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奖获奖论文

当前位置:主页 > 优秀论文 > 一等奖获奖论文 >

课堂上的游戏干预对自闭症儿童康复的积极影响

学校名称:辽宁省本溪市溪湖区三和小学 作者:韩凤雷 更新日期:2019-08-30

课堂上的游戏干预
对自闭症儿童康复的积极影响
近年来,自闭症已成为全球性高发病,而它的病征将伴随终身,无法完全治愈,自闭症康复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高度关注的工作。游戏干预是根据患有自闭症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以适当的游戏训练手段为辅助方法,通过特定的计划有目的的对自闭症儿童患者进行康复教学活动。目前游戏以被广泛应用于各类人群的教育过程中,特别是特殊人群的治疗过程中,各个领域均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尝试。自闭症儿童经过科学系统的游戏疗法,可以提升全身自我感觉能力,通过运动技能训练和身体意识发掘,增加多种情绪调控和心理机能改善,通过特殊训练,极大的促进患儿与人沟通能力,进而成就患儿自我意识建立。而游戏作为一种辅助性的干预方法,已经进入了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领域,并得到了国内外很多专业人士的重视与关注。
课堂上的游戏干预可以对自闭症患儿的肌肉力量和平衡、投掷、跳跃、攀登能力等方面进行科学锻炼:能使自闭症儿童模仿动作和躯体运用能力、听视觉反应、焦虑反应、语言交流及人际关系得到提升;游戏对自闭症儿童的心理矫正也有着突出的作用,能使自闭症儿童情绪稳定;游戏干预对自闭症儿童患者的运动能力是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和提高的。在课堂上,运用游戏对自闭症儿童的运动能力进行干预,在提高自闭症儿童运动能力的同时,对自闭症儿童的日常行为活动可以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
一,寓教于乐,激发自闭症儿童的学习兴趣。
游戏是思想和生活反映的独特的组合,是人的活动的一种初级形式,同时又能促进自闭症儿童的心理和思维发展,是自闭症儿童认知世界的手段和途径。 语言、计算、音乐、美术、律动等活动,从本质上讲都是游戏,把教学内容与游戏密切联系起来,把学习的内容以游戏的形式通过自闭症儿童本身活动的过程,达到老师要求掌握的目的。加强直观性,是提高他们学习语言的发最佳途径。例如:《找朋友》一课,老师利用自闭症儿童多动的特点,边说儿歌边做行礼、握手、再见等相应的动作,在自闭症儿童理解意思,产生兴趣的基础上因人施教,纠正发音“找、行、见”,最后以找朋友为主题,以角色游戏的形式组织他们深入角色,在游戏交往中训练了言语动作。
自闭症儿童普遍存在着语言、智力、社会交流等多方面障碍。 在对儿童进行干预之前,我们首先对儿童的个体差异进行分析和总结,并且在训练内容安排和实施的大前提下对儿童的发展进行全面了解。如在游戏情节上结合自闭症儿童患者的兴趣进行修改,运动与保健课上,佳琪同学喜拿着乒乓球,在游戏中设计了小勺盛球走的游戏。子兴同学有言语能力,但不主动和他人交流,不喜和小朋友有肢体上的接触,在游戏设计中尽量设计有合作情节的游戏,如扔接口袋、两人三足。《立定跳远》一课,为了训练孩子起跳能力,教师设计了跳起摸毛绒玩偶,并一次比一次举得高,摸到玩偶就将他们喜爱的玩偶奖励给他,在游戏干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鼓励及帮助,使其行为有所改善。教师还设计了垫子爬行游戏:是借助高密度海绵垫,让自闭症儿童趴在垫子上,通过手脚并用的方式向前移动,培养自闭症儿童手脚并用的协调能力等等。活动中,老师积极参加并让程度好的带动程度差的,这样可以起再次示范的作用,使他们身临其境地理解应用言语动作,达到交往沟通的目的。
二、发挥自闭症儿童好动优势,创造宽松学习环境。
