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优质论文 >

[内容提要]:长期以来,数学教学改革偏重于对教的研究,当前,有许多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因受本身的基础或思维习惯的限制,或对数学理性的感知不够,造就许多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会感觉枯燥无味,对此,需要我们教师在备课环节下足功夫,设计好一堂课的每一个环节,做到课前入趣、课中生趣和课后余趣,让学生在趣味中学数学,在学数学中感受到趣味。
[关 键 词]:入趣、生趣、余趣
 
数学作为一门理论学科,在探索抽象概念之间的关系时,有时并不考虑这些抽象概念在现实生活中是否存在对应的本物,这难免为学生学习起来带来一定的难度或感觉枯燥无味,如何提高教学效果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多年的教学中,我是从一堂课中的导课、新课讲解、课堂小结三个主要环节入手,进行有趣精心的设计,让学生在“三趣”中学数学,在学数学中培养兴趣。
一、让导课引人“入趣”
俗语说: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导课是一堂课的序幕,好的导课设计可以承上启下,可以激发学生思维。无论是复习导入,还是开门见山,都应该是最基本的对后一节课的学习起作用的概念或兴趣话题(或练习),通过对它们的复习学习或引入,然后过渡到新课。如:在讲分式方程的解法时,可设计如下一组复习旧知识的提问:        
1.什么叫方程?什么是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2.你都学过哪些方程?解这些方程的基本思想是什么?主要步骤是什么?
3.解方程: (1)    (2)  
4.你能利用前面的方法解方程  吗?          
这些问题,实际上为学习新课作了必要的准备,使得新知识——分式方程和它的解法——成为学生欲望学习的一个心里铺垫,这不仅是知识整体结构的一个自然发展,也使得新知识成为一个容易从旧知识进入的"最近发展区"。
再如在引导学生学习“方差”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
例:现需要从两名狙击手中选择一名参加大比武,两名狙击手分别进行了五发子弹的射击比赛,成绩如下:(单位:环)
甲:  8     10    9     10    8
乙:  8     9     10    9     9
假如你是考官,你该选择谁呢?你的理由是什么?
学生一看题后兴趣大增,分别用前面所学过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极差”进行分析,议论纷纷,感觉两位狙击手的成绩没有什么明显的优劣。我这时给学生也故意进行了同样的分析:“从总分、平均数、中位数、极差来看他们完全一样,只是众数有些区别,但这并不能说明谁好谁差,这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这时,我故意也停顿了一会,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有没有对数据更精细的分析方法呢?那好,我们今天来探究“数据的波动”的另一种分析方法——方差,学了之后你自然就能分辨出以上两位狙击手的优劣了”。问题的提出,即复习了前面的知识,又为过渡到新的教学内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激发了学生的认知兴趣和积极情感,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达到进入课堂的最佳状态,并把学生思维兴趣引向对这个问题的探索上。
二、让课堂在源于生活中“生趣”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是数学教学活动产生和维持的基本依托;是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起点和源动力;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数学。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了实际。”因此,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中创设教学情境,让数学走进生活,让学生生活中看到数学,接触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在讲"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时,为了让学生理解透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我举出了现实中许多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如学生熟知的路程、速度与时间,压力、压强与面积等关系量),让学生自己分析探讨,形成因变量 y 与自变量x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并与正比例函数关系式比较后,由此让学生归纳并得出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就亲切自然、水到渠成了。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但并不等于生活本身的摹本。它是对生活中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提炼。因此,它高于生活、概括生活,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在教学中,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接通生活的源头活水,就会使原本枯燥单调的理论变得鲜活生动起来。比如初中数学中的“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kx+b(其中k、b为常数,k≠0),这些符号之间是怎样的一种关系,这个表达式能够描述和解释怎样的现象和事实呢?我举出了如下的一个例子, 我们设定:
