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优质论文 >
用爱温暖孩子 用耐心培育孩子
------- 浅谈一个家庭离异孩子的教育
父母离异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创伤,使孩子性格扭曲、敏感、多疑、心理处于一种极度不平衡状态。在学习方面消沉厌学缺乏上进心。于是家庭离异的孩子便成了班上的学困生、问题学生。在十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一直摸索着对离异孩子的教育,不断的经验总结告诉我教育离异家庭的孩子要做到用爱温暖孩子、耐心培育孩子、让孩子重拾信心,让离异家庭的孩子也能思想健康地发展。
2013年的九月份,我又担任了新一届初一的班主任工作。小涛是我们班上的一个离异家庭的孩子,小学时候小涛父母便离异。小涛有时跟着爸爸,有时跟着妈妈,没有稳定的家庭环境。这使孩子缺乏安全感、性格孤僻、内心冷漠、思想偏激。常常与同学闹矛盾,学习态度消极,成绩很差。
为了让小涛健康快乐地学习、成长我尝试着不同的方法:
一、机会加耐心教育,转变孩子的思想
在班主任的日常教育工作中我善于抓住一切机会对孩子们实施思想教育,抓住恰当的机会再加之耐心的教育可以有效地转变问题学生的思想。
一天早上,班上的一名同学由于生病,家长打电话请假。接完电话我向全班同学说明“小琪同学今天生病需要晚来一会儿,家长请假。”话音未落便听见小涛在一边嘀咕“一定是起晚了,怕老师惩罚假装生病,家长帮着撒谎。”于是下课后我与小涛单独谈话,我问小涛“刚才上课怎么能那样说同学家长帮助同学撒谎呢?”小涛只是低着头不说话,我正面教育小涛内心不能总是充满怀疑,要信任家长。经过耐心地沟通与说服教育,虽然小涛承认自己错了但是态度并不是十分诚恳。直到一个月以后的一个早上,到了上课时间小涛还没有到班,不一会儿小涛的爸爸打来电话说家里临时有事没能及时送小涛上学,稍晚一会儿到校。我想教育小涛的机会到了。于是等小涛到校之后,我对小涛会心一笑,小涛似乎也意识到了什么,我心平气和地对小涛说“小涛还记得一件事吗?”小涛脸红了,不好意思地说“老师记得,说小琪家长帮助撒谎的事。”我便抓住机会问小涛“现在怎么看待这件事呢?”小涛惭愧地低下了头说“老师,我错了,我不该那样没有依据地乱说别人。老师以后我再也不那样做了。”看到小涛的表情、听到小涛的这些话,我的心里一下子放松了许多。我摸了摸小涛的头说“好孩子,知错就改就是老师的好孩子。”从小涛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他内心的悔悟。
还有一次课间我与我班的小欣谈学习情况,被小涛看到,等小欣再去上体育课的时候小涛便大声地在班同学面前说小欣刚才和老师在一起一定是在打小报告。小欣回到家里趴在床上大哭,非要家长转学。家长与我电话联系我很是着急。下午到校便找小涛耐心谈话。我给他举了各种因为说话不注意伤到别人甚至因为受到别人的冤枉而跳楼自杀的事例。教育他不能总用怀疑的眼光来看待别人。心里充满怀疑、没有信任怎么会有朋友?我把小欣家长焦急的情景告诉小涛,我便问小涛“假如是你的妈妈这么着急,你的心里会是什么滋味呢?”有了前面对小涛的教育,这次小涛态度很好,小涛眼泪汪汪地对我说“老师我又错了,我主动向小欣道歉去。”于是课后小涛主动向小欣道歉。我向小欣介绍了小涛的情况,小欣很同情,之后两人成了好朋友。小欣后来一直在学习方面帮助小涛,这让小涛感到了朋友、同学的温暖。脸上露出了以前从没有的真诚的笑容。
经过半年的耐心教育,小涛的思想有了极大的转变,变得爱主动帮助别人,在校文艺汇演将要来临的时候小涛主动提出帮助找舞蹈老师来帮助排练舞蹈节目,要为班级争得荣誉。班上有视力不好的同学他还主动把自己的座位让给他。与班上同学都相处非常融洽,现在还担任了班级卫生小助手。
二、师生共同帮助,增强自信心
大多数家庭离异的孩子在学习方面都比较消极,没有自信心我便与学生一道与小涛结成良好伙伴关系,我鼓励班干部和班上的积极分子真诚地于小涛交朋友,让班干部于小涛结成“二帮一”学习小组。每到下课我便亲自到小涛身边指导他学习,起初听写小涛总是十条写对一、两条。经过几周小涛的学习态度有所转变,比之前积极了很多,但是他还是对自己没有信心。恰好学校要举办“经典诗文朗诵”活动,于是我便鼓励小涛积极参加活动,起初小涛没有信心怕自己不能为班级争光,我便让他在班里试读一段,小涛声音洪亮、饱满,全班同学抱以热烈的掌声。小涛勇敢地参加了朗诵小组。经过一周精心的排练我们班的诵读在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为班级又赢得了一面锦旗,小涛的脸上充满了自豪和喜悦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经过这次活动小涛在学习上也逐渐有了自信,主动提问、主动在课余时间找我听写、朗读。
又经过几个月的耐心辅导与教育,小涛的学习有了明显的进步,在本学期期中考试中小涛全班进步3名、全校进步42名。小涛自信地走上了“我进步了”的领奖台。看到孩子的进步我倍感欣慰,前所未有的幸福感涌上心头。
面对像小涛这样的家庭离异的孩子们,我们教师们一定不抛弃、不放弃,要用更多的关心、更多的爱,用爱温暖孩子、用耐心培育孩子,从小事教育孩子做起,帮助孩子重拾信心。让离异家庭的孩子也像健全家庭的孩子们一样健康、开心、快乐地度过美好学习时光!