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等奖获奖论文

当前位置:主页 > 优秀论文 > 三等奖获奖论文 >

幼儿秩序敏感期的表现及应对措施

学校名称:重庆市合川区南滨路小学 作者:冉茂秀 更新日期:2019-10-21

摘要:秩序敏感期是指幼儿对事物的秩序有强烈的需求,并逐步获得和发展起对物体摆放的空间或生活起居习惯的时间顺序的适应性。对于幼儿来说,秩序是生命的一种需要,就像呼吸需要空气一般,当它得到满足时,就产生了一种自然的快乐,这种快乐意味着一个人对他自己环境里的所有细节方面都能支配。孩子需要一个有秩序的环境来帮助他认识事物、熟悉环境。一旦他所熟悉的环境消失,就会无所适从。1岁~3岁的幼儿由向内的秩序感逐渐转向向外的秩序感,有强烈的追求外在事物秩序化的欲望,对物品摆设的位置、动作发生的顺序、人物的呈现、物品的所有权等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如若遭到挑战就会感到不安、焦虑,甚至会表现出极端的激烈反应。由于幼儿在这一时期的难以变通甚至不可理喻,也可称之为执拗敏感期。而幼儿常常出现的执拗的行为,就是孩子的秩序感被破坏的表现,孩子执拗的这个阶段可能是家长最为苦恼的时期,因为执拗的要求具有不可逆性,让人感到无奈。但是,成人还需要尊重孩子这一生命现象为首要。因此,家长和幼儿教师还需要了解幼儿的各种敏感期,并加以合理的引导,切记不能走进教育的误区。

关键字:秩序敏感期;执拗;具体表现;教育措施;

 

一、 什么是秩序敏感期

秩序敏感期是指幼儿对秩序极端敏感的一个非常重要和神秘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幼儿对事物的秩序有强烈的需求,并逐步获得和发展起对物体摆放的空间或生活起居习惯的时间顺序的适应性,即秩序感。按照蒙台梭利的观点,儿童具有两重秩序感,内部的秩序感和外部的秩序感。内部的秩序感使儿童意识到自己身体的不同部分和它们的相对位置;外部的秩序感则指向幼儿对外部世界存在的规律和关系的感知与理解。秩序感的表现形态有安全感、归属感、时空感、格局感、规则意识等。3岁至4岁的幼儿进入执拗的敏感期,有些孩子在快3岁就提前进入这一敏感期。表现为事事得依他的想法和意图去办,否则情绪就会产生剧烈变化,发脾气,哭,闹。这时家长和老师要给孩子足够的耐心和关照,也要学会一些安抚的技巧。儿童执拗的敏感期,可能来源于秩序感。在建构秩序感这一特殊品质时,儿童的过分需求常常被认为是“任性”和“胡闹”,但我们觉得,用“执拗”这一概念来得更准确一些。儿童在这一时期常常难以变通,有时会到难以理喻的地步。我们并不知道它的真正原因,但我们确切知道,儿童的心理活动一定是有秩序的,当他没有超越这种秩序时,就会严格地执行它。

二、 幼儿在秩序敏感期有哪些表现

(一)执拗

开学初,由于分离焦虑,大部分孩子都有哭闹现象,阳阳小朋友的表现就显得与众不同,别人都是哭着找妈妈,老师哄一哄,抱一抱,情绪就会好转。但阳阳无论你说什么,比如:老师说:“我给妈妈打个电话,让妈妈第一个来接你;要不你给妈妈打个电话;我带你出去玩会;我让妈妈第一个来接你等等”,它总是哭着说:“我要妈妈、我要妈妈”。无论你说出多种解决方法,他的回答就是“我要妈妈”,直到他自己想不哭了为止。 

(二)什么事情都说不

在实习的时候,遇到过这样一个事情。两岁多的点点,从来幼儿园的第一天就哭的很厉害,不管谁怎么哄他都不行,几乎是一整天都是哭,而且还绝食,什么东西都不吃,老师说什么,他都回答“不”,变得非常的执拗。

这以上的情况,我们不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幼儿园都是经常见到。通常从两岁开始,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不断加强,自我意识与他人意识逐步分化,对父母的建议和指令会常常不听从、固执己见甚至开始反抗的现象,心理学家称之为“秩序—执拗敏感期”。作为父母,要认识到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一个正常现象。

(三)凡事要讲顺序

 两岁多的豆豆,一天上学,因为时间比较晚了,妈妈就抱着豆豆下楼,而豆豆却偏偏要嚷嚷着自己下楼,最后,当他妈妈把豆豆放下来的时候,他却坚持要再回去,吵着要重来一次。妈妈没有办法,只有把他抱回楼上,放下来后豆豆露出笑容,自己一步步的走下来。

