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单位

当前位置:主页 > 科研单位 >

一切为了特殊孩子的健康和发展

重庆市渝北区特殊教育学校

http://www.cqybtx.com/

校长

一、基本情况

(一)办学历史  我校创办于1990年9月,由原两路镇犀牛村小学改建而成(后已被机场征用),原名为重庆市江北县聋哑学校,1995年撤县建区,学校正式改名为“重庆市渝北区特殊教育学校”。1998年7月,由香港影业公司董事长邵逸夫先生捐款50万港币和政府配套资金共236万元,选址现在这儿进行重建。是我区唯一一所九年全日制寄宿式特殊教育学校,办学历史近20年。

(二)办学规模  学校秉承“全纳教育”思想,招收听障与智障儿童。现有9个教学班,其中5个培智班、4个聋哑班;学生79人,其中智障学生47人,听障学生32人。学校占地面积5754平方米,建筑面积2955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73.8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近37.4平方米,绿地面积2510平方米,生均31.8平方米,学校运动场地2500平方米,生均31.65平方米。

(三)师资条件  学校有教职工28人,专任教师26人,本科学历15人,占51.8%,专科学历14人,占48.2%,学历达标率为100%。其中市级骨干教师2人,区级骨干教师3人,中学高级教师2人,中学一级教师2人,小学高级教师15人,小学一级教师7人。师资配备达到国家规定要求。

(四)设施设备配置  2007年,学校按“模式三”的标准,实现了农远工程全覆盖,建有校园局域网、资源接收室、微机教室、多媒体教室。 2009年,教育部为学校捐赠了1套价值23万元的语训设备,市区教委配套,学校建成了语训室。2010年,学校还建成了警务室、保安室、心理咨询室、医务室,配备了校园监控、报警系统。学校还建有多功能室、图书室、实验室、仪器室、律动教室、劳技室、保管室等10多个专用室。11年又建成了班班通,新增1个学生电脑室,为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今年,教仪站为学校配置了两百万元的教学仪器(教学仪器83145.00元,康复器材870560.00元,艺体仪器72372.50元,康复设备80多万元)等。学校各种仪器设备的到位率100%,完好率99%、利用率100%。图书室藏书达2456册,生均近31.1册,本期学校又专门增设了1套价值1600元的心理健康书籍。总之,我校建设配套、教学设施设备齐全、育人环境优美。

二、办学特色

(一)办学理念先进  在“让生命书写坚强与美丽”的办学理念指导下,努力构建适合听障、智障儿童发展的教育体系,学校以“人人爱生活,个个有技能”为育人目标,以尊重学生需求为宗旨,以学生的康复发展为抓手,以回归主流为导向,狠抓教育教学、特教教研、常规管理以及校园建设,实现了持续健康发展。

(二)办学特色鲜明 

学校以《残疾学生的生存能力培养》为特色创建主题,开展扎实有效的创建活动,根据每个残疾学生的身心特点和需要实施特殊职业技术教育,使其学会生存和生活的基本技能,融于社会,能为家庭和社会减轻负担,为将来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主要采取的措施是:

1、制定个别教学计划。我们为接受特殊教育的每名学生建立成长档案袋,制定适应个别需要的教育教学计划。在学生的发展中,为个体学生量体裁衣、量身定做教育教学计划,让每个特殊儿童都能够找到一块心灵的乐园和净土。

2、加大个别化教学科研力度。我们依据班级差异、个体学生差异,选择使用适合新课程的教材内容,并积极从学生实际出发,运用新课程理念,从“为了生活,依据生活,提高生活”的宗旨出发,尝试自主编写教材。并采用多种互动式教学方法,努力补偿学生心理生理等方面的缺陷,使学生得到应有的发展。

3、建立劳技实训基地。围绕“让生命书写坚强与美丽”的办学理念,沿着培养“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的育人目标,将学校荒地近2亩开辟成劳技基地——“苗圃、果园、蔬菜园”,将学校功能室开辟成艺术园——“十字绣、美容、美发、美工、书法”,对学生进行砖工、钳工、种花种树、十字绣、绘画、写字、电脑操作等职业技能训练,增强了学生就业适应能力。

 