自闭带给自闭症儿童学习口语的种种困难,口语发展滞后是自闭症儿童这一群体的共同点。当然,老师爱生如子,花大力气投入语言训练,靠铁杵磨绣针的功夫去训练自闭症儿童,是自闭症儿童学会说话的客观一面。如果单纯地、死板地纠正一个发音、学习一句话,必然会影响孩子学习兴趣。我们只有了解自闭症儿童语言的发展程度,分析清楚口语迟滞的病因,才能在平时语训中有的放矢的教学有客观因素的积极一面,在掌握自闭症儿童病因前提下,发挥他们主观的一面,是教学的关键。我们在教学中抓住其好玩、好动、学习认真、记忆力好的优势,借助于生活数学、生活适应、唱游与律动、运动与保健、绘画与手工等从不同方面着手,将学习内容寓于游戏之中,增强学习兴趣,提高语言的复现率,让他们在各种游戏中充分理解语言,运用语言,使自闭症儿童想说、会说、避免疲劳而没有厌倦情绪。如生活语文《狼来了》一课中“狼、羊”难发音,如果让自闭症儿童死记硬背会使其感觉语言乏味而厌学。我们在讲完故事后采用了做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来复习“狼、羊”发音。我制作了一个老狼和六个小羊的头饰,在适当正音后开始游戏,小羊在老狼身后边走动边问:“老狼老狼几点了?”老狼回答:“1—6点”,到“六点了”或“天黑了”时,老狼去捉小羊,小羊往家跑,老狼捉到小羊后数清捉到几只羊。通过游戏,自闭症儿童学会了“狼、羊”的发音、数数,还学会了认时间“几点了”、“几只小羊”及简单的对话。
三、让自闭症儿童在游戏中树立整体意识,激发与维持学习动机。
好玩是自闭症儿童的天性,好表现也是个别自闭症儿童的特点,特别是有合作性的角色游戏、体育游戏和音乐游戏,可使自闭症儿童在同龄、同伴、同等的基础上,同心协力、协调关系完成交往活动。其中,唱游与律动还可以促进发音和呼吸训练。在平时的训练中,我们将正常儿童的律动改变后运用到自闭症儿童教学中来。由于自闭症儿童注意力差,听力不集中,没有音乐基础,训练中不能掌握好节奏快慢,听音乐做动作很困难,我们的老师就先让他们熟悉律动动作的含义,如动物律动“小鸡叫、小猫叫、小鸭叫、小狗叫、公鸡叫”等等,他们在游戏中模仿动物的叫声、动作,又熟悉了音乐节奏、特点,如“/5653 5 / 3 3 /”这两小节中,前面一节拍手两下,后面一节做两下动作和学小动物的叫声,自闭症儿童入门后学习很快,而且不知疲劳,非常主动,懂得了要与音乐成为整体,与同伴成为整体才能更好的完成,相互之间配合也很默契。
除了教师在课上组织各种游戏教学外,对话交流更多的机会是在家庭和社会环境中,最终也只有家长带领自闭症儿童真正去实践,才能让他们更好地理解生活、参与社会,达到自我生存目的。游戏教学、实景教学本身就取之生活,而且在家庭、社会中每时每刻都在表演着各种角色游戏,家长如果能根据周围环境,结合看到的事物进行的活动,及时地、灵活地教自闭症儿童认识事物,让他们增长见识,更多的运用、重复所学,可达到最佳的效果。
自闭症儿童的教育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对于自闭症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围绕自闭症问题,研究者们通过多种学科角度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干预及解决策略,因为自闭症的病因不是明确的,且个体差大,没有专门药物可以治疗。所谓的药物只能减轻一些症状,不能彻底改善自闭症儿童的社会交往、行为表现、沟通能力等障碍。只有通过专业的训练和干预,才能使自闭症儿童的症状得到有效缓解和改善,游戏干预被证明是有效的辅助手段之一。游戏不仅能够促成自闭症儿童社会交往关系,为其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帮助自闭症儿童摆脱自我中心,培养自闭症儿童积极的情感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而且促进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将自闭症儿童其他方面的能力同时得到相应的改善,也是一种促进自闭症儿童身心发展的过程,为其回归社会打好基础。
 

    本网站为非盈利的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系来自实验学校和网络,转载其它网站文章旨在传播更多教育教学信息,以服务于全国各类学校。本网站中的文章及相关资讯内容(包括转贴文章)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网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网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
 版权所有:中国学校发展网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010-51945040
京ICP备11048283号-2
技术支持:无忧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