孙瑞雪认为,秩序敏感期的儿童,喜欢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尽管有时候这种意愿看起来是“不可理喻”的胡闹,但一旦被拒绝,就会产生烦躁不安,奋力反抗,大哭大闹,难以平息的执拗行为。因为3岁左右孩子的思维是“直线型”的,而且“不可逆转”。孩子们做某些事时,在他的头脑中会形成预先的“设想”,如果这些设想被人打破,他就会“执拗”。比如:看动画片不能被打断;吃饭必须要用自己平常喜欢的那个碗,否则就不吃;上楼梯时不能大人先上,否则就必须退回来;听到门铃声必须是孩子来开门,如果成人开了,他们会哭着要求大人出去,重新再开一次。 

三、秩序敏感期的重要性 

  “秩序是天国的第一要侓”。秩序敏感期,是蒙台梭利博士最先发现并论述的现象。蒙台梭利认为,在儿童的生命发展历程中,秩序在儿童人格的形成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儿童需要一个有序的环境来帮助他们认识事物、熟悉环境。一旦他们熟悉的环境消失,就会令他们无所适从而难以适应环境。儿童会因无法适应环境而害怕、哭泣、甚至大发脾气,因而蒙台梭利确定:儿童天生就有对秩序的要求。

秩序感在于认识到每样物品在它的环境中所处的位置,记住每件东西应该放在哪里。这意味着一个人能够适应自己的环境,在所有的细节方面都能支配它。心灵的适应环境是这样的:一个人能闭着眼睛四处走动,仅仅只要伸手就能拿到他所要的任何东西。这样的环境是平静和快乐所不可少的。反之,儿童所看到的紊乱会成为他们发展的一个障碍,成为他们的行为发生偏差的一个原因。

如果儿童看到某些东西放置凌乱,这相当于一种刺激,也是儿童活动的一种信号。但是,当秩序这种内在需要得到满足时,他们就会产生一种真正的快乐。事实上,在蒙台梭利教室里,那些年龄大一点的儿童,在做完练习之后,会把教具整理归位。这是他们所执行的一个最高兴和自发的任务。

儿童的秩序敏感常表现在对顺序性、生活习惯、所有物的要求上。如他需要操作材料时,让他知道从什么地方去拿,操作结束之后,他会自动整理好,并放回原处,这就是对秩序感的一种培养。蒙台梭利认为,如果成人没有提供一个有序的环境,孩子便“没有一个基础以建立起各种关系的知觉”。当孩子从环境里逐步建立起内在秩序时,其他智能也因此而逐步建构。

大自然已经赋予儿童对秩序的敏感性。这是一种内在的感觉,它能区分物体之间的关系不仅仅限于物体本身。这种敏感性使得环境各个部分相互依赖,使得外界环境成为一个整体。如果一个人能适应这种环境,他就可以指引自己的行动去达到特定的目的。如果一个人的脑子中只有不同的图像,这些图像却又杂乱无章,怎么能带来益处呢?这种情况就像在一件屋子里面摆家具,如果一个人不懂的家具之间的秩序关系,那他的生活也一定一团乱。由此可见,处于秩序敏感期的儿童,需要稳定的或富有结构的生活环境。在蒙台梭利看来,如果儿童在秩序的敏感期内能形成良好的秩序感,那么他们终生都将是一个规范、有序和温和的人。反之,如果错过了秩序的敏感期,再想培养一个规范有序、有条不紊的人,就会变成难以企及的事情。

四、怎样正确对待幼儿的秩序敏感期

(一)端正对秩序敏感期的认识

成人,尤其是父母和幼儿园的老师应该端正对秩序敏感期的认识,意识到秩序敏感期的存在是与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密切相关的,是孩子成长中难以逾越甚至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阶段。面对孩子在这一时期出现的种种看似不可理喻的行为,要试图去更多的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如果孩子产生的是合理的或非原则性的需求,要接纳孩子的情绪并尽量满足他们在秩序敏感期的“有序的愿望”,顺应其秩序感发展的需要;对于原则性的需求,如果不能满足孩子,就要学会灵活变通,通过拥抱、讲道理、转移注意力、寻求代替目标等平息孩子的情绪,切记蛮横镇压。如果成人缺乏应有的细心和耐心,致使孩子宝贵的秩序敏感期没有得到应有的呵护和培育,就会使潜藏孩子内心深处的、还没有完善和秩序感慢慢沉没于意识的底层,为以后生活和学习埋下“祸根”