(三)办学效果良好  

1、“几率”一直保持高位。近年来,学生巩固率均达100%;各年级学生各学科成绩合格率达100%,行为规范合格率达100%,学生毕业率年年保持了100%:09年、10年、11年分别毕业听障学生9人、8人、12人。毕业学生有的升入高中、艺校深造,多数学生进了工厂就业,成为了厂里的技术骨干,深受用工单位欢迎。

2、素质教育亮点凸显。近年来,学校贯彻“让生命书写坚强与美丽”的办学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扎实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和2+2项目,认真落实教育部聋校、培智班课程计划,开足上齐每门课程,严格按规定开设艺术课,体育课每周四节,每天上午30分钟大课间活动,下午30分钟集中体育锻炼,2+2项目按要求开展,学生体质健康稳步发展。在体育、美术、律动、劳技教育方面形成了与众不同的特色。先后有7名聋哑学生的美术作品荣获“小太阳”杯海内外当代少儿美术大赛金奖。06年、07年、08年、09年、10年学校体育代表队参加“区残运会”获得团体第一名。参加重庆市残疾人运动会获得团体奖,有6名学生分别获得男子1500米、铅球、跳远,女子100米、800米、跳远比赛的金牌、银牌、铜牌等奖。八年级学生鲁雪梅入选重庆市聋人女子篮球队,参加了在新疆乌鲁木齐举行的全国第五届聋人篮球锦标赛,获得第七名。2010年1月,杨茜同学被团区委评为区优秀少先队员。2010年7月,尹方舟获重庆市第四届残疾人运动会三级跳远第一名和第三名,徐胨获重庆市第四届残疾人运动会跳远第二名,幸乾宽获重庆市第四届残疾人运动会1500米跑第三名,桂平勇获重庆市第四届残疾人运动会800米跑第三名。08年我校选送的学生舞蹈《聋童的心声》在参加渝北区文艺调研中获一等奖,10年我校舞蹈《聋童的心声》获重庆市文艺调研二等奖,11年我校选送的节目《闽南学堂》被重庆市教科院评为“唱读讲传”优秀节目三等奖,演出活动受到上级领导和广大市民观众的高度评价。

(四)办学成绩突出  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巾帼文明示范岗、重庆市“三八”红旗先进集体、渝北区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少先队红旗大队、教育宣传信息工作先进集体、教育信息技术先进集体、渝北区绿色学校、标准化学校保健室、首批健康校园、首批合格心理咨询室、平安校园、“十一五”教育信息技术先进单位、渝北区科技特色学校、渝北区首批人文校园、渝北区文明校园、渝北区教育科研先进单位、渝北区残运会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年年荣获全区办学水平评价一等奖。教育部、市人大、市教委等各级领导先后多次深入我校检查指导工作,对我校的各项工作大加赞赏。

三、科研能力

1、研究力量

我校现有教师28人,广大教师热爱特教事业,责任感强,良好的师资队伍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充足的人才资源。学校校长叶其琼多次主研过国家、市、区级课题研究,均已通过专家评审结题,其研究报告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2009年学校成功申报区科协课题《聋哑学生的生存技能培养》,学校广大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正在实施阶段;现在学校已形成了校长一把手领导--教科室具体组织实施--教研组督促落实的管理形式,为课题研究正常、规范、有序开展提供了保证。课题组成员科研意识强烈,专业知识结构合理,是一支可打造的科研队伍。另外,我们将聘请重庆教科院、重庆师范学院专家1人参与课题研究,随时与市教科所、区教研室的联系,请专家、名师指导做到优势互补,形成研究合力。

2、组织保证

学校将成立校长挂帅的课题组,在此基础上相应建立以学科骨干、教研组长牵头的各子课题组,健全课题研究的实施网络;全面调控课题研究的运作。我们还将与市、区教科所(室)教科研专家保持联系,请他们对课题研究进行把关,并从理论上给予具体指导。

3、时间保证

为使课题研究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学校将建立课题运作管理制度,总课题组活动每月不少于一次,各子课题组活动与业务学习相结合每二周一次,学校课题研究辅导讲座每学年1-2次。

                         重庆市渝北区特殊教育学校

    本网站为非盈利的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系来自实验学校和网络,转载其它网站文章旨在传播更多教育教学信息,以服务于全国各类学校。本网站中的文章及相关资讯内容(包括转贴文章)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网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网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
版权所有:中国学校发展网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010-51945040
京ICP备202003598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