以关注教师的发展为重点,将教师参与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过程及科研成果作为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出有利于发挥教师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多元发展教师评价体系。同时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幼儿领导、同事、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使教师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过程受到领导、同事及家长的监督。
五、结论
总之,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是一个充满挑战的长期课题,为了充分开发好利用乡土课程资源,需要教育界在认识层面达成共识,并吸引社会大众的关注和支持,进一步扩大样本的研究范围。
参考文献
[1] 蒋志琴.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J].辅导员下旬刊(教学研究)
[2] 乐亚琴.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的建设与探索[J].学前教育研究
[3]梁小玲.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农村幼儿园特色区域活动[J].科学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