y: 代表一个餐厅服务员一个月的薪水
x: 代表餐厅一个月的营业额  (或一个服务员通过其服务所带来的营业额)
k: 代表从营业额中提成的比例
b: 代表基本工资,或称之为底薪
也就是说,餐厅服务员一个月的收入=底薪+营业额按一定比例的提成。这就是一个生活中比较合理的、常用的、双赢的雇主和雇员之间的关系:作为餐厅的服务员,如果能以自己优质的服务,赢得更多的回头客,收入也会更多;即使由于其他原因,餐厅的营业额不佳,服务员至少还有基本工资。
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很好地理解这个表达式的意思,也能真切地感受到数学学习对于生活的意义。生活中类似于这样的实例很多,如果我们在教学中经常联系生活,学生就能感受到数字的意义,就能发现数学尽管十分抽象,其实它来源于生活。联系生活,也能培养学生生活的智慧,当他今后成为一个经营者或者是就业者时,他知道怎样去处理类似的问题,达到真正学习数学的意义。而当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意义时,学生的学习就会是快乐的,也是更有效的。更重要的是,在课堂中与学生密切相连的生活事例,对学生而言,有一种特别的亲和力,它能够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从而使课堂的探究活动更加有趣,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让课堂小结留有“余趣”
一个高明的设计,常把最重要、最有趣的东西放在"末场",越是临近"终场",学生的注意力越是被情节所吸引,甚至感觉一节课过得太快了,那就真正把课堂驾驭到家了。而这个环节往往被很多老师所忽略,要么粗枝大叶地应付了事,要么以练习或作业代替。随着现在课堂教学的多元化,课堂小结的形式也各有千秋,因人而异,因科而异。我想一堂课的小结不仅要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外,还要让学生对整堂课内容有一个整体掌握,对本节课内容产生兴趣和对下一节课学习激发欲望。因此,需要我们打破常规,设计好课堂小结的方式,让其留有余味,更有趣味。
1.呼应式小结。以解答导入课题时所提出的问题的方式结束全课,形成前后呼应。如探究"全等三角形判定(一)",我在导入时提出“在砌房子安装门架时通常在门架的斜钉两根小木条,有何用处?”我让学生带着问题与我一起探究完“边边边公理及其应用”后,小结时由同学们用边边边公理来解释三角形的“稳定性”。再用三角形的“稳定性”来解释导入时提出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样,使学生学习有了成就感,进一步增强学习的信心,让学生在答疑解惑中即掌握了知识,又增加了学习兴趣。
2.探究式小结。在我们的教学中,其实有很多的问题结果或结论不必直接在课堂中明示或“灌注”,在课堂结束时可以故意留下一些问题,让学生去探究,去发现问题或获得结论,这样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比如我在讲完勾股定理后,出示我国著名的斜拉式大桥--南浦大桥的图案,要求学生利用勾股定理,设计求一根根斜拉的钢索的长度的方法.再如,讲完全等三角形第三个判定定理后,给出问题:判断三角形全等需三个元素,其中至少有一边,那么假如两个三角形有两边和一条边的对角相等,这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这些问题,不必要求学生立即明确对否,而是留有余地,让学生去探究,寻求答案。
3.衔接式小结。创设一种情境,让学生在掌握本节课内容的基础上并根据事先设计好的疑问使学生急于求知下次课的内容,这种结局给学生一种暗示,也为下节课教学作了铺垫,与小说或评书中正当精彩时出现“欲知故事发展如何,请听下文分解”有妙似之处,这也是课堂教学中设计最巧妙的一种结局方式。
现行《教学大纲》中,对一般的课堂教学过程明确地指出"坚持启发式,提倡讨论式,反对注入式",这是由"要结合知识教学、技能训练充分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引出现代教育理论中的"要把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当作认识事物的过程来进行教学"的观点而决定的,这就有待于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从知识的逻辑出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充分挖掘出教材的内涵,设计好课堂教学,寓兴趣于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让学生在兴趣中学好数学,为终身学习数学打下基础。
                                                          广西全州县特殊教育学校: 蒋 红

    本网站为非盈利的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系来自实验学校和网络,转载其它网站文章旨在传播更多教育教学信息,以服务于全国各类学校。本网站中的文章及相关资讯内容(包括转贴文章)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网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网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
版权所有:中国学校发展网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010-51945040
京ICP备202003598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