(二)创造一个有序的环境

1、保持秩序

(1)尽量保持环境的秩序,包括居室环境、人际交往环境,以及能控制的户外环境,也就是说,在孩子处于秩序敏感期时,尽量让他处于他所熟悉的环境中。

(2)照顾孩子以及与孩子交往遵循一定的顺序和习惯。

(3)不要忽视孩子不明原因的不愉快表现,可以联系环境的变化,找到具体原因,并尽力消除影响因素。

(三)重视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1、作息有规律

(1)制定一个作息时间表

  孩子的身体本身有自己的规律性,知道何时休息何时醒来,这就是“生物钟”,我们要做的就是了解孩子自身的规律并根据具体的气候变化,制定适合孩子的活动日程和作息时间;然后,我们要和孩子一起执行这个计划,使孩子养成自己的生活习惯。一年之中起码需要三个不同的作息计划:夏季、冬季、春秋,作息计划时间表要根据不同的气候而不同。

(2)大人的榜样作用

  孩子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建立生活秩序应该从大人开始,让孩子逐渐靠拢过来。在自制力不能完成任务的时候,还可以借助外力。所以大人应该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作息时间规律,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一旦习惯形成,孩子对规律的生活的喜爱会持续终生,成为他的本能要求。同时,有规律的生活会引起孩子有规律的反应,使得我们照顾的工作更加有序,从而可以轻松的应对。

2、用餐习惯要早早的培养

(1)用餐习惯的培养

和大部分的习惯养成一样,用餐习惯、餐桌礼节也应该在适当的时机及早加以练习,从孩子自己会抓的时候,就让他养成饭前洗手、饭后漱口等卫生习惯;等到孩子可以自己安稳的坐在椅子上时,让他坐在椅子上进食,而不是爬来爬去。

(2)拒绝边吃边玩

不要让孩子边吃饭边玩或者边看电视,这样不但影响消化,也会让孩子食不知味,失去进食的乐趣;更甚的是,失去与家人共同进餐的情感交流机会。

3、个人物品摆放的培养

  孩子从能够自主行动开始,就应该给他一些专属自己的物品,以培养他的独立和责任心。我不仅仅要告诉他那些物品是他的,他可以决定怎么使用,而且还要告诉他这些东西可以放在什么地方。培养孩子管理自己的物品,还能促进孩子的自我意识的发展。尊重孩子管理和使用自己物品的权利,还会让孩子学会与人相处之道:和平共处的基础是尊重,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尊重别人对私人物品的所有权。这一点在孩子的交往中非常重要。没有“私有物品”和“私人空间”的孩子,很难理解和别人在利益上的冲突,很难真正的尊重别人。只有得到足够尊重的孩子,才能学会尊重别人。

因此,在幼儿的秩序敏感期,理解并尊重儿童秩序感敏感期的特殊要求,尽量满足孩子对事物固定秩序与完美无缺的追求。在这个时期,不强求孩子分享自己的物品,保护孩子的物权意识。给孩子安排规律的生活,固定时间吃饭、外出、洗漱、讲故事、睡觉,等等。规律的生活给孩子安全感,有助于他们遵守规则。当孩子因为某样“秩序”被破坏而哭闹时,平静地陪伴他、倾听他并予共情,而后协助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孩子要求“重新来一遍”,不妨花费几分钟时间按照他的设计重新来一遍,否则你可能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来平息他的不安情绪。别担心孩子会因此变得“小气”、“浪费”、“任性”。这只是儿童发展的必经阶段,不会一成不变。我们需要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阶段,以便今后更加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瑞雪.捕捉儿童敏感期[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10.

[2]玛利亚.蒙台梭利,著.童年的秘密 [M].江雪,译.天津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3]刘慧敏.别错过儿童发展的敏感期 [J].家庭教育:幼儿版.2010,10:38-39.

[4]卢勤.蒙台梭利育儿全书(彩图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9.

[5]段云波.蒙台梭利儿童心理学[M].长春: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11.7.

[6]李娟.解读幼儿的秩序敏感期[J].教育导读.2011,1.

[7]程志宏.至关重要的秩序敏感期[J].启蒙.2009,1.

[8]张晓燕.顺应秩序敏感期 养成良好行为习惯[J].山东教育.2013.

[9]陈辉.关于幼儿秩序敏感期执拗行为的观察分析[J].东方青年.教师.2013,12.

[10]刘颖.秩序敏感期—以孩子的方式认识世界[J].家庭教育(幼儿家长).2009,2.

 


    本网站为非盈利的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系来自实验学校和网络,转载其它网站文章旨在传播更多教育教学信息,以服务于全国各类学校。本网站中的文章及相关资讯内容(包括转贴文章)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网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网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
 版权所有:中国学校发展网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010-51945040
京ICP备11048283号-2
技术支持:无忧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