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体育不仅是为了增强体质,也是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精神文明教育的重要手段。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着许多有利的条件。学生的各种不同观点、信念、情感和意志品质,重视德育教育创新之处。
【关键词】: 寓德育于体育教学中 德育 创新
体育不仅是为了增强体质,学生的各种不同观点、信念、情感和意志品质,通常不是表现在口头上,而是表现在他们的实际行动中。因为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毫无疑问的,半个世纪以来,国家一直是这样要求的,广大体育教师也一直是这样做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德育与体育又是学校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教学中贯彻德育,应该做到以学生为本,这样,才能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系统地构建德育教育的环节。通过把学生推上德育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到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总结。
德育创新,就是要在“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前提下,把德育本身的目标与体育学科教材所含的德育因素,自然、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德育内容在潜移默化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在体育教学中既要发挥其德育教育的优势,有效利用其可能性,还要根据事态形成发展过程适时进行教育,因此每位教师都应当在课中把握住有利的时机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教师应该创造民主的课堂气氛,把激励带进课堂,把快乐带进课堂,在宽松、和谐、合作、民主的课堂气氛里使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培养增强体质的兴趣,从而主动参与体育锻炼过程。
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作为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教师应举止大方,谈吐文明,教学中,讲解清楚、示范规范、言行一致,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达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亲其师,信其道”、身教重于言教”。这两句话同样证明良好的德育形象在课堂教学中的深刻意义。做为一名体育教师既要有一般教师计策严肃的风度,又要充分体现其职业的特点——健康而朝气。通过教师的仪表来感染学生,并增强学生对仪表美及其重要作用的正确认识。德育创新,应注重营造体育教学德育氛围,开展校园运动会和技能比武活动,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努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鼓励学生展示个性、发掘潜能;支持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努力提高主体意识和组织协调能力;促进其人格的健康发展。同时加强学生实训阶段的德育创新,一句由衷的赞美,便可使丧失信心,挫败的儿童悬崖勒马,表现不错的孩子更加积极上进。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敏锐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表扬、鼓励。在运动之前用适当的语言鼓励和表扬,使其放下心理包袱,轻松地完成运动,从而调动起学生地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学生实际出发,对进步学生鼓励,培养他们的责任心、荣誉感及自觉学习、刻苦拼搏的精神。批评时,根据学生心理,把批评放在赞扬之后,可取得很好的效果。如有一学生的体育技能较好,但纪律观念差,在集体中不能与同学友好相处。我赞扬他的长处之后,点出要当一名优秀学生,还需得到同学们的信任和支持,学生听后,慢慢自然收敛。给他们机会首先要肯定他们的参与精神,保护那份可贵的好奇心,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始终才能保持着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和努力探索获得成功的强烈愿望。新课程要求教师的教学方法必须有所变化,要注意创新有效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热情,让学生参与实践,对自己进行自我教育,从而达到发挥德育功能的作用。德育的高明之处在于“润物细无声”。要使学生置身于充满爱的气氛和富有情感色彩的情境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感染和熏陶。教师要根据教育要求设置教育情境,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去滋润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在强身健体真理的光辉中获得对世界、对社会、对人生的科学认识,为学生的健康成长着想,循循善诱地引导他们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因此,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学生身边的事例来进行教育,使他们感到亲切,也可以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同时,情感的渗透还可延续到课后,教师应与学生做知心朋友,经常与学生交流感情,掌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并寻找恰当的机会,结合课文内容,在师生情感交融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教育。
体育教育以其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社会,内容的丰富性、新颖性及变动性,受到了学生的重视和喜爱。一定要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初中生的主体作用,通过他们主动性的参与,来实践体育教学中的德育目标。需兼顾教学导向与学生实际,实现全面均衡的连续性发展。可以通过互动,真正尊重学生的内心体验,转到自主参与的学习方向。开放式的教学氛围,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加有效地引导学生实现道德行为和认知的统一。体育教学中德育创新不仅是学校体育改革的需要,也是体育教育观念更新的需要。将德育的内容寓于整个体育教学之中, 在“传道”、“授技”、“培能”的教学过程中实现优化的育人效果,提高学生身体、心理素质, 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培养独立从事科学体育锻炼的能力, 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